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何處是吾鄉

七一前夕,中共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對外表示:「現在香港已經回歸祖國懷抱 20 年,《中英聯合聲明》作為一個歷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對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管理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英方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希望上述人士認清現實。」

中共單方面撕毀《聯合聲明》,是值得我們鄭重正視的!

友人指出附件三「關於土地契約」部份有「《聯合聲明》生效前批出或決定的超越 1997 年 6 月 30 日年期的所有土地契約和與土地契約有關的一切權利,以及該聲明生效後根據本附件第二款或第三款批出的超越 1997 年 6 月 30 日年期的所有土地契約和與土地契約有關的一切權利,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律繼續予以承認和保護。」敢問中共當下是否要把香港所有土地的擁有權收回?又港共是否已無權承認及保護任何地契?此問題不可謂不大。

早於年初特首選戰中共多番宣稱擁有「實質任命權」、鬍鬚大熱倒灶而人見人憎的柒首當選,頗能窺見中共刻意踐踏《聯合聲明》的企圖,只是未曾表露 (《聯合聲明》第一部份有「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趁主權移交廿載,高調宣佈《聯合聲明》成為歷史,由此產生的疑慮及困境,我們實在無法置之不理,當盡快謀求應對之策。

儘管英國、美國先後發聲,香港不見得有「外國勢力」牌可以打。

英國外相約翰遜說:「『一國兩制』必須繼續實行」、「英國在《聯合聲明》中給予香港的承諾,一如二十年前般堅實」云云,一律缺乏具體行動保證,純屬外交套語。最有趣是「法治、獨立司法制度及媒體自由是香港成功的核心,希望香港日後能夠在民主進程上取得更大進展。」彼不見地區法院已經和行政機關「合作」麼?TVB 一台獨大不停播大陸劇及發佈親共的新聞資訊麼?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並非民主無寸進那麼簡單,而是僅餘的準備實行民主的柱石陸續遭中共摧毀殆盡!不是原地踏步,是大倒退!形勢尚且錯判,寄望英國立即救援香港,似乎異想天開。

至於美國,斥「一國兩制」無兌現、主張不可讓香港走上北京失敗的威權主義之路的,是國會少數派領袖佩洛西。國會非政府官方本身,關注、談論香港問題或會出現,但行動就未必有了。自己香港自己救,注定是我們的命運,無可奈何。

屋漏偏逢連夜雨,黑警還要收窄我們的言論集會自由 (民族黨陳浩天連晚會都搞不成),影視紅人在台上與習近平高唱噁心的《歌唱祖國》,盧偉聰謂香港犯罪率低多得中國公安支持......

回望 97 年那夜冷雨,三位千金悲傷的面容,彭督的黯然神傷,不禁感慨。

何處是吾鄉。何處是吾鄉。

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涇原兵變

唐德宗建中二年 (公元 781 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繼承父親官位被拒,遂聯合魏博節度使田悅、淄青節度使李正己、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舉兵反,史稱「四鎮之亂」。

安史亂後,朝廷已無正規軍隊可用 (僅餘下宦官統率的禁軍),只能以藩鎮對付藩鎮。德宗命幽州留守朱滔、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等平亂,四鎮先後兵敗。勝利在望之際,王武俊 (李惟岳部下,發動叛變殺李降唐)、朱滔竟然因朝廷不滿足他們的要求 (王希望成為節度使,朱要求增加轄地數目),倒戈相向,跟田悅勾結。建中四年 (公元 783 年) 八月,李希烈發兵三萬圍攻河南襄城 (今河南襄縣),德宗下詔請各道兵馬援救。

十月,姚令言率五千涇原士卒抵長安。飢寒交迫,京兆尹王翔卻賞賜腐臭的粗飯,涇原兵不滿王犒賞太少,於是譁變,揚言:「吾輩將死於敵,而食且不飽,安能以微命拒白刃!聞瓊林、大盈二庫,金帛盈溢,不如相與取之。」

當時,姚令言在宮中,聞訊後前往勸解,不果。叛軍射殺中使,與李忠臣、張光晟等擁立朱滔兄朱泚為主帥 (姚不久亦附泚),攻入長安。德宗帶同皇妃、太子、諸王等倉皇出逃至奉天 (今陝西乾縣),護駕唯宦官霍仙鳴及竇文場。

涇原兵入皇宮府庫,大肆掠奪金銀財寶。德宗欲前往鳳翔,鳳翔也發生兵變,節度使張鎰被殺。朱泚稱帝,建國號「大秦」,改元「應天」。其派韓旻率三千騎兵來犯,全賴鐵勒將領渾瑊冒死堅守,德宗才等待到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的援兵,神策軍將領李晟未幾亦從定州趕至,奉天轉危為安。

可惜李懷光自恃協助德宗平亂有功,態度變得傲慢。德宗又聽信宰相盧杞、宦官翟文秀的讒言,對懷光起疑。懷光卒之憤然叛離德宗,加入朱泚陣營。

德宗失去依靠,逃亡漢中,期間下詔罪己 (由陸贄撰寫《奉天改元大赦制》):「然以長於深宮之中,暗於經國之務。積習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穡之艱難,不察征戍之勞苦……天譴於上而朕不悟,人怨於下而朕不知……罪實在予,永言愧悼。」聲明赦免李希烈、田悅、朱滔等人之罪,以後姑息遷就節度使,不再予以約束。權德輿<唐贈兵部尚書宣公陸贄翰苑集序>:「故行在詔書始下,雖武人悍卒,無不揮涕激發。」

李懷光沒有退路,聯絡長安的朱泚一反到底。奈何部屬普遍不願謀反,加上朱滔兵敗,德宗在李晟支持下,於興元元年 (公元 784 年) 七月削平叛逆,返回長安。「涇原兵變」平息。

「涇原兵變」始自涇原士卒未獲善待和尊重 (開國時的人道精神喪失)。李懷光從支持朝廷到叛離,反映以藩鎮對付藩鎮未必可靠。上世紀二十年代,孫中山一心一意辦黃埔軍校,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裝,不靠陳炯明,是有原因的。

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改行兩稅制

「五胡十六國」時期,由於戰亂頻仍,致使北方出現不少無主荒地。北魏孝文帝有見及此,遂決定施行均田制 (建議出自李安世)。均田必先審正戶籍,李沖提出設立黨、鄰、里三長,定民戶籍,五家一鄰長,五鄰一里長,五里一黨長。接著「制天下男女,計口授田」。授田細節如下:(1) 男十五歲以上給露田四十畝,女二十畝,奴婢也可以有田,死後田地還給官府。(2) 男夫一人給桑田二十畝,作為自己的財產,不用還給官府,可以買賣。

錢穆《國史大綱》指出:「此制用意並不在求田畝之絕對均給,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貧者亦有一最低之水準。尤要者則在絕其蔭冒,使租收盡歸公上。」

均田制歷周隋至唐初仍然沿用,高祖武德七年,「凡天下丁男十八以上者給田一頃,篤病、廢疾給田十畝,寡妻、妾三十畝,若為戶者加二十畝,皆以二十畝為永業,其餘為口分。永業之田,樹以榆、桑、棗及所宜之木。田多可以足其人者為寬鄉,少者為狹鄉,狹鄉授田減寬鄉之半,其地有薄厚,歲一易者倍授之,寬鄉三易者不倍授。工商者,寬鄉減半,狹鄉不給。凡庶人徙鄉及貧無以葬者,得賣世業田。自狹鄉而徙寬鄉者,得並賣口分田,已賣者不復授。死者收之,以授無田者。」(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二)

均田制之上,復設立租庸調制,徵收賦稅。「凡授田者,丁歲輸粟二石謂之租。丁隨鄉所出,歲輸絹綾絁各二丈,布加五之一;輸綾絹絁者,兼調綿三兩輸布者麻三斤,謂之調。用人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者日為絹三尺,謂之庸......若嶺南諸州則稅米,上戶一石二斗,次戶八斗,下戶六斗。」(同上)

租庸調制之優點,不只在於輕徭薄賦,更重要是為民制產 (此乃孟子政治理想)。

惜乎武后主政時,民避徭役,逃亡漸多。田移豪戶,官不收授。「每歲一造帳,三年一造籍」的傳統不再,戶口新附、除籍、絕逃、籍沒等一律未被認真辦理。「安史之亂」爆發,戶籍頓減,問題越趨複雜,理無可理。德宗終於採納宰相楊炎的主意,改行兩稅制。

兩稅制內容如下:「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而賦於人,量出以制入。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不居處而行商者,在所州縣稅三十之一,度所取與居者均,使無僥倖。居人之稅,夏、秋兩徵之......其租、庸、雜徭,悉省而丁額不廢......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唐會要》卷八十三)

減省了徵稅項目、徵及行商,簡捷方便之餘,稅收能夠增加,是其優點。

不過,徵租不授田,容許土地自由買賣,為民制產之意全失,取而代之是土地兼併熾烈,貧窮懸殊嚴重。用貨幣交稅,豪強往往囤積大量銅錢謀利,農民需用大量農作物換錢交稅,生活百上加斤。量出制入,預期的豐年隨時一變而為災年,正常徵稅竟成苛索。把稅項攤派各地,因攤分不均勻,部份貧瘠地區人民無法承受重稅,淪為逃戶,國家收入受損。

人民感受不到政府善待自己,生活又無以為繼,落草為寇是必然的。唐末民變與兩稅制並非沒有關係。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中共政權不知所謂

習近平訪港,警察採取反恐級別保安措施,巨型水馬陣數以百計,顯然是要避免市民與之作近距離接觸。

英治年代,年青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訪問何文田愛民邨,市民能夠親眼目睹女皇風采,跟她揮手,她甚至還慰問街市小販,哪會像習般虛怯?中共祖師爺毛澤東說過:「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敢問習現在是否脫離群眾?

畏民如虎,更要講大話,作為中共國副主席,李源潮竟然表示,「一國兩制」實施相當成功,英美等國過去對制度有懷疑,但經實踐後,外國均對「一國兩制」表示認同和有信心。

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檢討「一國兩制」情況,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香港半年報告書」指出 DQ 民選議員嚴重影響國際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以為連自己都騙了,就可以騙到人,事實剛好相反。

說謊乃中共天性,承襲自其生父蘇共。一戰結束後,加拉罕曾發表宣言,宣佈無條件放棄在華一切特權。未幾,宣言的修正稿本返抵北京,「無條件」變成「有條件」:中國必須替蘇俄驅除在中國境內的反對勢力、將舊俄時代俄人的部份財產交予俄國、庚子賠款的運用須受蘇俄限制等。

中共誕生,二萬五千里逃亡變成「長征」,趁抗戰國府元氣大傷竊國變成深得民心支持,近年又出現「敵後戰場」、「十四年抗戰」、「中共是孫中山忠實繼承者」一類奇談怪論。最令人扼腕的是,篡改歷史之餘,尚要振振有詞,臉不紅,耳不熱,世上哪有一個政權如此無恥?愛國從何說起?

習近平歡迎晚宴邀請民主黨胡志偉、林卓廷、鄺俊宇,以及公民黨楊岳橋、陳淑莊、郭榮鏗出席,社民連、人力、自決派則被拒諸門外。此乃典型「拉一派,打一派」,也呼應王光亞 2015 年「反對派有兩類:一類是打『民主』幌子、對抗中央管治,甚至勾結外部勢力的極少數『死硬派』,中央對他們堅決鬥爭,決不含糊;另一類是擁護『一國兩制』、關心國家發展和香港前途的大多數,中央希望與他們有更多溝通。」

社民連、人力、自決派開口埋口強調自己不贊成「港獨」,沒有用的,於中共邪眼裡,你們早已和「港獨」劃上等號了。鮑羅廷當年訓示共產黨員:「如果要利用,而他可受利用的,就極力替他鼓吹,替他捧場......對於不要利用,或雖欲利用而他不受利用的國......便極力誣謗,極力詆譭,務使其信用墮地,在黨內及社會上沒有立足的餘地。」習今天仍是玩弄這一套。

主權移交 20 年,真相逐漸浮現,香港正在淪陷。

一個將自己國民 (劉曉波) 折磨至癌症末期才批准保外就醫的殘暴政權,如斯對人不尊重 (王丹斥中共慢性謀殺劉),其會否聆聽港人訴求,不用多問了吧!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安史亂後唐室延祚百年原因

安史亂後,唐室未有即時滅亡,卻能延祚百年,也有一段因緣可說。

憲宗即位後,以杜黃裳為相。黃裳乃初唐杜如晦之後人,對德宗一朝姑息藩鎮極為不滿,曰:「德宗自經憂患,務為姑息,不生除節帥......陛下必欲振舉綱紀,宜稍以法度裁制藩鎮,則天下可得而理也。」(《通鑑》卷二百三十七)

憲宗採納其意見,先於元和元年 (公元 806 年) 擒斬西川節度使劉闢,再在十二年 (公元 817 年) 以裴度督師,討平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直到十四年 (公元 819 年),全國藩鎮名義上已歸順中央,史稱「元和中興」。地方勢力割據問題稍為舒緩。

宣宗即皇帝位,用令狐綯、白敏中等為相,積極締結善治。《舊唐書》<宣宗紀>:「洎大中臨馭,一之曰權豪斂跡,二之曰奸臣畏法,三之曰閽寺讋氣。由是刑政不濫,賢能效用,百揆四岳,穆若清風,十餘年間,頌聲載路。」

宣宗打擊不法權貴、外戚,減少賦稅,體恤百姓,同時抑制宦官勢力膨脹,《通鑑》對他有很高評價:「宣宗性明察沉斷,用法無私,從諫如流,重惜官賞,恭謹節儉,惠愛民物,故大中之政,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小太宗」成就「大中之治」,撥亂反正,唐室因而不會進一步墮落。

藩鎮間的互相牽制也是唐能延祚另一原因。根據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背叛、威脅中央的僅「河北三鎮」,中原、邊疆乃至東南藩鎮很多給予唐室經濟支持,鞏固其國防 (西北邊疆藩鎮鞏固了關中軍事地位,東南藩鎮則是「賦稅之地」)。唐室得以苟延殘喘。

對外方面,儘管回紇、吐蕃入寇,但朝廷採取「聯回抗吐」策略收效,藉著大量賞賜、通婚及互市成功拉攏回紇作為外援,對抗吐蕃。破損的帝國未有被外族傾覆。

帝國經營需要金錢。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指出,中唐以後,劉晏一度提出種種辦法改善漕運 (如以榷鹽利益僱船夫運糧、改良漕運工具及路線)。運河不再淤塞,江南地區的租賦能夠順利上輸中央,補充中原經濟之不足。這是唐朝能夠生存最大動力。

德宗又接納楊炎的建議,改行兩稅法 (不再計口授田,直接徵稅,解決均田及租庸調制無法施行的問題,卻失去「為民制產」的精神),分夏秋兩季繳交,徵及商人。發售「度牒」(僧尼的身份證)、鹽鐵茶酒專賣、於廣州增設「市舶使」招徠外商,亦令唐室收入大增,恢復元氣。

最重要是寺院及官僚地主的莊園令貧民得到溫飽,有基本生活保障 (寺院不時贈醫施藥)。社會基礎沒有動搖,管治可以延長。

順帶一提,由於銅錢短缺,「飛錢」被發明,「飛錢」即紙幣之雛型也。林天蔚<隋唐史新論>說:「(『飛錢』) 令資金易於流動,促進商業之發達,是經濟上一大改良。」

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鮑羅廷與武漢政權

1923 年 1 月 26 日,孫中山和蘇俄特使越飛發表「孫越宣言」,正式實行「聯俄容共」。蘇俄給予孫大量軍事及經濟援助,且派出鮑羅廷作為顧問,協助孫改組國民黨。孫則批准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隨著「南陳 (指陳獨秀,以上海為根據地) 北李 (指李大釗,以北京為根據地)」相繼響應,毛澤東、瞿秋白等先後入黨。然而,合作背後,共黨實密謀顛覆,蔣介石後來撰寫《蘇俄在中國》一書,說:

「中國共產黨不是中國的產物,乃是蘇俄共產帝國的螟蛉。蘇俄的共產主義不適於人類的生存,更不適於中國的氣候,所以他發育的初期,必須寄生於中國國民黨內,施展其滲透、分化、顛覆的陰謀,透過本黨的機關來組織其工農群眾,並假借本黨的名義來隱蔽其階級鬥爭,而其目的是在中國國民革命的獨立戰爭過程中,建立其蘇維埃傀儡政權,製造其在亞洲第一個典型的附庸。」

大致可信。

鮑羅廷表面上是國民黨顧問,實際另有重要任務,即:利用他的地位,暗中指導中共黨徒作分裂國民黨的活動,替國民黨製造左右派,以行分化操縱之術。根據周佛海回憶:

「鮑羅廷告訴我們的策略,最重要的就是把國民黨分成左右兩派。他把當時的中央黨部當作左派的機關,把廣州市黨部當做右派的機關,使這兩級黨部暗中互相排擠。他叫我們以國民黨員的名義,攻擊不接近共產派的黨員……必須國民黨自己分裂,以便共產派乘機壟斷黨務。此外,對於國民黨的領袖和民眾團體,也告訴我們黨的策略。對於國民黨的領袖,如果要利用,而他可受利用的,就極力替他鼓吹,替他捧場……對於不要利用,或雖欲利用而他不受利用的國民黨領袖,便極力誣謗,極力詆譭,務使其信用墮地,在黨內及社會上沒有立足的餘地……對於民眾團體,更必須設法操縱,如果不能操縱,務必設法破壞,使其不能成立……這便是鮑羅廷給我們的戰術。」

曾親筆替孫手書遺囑的汪精衛 (又名汪兆銘),不久被鮑羅廷相中,獲捧為「國民黨左派」的領袖。胡漢民表示,當孫將逝世時,鮑羅廷等召汪到蘇俄使館談話,對汪說:「孫先生的病,看來已經絕望了,今後中國國民黨的領袖,除了你更有誰敢繼承呢?」汪聞之,竟欣然色喜。儘管汪原本並不贊成「容共」,但現實利益當前,誰敢抗拒誘惑?只好「甘為共產黨的工具」。

廖仲愷遇刺身亡,共黨煽惑汪逼走胡漢民。未幾,共黨又挑撥汪、蔣 (介石) 之間的矛盾,同時加強對國民黨軍政系統的滲透。中山艦事變,疑似共黨聯汪反蔣,謀奪廣州。事件失敗告終,汪秘密離粵赴法國,蔣心安,1926 年 7 月 9 日誓師北伐。

北伐進行期間,鮑羅廷一面扶植馮玉祥、拉攏唐生智,一面藉共黨份子策動國民黨各省市黨部電請汪回國復職。第十一軍軍長兼武漢衛戍司令陳銘樞被唐生智驅逐,武漢落入鮑羅廷及其共黨份子手中。「迎汪」口號不絕,汪卒之未有接受蔣介石、吳稚暉「勿去武漢」的挽留,離上海赴武漢。

有「名義上的政治傀儡首領」,有地方軍事實力,武漢政權於是建立。

當時,列強如英、美、日本都對國民政府表示重視和友好,唯獨史太林認為這是帝國主義用「甜言蜜語」來戰勝「革命者」。鮑羅廷按照蘇俄意旨,發起反帝國主義運動,挑撥列強干涉國民革命軍北伐。革命軍處境越來越不利,蔣介石遂於 1927 年 4 月 12 日實行全面清黨,組建南京國民政府,寧漢分裂。

汪精衛說:「帝國主義者謂武漢無力量;甚至有謂武漢政府是俄國的,南京政府是中國的。」反映清黨得到列強支持。

尤有進者,共黨接受第三國際意見,實行「土地革命」,階級鬥爭,「指有飯吃有衣穿的人為土豪,指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為劣紳。私擅逮捕,任意殘殺」(何鍵語)。部份國軍家境較殷實者,其親屬皆無法倖免。終於,第三十五軍三十三團團長許克祥、第十四師師長夏斗寅先後發動兵變反共,宣佈擁護南京國民政府,武漢政權內外交困,漸趨瓦解。

《五月指示》出台,「動員兩萬共產黨員和兩湖地區五萬革命工農,組建自己的軍隊」、「從下層吸收新的工農領導人加入國民黨中央,改變國民黨目前的構成。有舊思想的一律驅逐」,變相要滅亡國民黨,蘇俄野心至此完全暴露!汪無奈「分共」,但仍希望得到馮玉祥支持,以收制蔣之效。怎知馮竟與蔣通好,汪失去靠山。寧漢復合,鮑羅廷返俄,陳獨秀因曾批評《五月指示》不符合中國實際,惹起蘇共及第三國際不滿,7 月 12 日被解除中共總書記職務。

汪輸得徹底,卻不甘屈服於蔣之下。他朝能夠東山再起,其必脫離蔣獨立。陳公博追隨汪多年,對汪不離不棄。汪東山再起,焉能缺少了陳?汪、陳二人在抗戰時投降日本人,在南京建立偽國民政府,與蔣分庭抗禮,戰後共同承受「漢奸」罵名,凡此種種,俱有一條可追溯的歷史脈絡 (「國民黨左派」要麼消融於偽國民政府,要麼散入中共,都算可悲)。

順帶一提,「三大政策」(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是鮑羅廷後期提出,汪精衛本人認為「三民主義與三大政策並舉是很不妥當的」。毛澤東 1940年在《新民主主義論》中稱:「孫中山於 1924 年 1 月的廣州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區分了三民主義的兩個歷史時代,新時期革命的三民主義,就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義。」基本上錯誤。

[主要參考資料]

1. 蔣永敬,《鮑羅廷與武漢政權》。

女版汪精衛與港共偽政權

林鄭要求擱置小三 TSA,結果敵不過狼英一句「現屆不會變」,評估如常進行。她對外宣稱「港獨僅一小撮人言論」,未成思潮,狼英則以「防微杜漸,不能掉以輕心」回敬。翌日,小女人乖乖改口:「要在幼兒階段開始培養『我是中國人』觀念。」管治團隊組建,林鄭本來希望問責官員的女性比例增加,怎知最後清一色男丁,還要有舊時代的劏房波、垃圾桶。管治新思維?「同行 WE CONNECT」?新在何處?如何 connect 得到?

被傳媒質疑舊人多於新人,林鄭陪笑「冇咩驚喜即係冇咩驚嚇」,言不由衷,真可憐。自視甚高的「好打得」或許並非心甘情願為中共所玩弄,亦非為名利戀棧權位,多少希望帶領香港走出一個新局面。然而,問題是,身處此般時勢,彼可以有什麼作為?一心為港,卻上錯了賊船,隨時弄得個身敗名裂,惹來千古咒罵,何苦?

林鄭的身不由己令人想起汪精衛。抗戰期間,汪有感國軍實力不足以打敗日本,為免淪陷區人民慘遭虐殺,遂決定投降,往南京組建偽國民政府。甫抵達,發覺大事不妙,原來南京已有一個維新政府,行政院長是跟他不咬弦的梁鴻志。汪不願用梁,但日方施壓,豈能拒絕?梁卒之出任新政府的監察院長。同時又有流氓丁默邨,亦被日本人夾硬安插在汪身邊,充當線眼耳目。汪這回真是恨錯難返了。

陶傑說得好:「像一個運氣差透了的賭徒,汪精衛本來可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獨自在歐洲漫遊,像今天中國的許多富豪走資,加入外籍,但卻偏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下錯賭注。」

陳璧君 (汪妻子) 辯解:「我等為救民而死,我死也甘心了。」箇中流露的情感,不可能不良善,錯就錯在與虎謀皮,妄想一時忍辱負重,可以換取好結果。

七十多年前汪的處境,不是林鄭正在面對嗎?最可笑是,出身民主黨的羅志光、公民黨的湯家驊,竟然陪林鄭一同踏泥沼,將「民主派聲音」帶入政府。他們很快會為自己草率的決定付出代價。

目前港共是怎樣一種狀態呢?和傀儡國民政府沒有兩樣。特首不再擁有「香港事務最終決定權」,更不敢頂撞中共,唯命是從,苟且偷安。

習近平到訪,不是與民同樂,而是「打腫面皮充闊佬」,做戲給大陸人、外國人看,炫耀「一國兩制」如何成功,鄧小平如何偉大。

神劇《我的 1997》有港人角色高呼「1997 年,香港就要回歸祖國的懷抱,這是一件令人非常激動和振奮的事」、「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

唉,香港已死,二十年前 7 月 1 日零時已經死了。

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

非常時期的良好管治

梅含理出任警察隊長時,曾大力掃蕩市區警員的貪污陋習,且協助創建鄉村警察組織。成為港督後,他注意到社會上有目無法紀的狀況,遂決心整頓一番。

違法事件主要有下列數項:

(a) 1912 年 7 月,梅被行刺;

(b) 1912 年 6 月前,新界地區持續發生越境犯罪 (港府破天荒在邊境設立軍事警戒線);

(c) 1912 年 8 月,約 50 名持槍海盜洗劫長洲 (又名啞鈴島,Dumbbell Island),掠奪警署夾萬約 1,000 元現金及槍械彈藥,並殺死三名印度籍警員。

(d) 1913 年,汽船「大安號」遭海盜劫掠。

梅含理實施驅逐出境政策,不法分子才大幅減少。

教育方面,盧吉任內,學校分兩類:

(1) 受港府津貼及監管的學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採用英文課本;

(2) 背景模糊,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不受港府津貼及監管的學校。

關於 (2),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令大批知識份子和前清遺老來港從事教育工作,華文學校數目因而急增。這些學校教什麼、如何教、哪裡教,港府皆無從過問。適逢革命浪潮熾烈,為防有人利用學校宣揚革命,盧吉於是成立「漢文教育組」(Board of Chinese Vernacular Primary Education),表面上負責推動漢文教育的發展、籌集資金補助學校,實際是加強對各華文學校的控制。

梅含理上場,中國革命形勢大好,隨時波及香港。時間緊逼,港府必須盡快直接、全面管控所有華文學校,以確保殖民地安全。梅借「教育狀態混亂」、「教育組徹底失敗」等理由廢除「漢文教育組」,1913 年制定《教育條例》(Education Bill),規定華文學校一律向教育署長 (Director of Education) 登記註冊,且須符合港督會同行政局 (Governor-in-Council) 設下的準則,受政府監管。根據梅與殖民地部之間的通信顯示,有關做法旨在防止華文學校變成反英宣傳基地 (儘管他對外聲稱提高這些學校的教育水準)。

汽車於街道上行走,亦始自梅含理。梅搶先把私家車及其能源補充設備引入香港,同時改建道路,使它們適合車輛行駛。車輛普及,人們不再依賴黃包車、橋子,梅可謂發動了一場交通運輸的「革命」。

英治年代的香港,雖然不時遭受鄰國 (中國大陸) 政治變遷影響 (確切些說是拖累),但港府能夠果斷採取防範應對措施,往往令這片殖民地逢凶化吉 (「太平天國」期間文咸拒絕支持洪秀全,「辛亥革命」後梅含理嚴厲執法及徹底管控華文學校,乃至日後金文泰成立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以抵抗五四知識分子顛覆舊文化,都是具體例證)。

民主制度,以前沒有,但「仁慈家長主義」(曾銳生形容英殖統治) 多少令港人安居樂業,至少足以生存。引入西方先進科技,港人物質生活大大改善,走在世界前列。猥自枉屈?自貶身價?港人過去從不需要。

可惜 97 主權移交後,新家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不復仁慈,先進科技亦不由香港率先享用試行,「東方之珠」淪落到「如果做到深圳一半,已經很好」,完全是一場悲劇!

[主要參考資料]

1.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

2.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3. 曾銳生,《管治香港:政務官與良好管治的建立》。

4. <海盜殺三警,六七「菠蘿」恐襲成懸案,百年長洲警署,說不完的滄桑>,《蘋果日報》(2013 年 12 月 27 日)。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安史之亂」的後遺症

唐朝為了迅速平定「安史之亂」,對安史叛將採取招降策略。安史叛將一旦投降,往往可以繼續擁有自己的根據地,掌握地方上的政治、經濟、軍事實權。他們自行指定繼任人 (稱「留後」),截留賦貢,有自己的軍隊 (稱「牙兵」),儼如獨立王國,朝廷卻從來不加過問。久而久之,投降者眾。亂事消解的另一面,即是藩鎮 (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 割據。當時對中央構成威脅的藩鎮有「河北三鎮」(李懷仙為盧龍節度使、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

另外,「安史之亂」期間,宦官李輔國擁立肅宗即位於靈武有功,獲尊稱為「尚父」。代宗用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統率京師神策軍,宦官正式控制中央禁軍。德宗以後,更成定制。中晚唐宦官因而有條件干預帝位廢立,此乃東漢、明朝宦禍所無者 (唐憲宗李純,為陳弘志所殺。唐穆宗李恆,為梁守謙等冊立。唐敬宗李湛,為劉克明所殺。唐文宗李昂,為王守澄等冊立,在位期間發生「甘露之變」。唐武宗李炎,為仇士良等冊立。唐宣宗李忱,為馬元贄等冊立。唐懿宗李漼,為王宗實等冊立。唐僖宗李儇,為劉行深等冊立。唐昭宗李曄,為楊復恭等冊立)。

經濟方面,戰亂令原本已經散失的戶籍變得更加理無可理。均田仗賴清晰的戶口清查,均田制行不下去,與之相扣連的租庸調制亦無從落實。政府稅收大減,投放在基礎建設、救濟天災的資源受到影響。

回紇素來與唐友善。「安史之亂」時,因郭子儀曾向回紇借兵收復兩京 (長安、洛陽),致使其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它一方面劫掠府庫及民居,一方面自恃助唐平亂有功,對唐室苛索,且要求肅宗把次女寧國公主嫁予回紇可汗。吐蕃則乘唐室調隴右、河西、安西、北庭、朔方五鎮兵馬入京勤王,西北邊防空虛,攻入首都長安。代宗出逃。南詔復侵擾四川。太宗朝奠立的「天可汗」名聲,至此蕩然無存。唐室失去對西域的控制權,甚至連京師安全都沒法確保。

河北長期被安史降將盤踞,他們都是胡人,不諳中華文化。新一代於這種氛圍下成長,遂有盧秀才一類人物出現。杜牧《唐故范陽盧秀才墓誌》:「秀才盧生名霈,字子中。自天寶後,三代或仕燕,或仕趙,兩地皆多良田畜馬。生年二十,未知古有人曰周公、孔夫子者,擊毬飲酒,馬射走兔,語言習尚,無非攻守戰鬬之事。」

部份天性不適合埋首經籍報考科舉的,到范陽投筆從戎,也能找到一官半職,反之亦然。北方胡化是事實,但它未嘗不為時人提供了另一種事業上的選擇。

安史亂後,唐朝雖然千瘡百孔,但並未即時滅亡,運河持續貫通南北是一個關鍵 (見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

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新」管治班子令香港沉淪下去

林鄭管治班子出台,重回「公務員治港」格局。陳茂波、劉江華獲留任,反映狼英仍在背後發功,「好打得」只能做傀儡。預期有多名女局長的情況未出現,僅得一個陳肇始出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曝露林鄭於組班過程中無法彰顯一己意志,唯北京主子之命是從。「埋班」尚且身不由己,更遑論未來施政能擺脫中共左右。

新上任的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隊出身,跟「禿鷹」曾偉雄相熟。97 主權移交以來,保安局局長主要由入境處處長擔任,葉劉、李少光、黎棟國皆然。今次一改慣例,用警隊系統的人,維穩鎮壓氣味甚濃。

另外,傳聞福建中學 (小西灣) 校長、教聯會副主席蔡若蓮將獲委任成為教育局副局長,福建中學、教聯會俱有明顯親共愛國色彩,國民教育死灰復燃,可以肯定。

陳帆,工程師,出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處理房屋和運輸兩個燙手山芋,應對政策、立法會的經驗略嫌不足。

聶德權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卻一直擔綱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 (衛生),兩個局風馬牛不相及。劉山青撰<提防聶德權>,謂:「他與內地護法王振民十分老友。他們 2001 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是同班同學。那時聶德權讀公共行政碩士,王振民為高訪學者。兩人年齡相若,都是 51、52 歲。聶德權在 2004 年出任駐北京辦事處副主任,更加多機會與王振民拉關係。他在未來可能成為林鄭在北京的針,試水溫。」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加上張建宗繼續庸碌,袁國強繼續製造年青政治犯,什麼管治新思維、新構想,根本全是騙人的謊話!

"I am no puppet of Beijing" 完全明白,汪精衛當年何嘗坦白承認自己是日本皇軍的傀儡?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通通出了錯

林鄭前數天還說「『港獨』是一小撮人的主張」,現在卻一改口風要嚴打「港獨」,且認為在幼兒階段就應該開始培養「我是中國人」的觀念。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孰大?各位一目了然。「去梁抗共」?不做 CY 2.0?没有那首歌可唱。受得西環恩情,即要安安份份任由其擺佈,以示酬答,此乃林鄭之悲劇命運。

作家雲海幽林鄭一默:「吓!不如胎教啦!」所言甚是。貝多芬、蕭邦的樂曲全部變成《我的中國心》、《勇敢的中國人》,《二十四孝》、《三字經》取代《伊索寓言》、迪士尼故事。嬰孩甫出生,嘴裡便懂得呼喊:「我......是......中......國......人」,好感動啊!但是,現實有可能嗎?嬰孩學習能力欠奉,幼兒理解力不足,何必偃苗助長,多此一舉?

林鄭又把中史重新列為初中必修科。敢問日本學者高島俊男的「盜賊史觀」會不會講授?學生能否在考試答題時批評劉邦、朱元璋、毛澤東為竊國大盜?另外,橫山宏章以「遊走東亞的獨裁者」形容孫中山,課程會否觸及?於 3 % 年輕人認同中國人身份的當下,重彈舊調,只會趕客。越出大力,趕的客越多。

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在北京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遭受了殖民主義的統治,150 年,一個半世紀啊。在這一個半世紀裡邊,青年一代又一代,接受的是殖民主義的教育,骨子裡已經被殖民主義洗腦了。而且不是洗一代,洗了五代、四代,所以出現這種動亂份子。」

真厲害,不懂唱《天佑女皇》,僅哼「個個揸住個兜」,就「骨子裡已經被殖民主義洗腦」?抑或中共暴露狼子野心,展示猙獰嘴臉,「兩制」保不住,年青人才傾向「港獨」?

CNN 最近引述解密文件,披露原來五十年代英國打算讓香港成為與新加坡、紐西蘭相似的自治領 (self-governing dominion),可惜遭周恩來威脅難產。倘若歷史有如果,香港沒有成為「一個共產國家裡的一個資本主義城市」,多好!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中共奴才鬼話連篇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新華社及中央電視台訪問裡所說的一些話,徹頭徹尾反映他不了解香港。

張批評香港有「泛政治化」傾向,「這不僅反映在行政立法關係方面,也表現在街頭運動上」,導致廿三條立法一再拖延,特區政府亦難以集中精力改善經濟民生。

其實,經濟民生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是問題本身非常棘手,跟港共能否集中精力、「泛政治化」與否無關。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有不少輕工業。穿膠花、穿珠仔、裝嵌鐘錶......當時很多父母就是靠做這些粗活養育兒女的。南來文化人攜帶知識及資金到港,相率辦報章雜誌,於職業專門化尚未成為主流前,大學主修科不是新聞 / 中文的畢業生俱可以投稿踏上作家之途,甚至中學畢業而文筆流暢者亦可在報館找到工作。電視冒起,從事編劇工作的,普遍未曾受過正統訓練。中小學教師不一定有大學學位,也無教育文憑,僅憑一顆春風化雨的心,一張教師自述,自此為人師表,供養父母,擔起整頭家。

可惜八十年代大陸「改革開放」,低成本驅使一間間工廠北移,扼死香港輕工業。中共 97 接管,言論自由有機會收窄,一些親國民黨、揭露大陸政情的報刊先後停辦。加上職業專門化漸成主流,從事某類工作須先取得相關學位證書,而大學入學人數於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大幅上升 (據聞港府有意調低大學入學門檻),卻非所有學系皆有職業培訓及對應工種,不少純文、純理、社科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被迫接受現實,學不致用。幸好那些年正值發展第三產業,願意紓尊降貴,仍能謀生。不過,經濟發展遲緩,96 年左右已經出現 (參鏗鏘集《九七倒數 - 讓我發光芒》數據)。

主權移交後,職業專門化趨勢有增無減,正規大學學位以外另設副學士,年青人未出身先負一身債。金融風暴、SARS 襲來,第三產業遭殃,這個時候,香港本來就應該做產業轉型,偏偏怎樣轉都轉不到,最後中共索性用「自由行」為港續命,結果觸發港中矛盾,釀成今日本土意識興起的局面。

「泛政治化」是果,港共放任縱容職業專門化,持續製造高學歷人士,以及未有完成產業轉型,才是因。發展創新科技,原意甚善,但誠如徐立之所言,目前新高中學制根本不鼓勵學生修讀理科及附加數學科,學生即使報讀工程 / 科學系,都缺乏知識基礎。這樣經營創科,看來注定徒勞。

正因為港共無能,經濟民生一直惡化,人民忍受不住,方走上街頭。

至於反對廿三條立法,是箇中存有未被釐清的灰色地帶,日後隨時造成以言入罪。假如港共誠懇耐心釋除公眾疑慮,公眾阻撓它來幹什麼?

行政立法關係越鬧越僵,禍源在立法會遲遲未有全面直選。虧張夠膽說:97 後港人享有了前所未有的民主權利,特首及立法會選舉制度的民主程度越來越高,每場選舉都依法有序進行。建制派得議席靠蛇齋餅粽和種票叫做「依法有序」?功能組別長期盤踞叫做「民主程度越來越高」?真正為民發聲的代議士於立會佔少數,港共又依仗制度暴力,恃勢凌人,不針鋒相對,不抗爭到底,難道認命妥協?要舒緩彼此矛盾對立,責任應該在港共身上。

不了解現實情況,只知維護國家統一,嚴打「港獨」,連陳志全之流也被打成「獨派」,何其荒謬!何其虛怯!

狼英還要語帶嘲諷道:「香港年輕一代令人羡慕,他們的人生和事業發展的起點,都比我們那個時代好……如果可以用一個人的生命換另一個人生命的話,我願意與香港任何一位年輕人換」,且呼籲香港自動調整「獻身報國」。

現在是什麼年代?竟弄出個「獻身報國」?做奴才請回古代吧!香港不需要你!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特別後備警隊成立

一戰期間,香港不少警務人員被徵召入伍,致使本地警察力量薄弱。港督梅含理有見及此,遂呼籲志願者組織「特別後備警隊」(後來改稱輔助警察隊)。

1914 年 10 月 27 日,立法局通過《特別後備警隊法案》,共 29 人參與組建。一年後 (截至 1915 年 12 月 31 日),特別後備警隊增至 476 人,當中 191 人為華人,其餘為葡萄牙人、印度人等。

特別後備警隊並無固定編制,亦無招募人數上限、基本裝備及制服。他們平時負責徒步巡邏,於黃昏 6 時至午夜 12 時執勤,人員分為兩更,每更 3 小時。

據資料顯示,後備警隊運作良好,使港府得以再騰出 33 名正規警務人員前往英國參軍。到了 1916 年底,再有 20 名隸屬消防隊的歐籍警務人員前往英國參戰,其消防工作由志願消防隊 (21 名後備警隊成員組成) 擔當。

警察歷史收藏學會會長林建強指出,一戰時香港的罪案數字未見顯著上升,反映梅含理政策行之有效。

又戰爭結束,10 人在西線戰場中陣亡,其他許多人則未有返回香港繼續服務,警隊結構因而出現轉變。

華人警員逐漸取化歐籍的,結合華商進駐原本由歐籍商人把持的商業領域,可以預見,香港往後將變得不一樣。

隨著時日推移,港府向警員派發頭盔、警棍、卡賓槍、子彈,加強維持治安的力量。

海員大罷工發生 (1922 年),本地華人警察疑受情感牽制,執法不嚴。港府於是派人前往威海衛 (英國租借地) 招募警員,梁振英的父親梁忠恩就是這樣來港。

1941 年香港保衛戰、1956 年雙十暴動,後備警隊皆曾出力。1969 年,獲封「皇家」頭銜,可謂實至名歸。

惜乎 97 主權移交,一個時代終結了,輔警的「皇家」封號也悄無聲地遭除去。

[主要參考資料]

1. <回顧一戰百年,見證輔警誕生>,《蘋果日報》(2014 年 7 月 28 日)。

一次大戰與香港

1914 年 8 月 4 日,英國對德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展開。

作為英國在遠東的殖民地,香港也有人投身軍伍,奔赴前線支援。根據官方文件顯示,當時最少有 264 名居民應召入伍,包括 61 名警務人員及小量公務員,俱為英籍歐洲人 (高馬可:「幾近百分之二十五的英籍男性自願參軍」)。又 61 名被徵調參戰的警務人員中,共有 10 人陣亡。換句話說,每 6 名參戰警員,就有 1 人與香港永別 (張連興:「英籍警官要回國服役,警務人員立即短缺,因此,港英當局決定設立員警學校......從梅含理以後,香港警員都是員警學校畢業的學員」)。

華人方面,大量華工在法國軍團裡服役。商界精英積極捐款,好讓宗主國能應付戰爭開支 (有業主開徵百分之七特別戰務差餉,在戰爭最後兩年籌得超過二百萬港元)。「香港大老」歐亞混血兒何東爵士 (寶安派商人代表,立場較本土,與四邑派抗衡,後者親中) 甚至出資購買兩架飛機和幾輛救護車送給英國政府。

香港未被戰火波及,卻有六至十萬名華人居民暫時搬回廣東避禍。歐洲貿易撤出亞洲,給予本地華資公司上位良機。華商大舉進入銀行和航運等從前由洋人把持的商業領域,同時繼續經營樟木、糖薑、藤器、肥皂、豉油等傳統工業,社會經濟地位進一步提升。

通貨膨漲、貨物運輸中斷,要算是一戰帶來的傷害,不過問題不大。

1919 年 7 月,一戰結束。全城熱烈慶賀,大放煙火,並舉行花車巡遊和閱兵。許多人專程從廣東來港觀看和平慶典,以致電車停駛。港府將 11 月 11 日訂為「和平紀念日」(Remembrance Day),每年派官員出席大型悼念及閱兵儀式,且於中環皇后像廣場樹立和平紀念碑 (外觀仿傚自 1920 年建成、由埃德溫‧魯琴斯爵士設計的倫敦白廳和平紀念碑,與百慕達、奧克蘭的相同),用以紀念陣亡軍人。

一戰期間在港英籍人士的取態,反映他們始終心繫英國,願意為女王陛下 (Her Majesty) 奉獻寶貴生命。香港對他們而言,是賺錢置富的暫居之地,別無其他。

華人則大部份視香港為避難所。當避難所再不能抵禦災難 (如隨時遭到軍事襲擊),他們做法很簡單:離開這片土地。六至十萬人返粵,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可見其視大陸為家鄉、退路。

唯獨一小撮華人精英及華商,未有一走了之,反而大幅拓展業務,取代洋人。他們出錢出力支持英國,非盡國民責任,旨在謀求自身利益的保障,相信「英國好,香港好」。立足香港,竊以為此乃本土意識之彰顯。

二戰結束後,和平紀念碑因成為紀念 1941 年「香港保衛戰」陣亡將士的地標,連帶「和平紀念日」亦被重新正視。

和平紀念碑從設計到安放,皆表現英國對香港的珍惜、重視,印證第 9 任港督寶雲所言非虛:「在香港看不見殖民地 (colony) 劣政,卻看見英國海外駐地 (garrison town) 的良好經營。」

親中愛國分子把英殖看成「香港的屈辱」,太不像樣了!

[主要參考資料]

1.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2.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3. 徐承恩,《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4. 白錦文 (Robert Peckham),Disease and Crime: A History of Social Pathologies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Health。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回歸祖國的真正意思

中英談判期間,鄧小平拋出一句「『回歸』只是換支旗、換港督、換駐軍,其餘的法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此番話的真正意思,三十多年後由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和盤托出。王表示,香港從來沒有獨立政治,回歸前跟隨英國,回歸後就跟隨中國 (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原來「回歸」僅僅是變換殖民宗主,香港仍舊作為一個殖民地,難怪雙普選承諾會落空,英治年代備而不用的殖民地惡法會被具體執行!

英國人崇尚理性,心理健康,海洋帝國的性格令他們少講中央集權、同化殖民地人民,而強調地方自治,殖民地總督擁有地方事務的最後決定權。加上倫敦政府由民選產生,香港於英國管治下其實並不可憐。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曾建元甚至認為,70 年代的香港學生是爭取民主的先鋒,敢於挑戰權威。

97 主權移交後,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迷信大一統及中央集權。新彊、西藏先後遭文化清洗,黨組織方式則是民主集中制 (即黨中央由少數革命家組成,中央傾聽黨員及大眾意見,但是統一由中央發佈各項行動命令,黨員必須無條件服從。入黨需經嚴格審查,且以黨領軍、領政,實行一黨專政)。結合韓非「法家」遺毒,「回歸祖國懷抱」的香港,民主進程停滯,法治、自主岌岌可危。八十年代台灣本土運動領軍學者、現台大客家研究中心主任的邱榮舉慨嘆:「香港很可惜呀!」未嘗沒有原因。

1995 年出版《香港基本法》一書的王泰銓教授說:「事實上這個 (高度自治的) 權力都受到一個中國制度影響,一定是中國一制,到後來沒有兩制。」台灣人當年沒中伏,香港人卻「一失足成千古恨」。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禍害香港的太上皇

候任特首林鄭說:「『港獨』未成思潮,僅小撮人不切實際的言論。」太上皇狼英立即嚴詞反駁:「香港有人提出不同程度嘅自決、分離,以至香港獨立,我哋要防微杜漸,不能掉以輕心、不能掉以輕心,因為台灣經驗十分清楚。所以喺呢啲主權嘅問題上,我哋必須立場鮮明咁、必須立場鮮明咁講香港係國家嘅一部份。」想不做 2.0?想變更原來強硬路線?奶媽實在不容易。

有趣的是,中共喉舌《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台港兩群「獨派嬌嬌寶貝」往一起湊>,其中提到:「『港獨』分子更是一群『嬌嬌寶貝』......當少數極端分子呼喊『香港獨立』或『香港自決』時,他們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台獨』與『港獨』抱團取暖,能搞出什麼戲碼,猜都能大致猜出來。他們會吃著茶點,唾沫橫飛地高談闊論,把『人權』『民主』這些詞像批發一樣往外甩,猶如給『獨』派新刷一層廣告,熱熱鬧鬧一番,撬過來一批眼球,沒准能新撈一點政治資本,如此而已。」語帶譏嘲輕蔑,跟狼英板著嘴臉截然不同。對「港獨」防微杜漸,更似是太上皇個人的意思吧!

事實上,「港獨」為人所知,始於狼英在《施政報告》狠批港大學苑《香港民族論》,成於立會選舉期間陳浩天等被 DQ、梁游「小學雞」宣誓風波。先製造敵人,再用方法打沉,遏制分離主義蔓延可不是小功勞啊,這樣就能夠避過 UGL 收受利益的指控啦。還未足夠?誇大自己功績:「一九七八年,(我) 便開始回來深圳義務幫忙,part time,周末時過來深圳開始教書,向一些官員講市場經濟。接着深圳成立了一個經濟特區,我回來更頻密,是完全自己自費的,沒有薪金。」為小平「改革開放」奉獻自己,多麼高尚的情操,黨怎會捨得我做令計劃、貪曾第二?

由於涉及自保,狼英決計不會允許林鄭淡化「港獨」的嚴重性 (「港獨」不嚴重,遏止之有什麼功勞可言?)

又繼續打一個不存在的敵人,胡亂劃分「獨派」,只會毀掉「兩制」。誰真正令「一國兩制」走樣變形?答案非常清楚。

燕軍勢如破竹

建文元年 (公元 1399 年) 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側,靖內難」之名舉兵。郭資、墨麟、呂震等先後投降。

秋七月癸酉,燕王棣舉兵反,殺布政使張昺、都司謝貴。長史葛誠、指揮盧振、教授余逢辰死之。參政郭資、副使墨麟、僉事呂震等降於燕。(《明史‧恭閔帝紀》)

燕王起用郭資守北平,出師攻通州。指揮房勝投降後,他又聽從手下大將張玉建議,攻打由馬宣嚴守的薊州。

甲戌,燕王以郭資守北平,出師次通州,指揮房勝以城降。張玉曰:「不先定薊州,將為後患。」時都督指揮馬宣嚴兵守薊州,燕王命玉帥兵往攻。(《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薊州卒之陷落,馬宣戰死。

玉使人諭之,不下。環城攻之,宣率眾出戰,敗,被執,罵不絕口,遂死之。指揮毛遂以薊州降。(《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丙子,燕兵陷薊州,馬宣戰死。(《明史‧恭閔帝紀》)

張玉,字世美,河南祥符人,曾於元朝做官,任樞密知院,元亡後,隨元廷逃往漠北,洪武十八年 (公元 1385 年) 返回中原,投降明朝。

張玉,字世美,祥符人。仕元為樞密知院。元亡,從走漠北。洪武十八年來歸。(《明史‧張玉傳》)

明太祖進行第六次北伐,張玉追隨大軍出塞,至捕魚兒海,因功授濟南衛副千戶,遷安慶衛指揮僉事。

從大軍出塞,至捕魚兒海,以功授濟南衛副千戶,遷安慶衛指揮僉事。(《明史‧張玉傳》)

往後的日子,他又隨藍玉征討遠順、散毛諸洞。洪武二十四年 (公元 1391 年),驅逐犯境元軍至鴉寒山,調燕山左護衛。兩年後隨朱棣出塞,征黑松林。因驍勇擅戰、長於出謀劃策,深得朱棣信任。

又從征遠順、散毛諸洞。北逐元人之擾邊者,至鴉寒山還,調燕山左護衛。從燕王出塞,至黑松林。又從征野人諸部。以驍果善謀畫為王所親任。(《明史‧張玉傳》)

朱棣起兵,張玉率領部眾奪北平九門,未幾復獻計取薊州。

建文元年,成祖起兵。玉帥眾奪北平九門,撫諭城內外,三日而定。師將南,玉獻計,遣朱能東攻薊州,殺馬宣,降遵化。(《明史‧張玉傳》)

《明史紀事本末》有以下一段記載,反映張玉具仁義之風。

玉撫定薊州,乘夜趨遵化,戒將士止殺曰:「行師以得人心為本。」(<燕王起兵>)

仁義之師,所遇到的反抗自然較少,遵化、永平、密雲因而相繼失陷。

師將南,玉獻計,遣朱能東攻薊州,殺馬宣,降遵化。分兵下永平、密雲,皆致其精甲以益師。(《明史‧張玉傳》)

取密雲,克遵化,降永平。二旬,眾至數萬。(《明史‧成祖紀》)

因簡勇士,以夜四鼓登城,開門而入,城中始覺。遵化衛指揮蔣玉、密雲衛指揮鄭亨,皆以城降。(《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居庸關 (朱棣奪此關,源於「居庸險隘,北平之咽喉,我得此,可無北顧憂」) 方面,朱棣派徐安、鍾祥等攻余瑱。余瑱手上缺乏援兵,只好棄關走懷來,依附宋忠。

時余瑱守居庸,簡練關卒,得數千人,將進攻北平。燕王曰:「居庸險隘,北平之咽喉,我得此,可無北顧憂,瑱若據此,是拊我背也。宜急取之,緩則增兵繕守,後難圖矣。」令指揮徐安、鍾祥等擊瑱,瑱且守且戰,援兵不至,乃棄關走懷來,依宋忠。(《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朱棣觀人、部署戰略俱屬一流。

燕王曰:「宋忠握兵懷來,必爭居庸,宜乘其未至,擊之。」諸將皆曰:「彼眾我寡,難以爭鋒,擊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王曰:「當以智勝,難以力取。彼眾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輕躁寡謀,狠愎自用,乘其未定,擊之必破矣。」遂帥馬步精銳八千,卷甲倍道而進。王據鞍指揮,有喜色。(《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建文帝一類「書呆子」委實難與之匹敵。

宋忠、俞瑱最後被執死,居庸關、懷來落入燕軍手中。

先是,宋忠紿將士云:「爾等家在北平,城中皆為燕兵所殺,屍積道路。」欲以激怒將士。燕王令其家人張樹旗幟為先鋒,眾遙識旗幟,呼其父兄子弟,相問勞無恙,輒喜,謂「宋都督欺我」,倒戈走。宋忠帥餘眾倉皇列陣,未成,王麾師渡河,鼓噪而前。都指揮孫泰先登,頗有斬獲;燕王擇善射者,射泰中之,流血被甲,慷慨裹血而戰,奮呼陷陣死。忠軍大敗,奔入城,燕兵乘之而入。忠匿於廁,搜獲之,並執余瑱,皆不屈死。都指揮彭聚亦力戰死。當時諸將校為燕帥所俘者百餘人,皆不肯降,發憤死。(《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己卯,燕兵陷居庸關。甲申,陷懷來,宋忠、俞瑱被執死,都指揮彭聚、孫泰力戰死,永平指揮使郭亮等叛降燕。(《明史‧恭閔帝紀》)

開平、龍門、上谷、雲中守將紛紛降附,燕軍聲勢於是大振。

燕兵既克懷來,山後諸州皆不守,而開平、龍門、上谷、雲中守將往往降附矣。(《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前線告急,建文帝在幹什麼呢?答曰:「銳意文治,日與方孝孺等討論《周官》法度」。

時帝方銳意文治,日與方孝孺等討論《周官》法度,以北兵為不足憂。(《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直至黃子澄進言:「北兵素強,不早禦之,恐河北遂失。」建文帝才以長興侯耿炳文佩大將軍印,領兵北伐。

黃子澄謂:「北兵素強,不早禦之,恐河北遂失。」乃以長興侯耿炳文佩大將軍印,駙馬都尉李堅為左副將軍都督,甯忠為右副將軍,帥師北伐。(《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長興侯耿炳文為征虜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都督甯忠為左、右副將軍,帥師討燕。(《明史‧恭閔帝紀》)

耿炳文,濠州人。元末,與父親耿君用隨朱元璋渡過長江。耿君用在救援宜興時,與張士誠交鋒,力戰而死。耿炳文承襲父親管軍總管之職,代領其眾。

耿炳文,濠人。父君用,從太祖渡江,積功為管軍總管。援宜興,與張士誠兵爭柵,力戰死。炳文襲職,領其軍。(《明史‧耿炳文傳》)

耿炳文攻陷長興後,固守該地十年,屢次打敗張士誠。「長興侯」的封號由此而來。

取廣德,進攻長興,敗士誠將趙打虎,獲戰船三百餘艘,擒其守將李福安等,遂克長興。長興據太湖口,陸通廣德,與宣、歙接壤,為江、浙門戶。太祖既得其地,大喜,改為長安州,立永興翼元帥府,以炳文為總兵都元帥,守之。溫祥卿者,多智數。避亂來歸,炳文引入幕府,畫守御計甚悉。張士誠左丞潘元明、元帥嚴再興帥師來爭。炳文奮擊,大敗去。久之,士誠復遣司徒李伯升帥眾十萬,水陸進攻。城中兵七千,太祖患之,命陳德、華高、費聚往援。伯升夜劫營,諸將皆潰。炳文嬰城固守,攻甚急,隨方御之,不解甲者月餘。常遇春復帥援兵至,伯升棄營遁,追斬五千餘人。其明年,改永興翼元帥府為永興衛親軍指揮使司,以炳文為使。已而士誠大發兵,遣其弟士信復來爭。炳文又敗之,獲其元帥宋興祖。士信憤甚,益兵圍城。炳文與費聚出戰,又大敗之。長興為士誠必爭地,炳文拒守凡十年,以寡御眾,大小數十戰,戰無不勝,士誠迄不得逞。大軍伐士誠,炳文將所部克湖州,圍平江。吳平,進大都督府僉事。(《明史‧耿炳文傳》)

朱元璋大殺功臣,耿炳文是少數倖存者之一。「靖難之變」爆發時,耿已是 65 歲的老人家了。

始,炳文守長興,功最高,太祖榜列功臣,以炳文附大將軍達為一等。及洪武末年,諸公、侯且盡,存者惟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而炳文以元功宿將,為朝廷所倚重。

建文元年,燕王兵起。帝命炳文為大將軍,帥副將軍李堅、寧忠北伐,時年六十有五矣。(《明史‧耿炳文傳》)

年逾六旬的老將手握三十萬兵馬至真定,當時是八月。

八月,天子以耿炳文為大將軍,帥師致討。己酉,師至真定,前鋒抵雄縣。(《明史‧成祖紀》)

《明史‧耿炳文傳》:「兵號三十萬,至者惟十三萬。」

《明史紀事本末》:「八月己酉,耿炳文等率兵三十萬至真定,徐凱率兵十萬駐河間,潘忠駐莫州,楊松帥先鋒九千人據雄縣,約忠為應。張玉往覘炳文營,還報燕王曰:『炳文軍無紀律,其上有敗氣,無能為。潘忠、楊松扼吾南路,宜先擒之。』燕王悅,躬擐甲冑,帥師至涿州。」

耿炳文大軍質素低劣,徒具樣相,不堪一擊,燕王遂對其不客氣,捷報頻傳。

八月己酉,耿炳文兵次真定,徐凱屯河間,潘忠、楊松屯鄚州。壬子,燕兵陷雄縣,潘忠、楊松戰於月漾橋,被執。鄚州陷。壬戌,耿炳文及燕兵戰於滹沱河北,敗績,李堅、甯忠、顧成被執,炳文退保真定。燕兵攻之不克,引去。(《明史‧恭閔帝紀》)

己酉,師至真定,前鋒抵雄縣。壬子,王夜渡白溝河,圍雄,拔其城,屠之。甲寅,都指揮潘忠、楊松自鄚州來援,伏兵擒之,遂據鄚州,還駐白溝。大將軍部校張保來降,言大將軍軍三十萬,先至者十三萬,半營滹沱河南,半營河北。王懼與北軍戰,南軍且乘之也,乃縱保歸,俾揚言王帥兵且至,誘其軍盡北渡河。壬戌,王至真定,與張玉、譚淵等夾擊炳文軍,大破之,獲其副將李堅、甯忠及都督顧成等,斬首三萬級。進圍真定,二日不下,乃引去。(《明史‧成祖紀》)

八月次真定,分營滹沱河南北。都督徐凱軍河間,潘忠、楊松駐鄚州,先鋒九千人駐雄縣。值中秋,不設備,為燕王所襲,九千人皆死。忠等來援,過月漾橋,伏發水中。忠、松俱被執,不屈死。鄚州陷。而炳文部將張保者降燕,備告南軍虛實。燕王縱保歸,使張雄、鄚敗狀,謂:「北軍且至。」於是炳文移軍盡渡河,並力當敵。軍甫移,燕兵驟至,循城蹴擊。炳文軍不得成列,敗入城。爭門,門塞,蹈藉死者不可數計。燕兵遂圍城。炳文眾尚十萬,堅守不出。燕王知炳文老將,未易下,越三日,解圍還。(《明史‧耿炳文傳》)

建文帝以為耿炳文年老力衰致敗,聽從黃子澄建議,陣前易帥,用曹國公李景隆代領其軍。卒之鑄成大錯!

帝聞,怒曰:「老將也,而摧鋒,奈何?」子澄曰:「勝敗常事,毋足慮。聚天下之兵,得五十萬,四面攻北平,眾寡不敵,必成擒矣。」曰:「孰堪將者?」子澄曰:「李景隆可。比用景隆,今破矣。」遂遣景隆代炳文。(《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丁卯,曹國公李景隆為征虜大將軍,代耿炳文。(《明史‧恭閔帝紀》)

天子聞炳文敗,遣曹國公李景隆代領其軍。(《明史‧成祖紀》)

而帝驟聞炳文敗,憂甚。太常卿黃子澄遂薦李景隆為大將軍,乘傳代炳文。比至軍,燕師已先一日去。炳文歸,景隆代將,竟至於敗。(《明史‧耿炳文傳》)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說好了的「三分天下」呢?

昔日以攻擊泛民大中華立場及「和理非」抗爭方式起家的梁天琦,現在竟倡議和泛民合作。他說:「香港都變到咁,成班人都去晒坐監,仲有本錢內鬥咩?冇啦。仲關唔關話邊個揸住民主運動支大旗事呢?已經唔再係呢個問題。當一個又一個十零廿歲、三十幾歲嘅人要為香港坐監,仲有啲乜嘢可以做,令到呢班人嘅付出唔會白費呢?我係咁樣諗。」

兩點回應。

第一,泛民的抗爭手法已獲事實證明對中共全無威脅,中共是不怕大型公民抗命的。而泛民親中愛國立場,往往方便中共對之進行統戰。跟他們合作,無異於走上失敗之途,把香港拱手讓給中共,此顯然非身陷囹圄的本土義士所想望。

第二,「本民前」向來將香港人視為一個民族,拒絕稱大陸的中國人為同胞。他們又開口埋口反對中國殖民,且要從根本否定《基本法》,主張推倒重來。偏偏民主黨最近發表的《本土政綱》只建議對《基本法》作出若干修訂,包括:延續「一國兩制」超過 50 年期限、立法限制中聯辦干預香港高度自治、由香港政府審批大陸來港單程證申請。其既無意另寫一部《香港憲法》,也未擺脫中國人身份的窠臼。梁呼籲與泛民合作,「本民前」豈不是變質?試問如何向支持者交待?

儘管梁用意旨在為反對陣營保住兩個立法會議席,但議席保住又如何?制衡依舊成問題!港共不容你窒礙施政,泛民亦未必出手阻撓惡法。合作無法扭轉壞局、帶來好結果,何苦委屈自己?

「新東補選」結束,梁曾揚言:「泛民建制本土,今後三分天下」。一年過去,說好了的「三分天下」被「本土派冇市場」取代,泛民由政敵變做同路人。政壇新星自甘墮落,淪為投機政棍,可哀可憐!

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倒運的文翠珊

英國首相文翠珊提前舉行大選,旨在透過保守黨大勝,贏取選民授權,在「脫歐」談判中,有更廣泛的民意基礎。豈知事與願違,於民望落後的情況下,工黨仍能獲得不少年青選民支持,議席最終增多,保守黨則議席無法過半數,需籌組聯合政府,或以少數派政府執政。賠了夫人又折兵,文的豪賭可謂失算!

選前倫敦接連發生恐襲,有輿論指文 2012 - 16 年擔任內政大臣時,曾經將警員人數大幅裁減約二萬人,此多少影響保守黨選情。又工黨主張大學免學費、恢復大學生生活補貼政策等,保守黨卻未有明言,年青選票因而流入郝爾彬 (工黨黨魁) 手裡。

更廣泛的民意基礎無法造就,令「脫歐」存在變數。BBC 歐洲事務編輯 Katya Adler 說:「一位搖擺不定、無法做出艱難決定並向英國民眾推銷其決定的首相會增加脫歐談判達不成任何協議的可能,即所謂的『斷崖式脫歐』。這樣的結果會使歐盟和英國兩敗俱傷。」

尤其糟糕是,文恐怕再無機會做「鐵娘子第二」,女強人領導本色很難維持。

保守黨內三分之二黨員認為她應該引咎辭職。就連財相夏文達,亦對她深感不滿。黨外郝爾彬表示:「首相提前大選,因為她希望獲得授權,現在她獲得的是保守黨失去議席,失去選票,失去支持,失去信心。我相信這足以讓她離去,讓路給一個政府可以真正代表這國家的所有人。」

幸好蘇格蘭獨立黨僅取得 35 席,喪失 21 個議席,第二次獨立公投舉行無望,聯合王國避免分裂。不過,施雅晴講過,與其讓文繼續在位,寧願讓郝擔任首相。

由傲慢到丟架,文翠珊今次真是「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大陸人的天堂,香港人的煉獄

主權移交 20 年,香港變成什麼樣子?

荃灣新樓盤開售,命名「愛炫美」(喜歡炫耀美麗)。這是何等的俗氣!何等的自大!不懂沉潛內斂,決非香港人作風,新樓盤明顯以大陸客為銷售對象。隨著 2047 將近,或許就像李怡所說:「現時已在香港有樓的人,大概可以繼續在香港住了吧。不錯,只是你要忍受你的鄰居,你的街道行人,說話、習慣、行為都跟以前大不一樣。」(<香港的樓房和未來>)

大陸人不費吹灰之力即能買樓上車 (他們的錢很多來歷不明),可憐土生土長的年青一代仍為萬餘元月薪「捱騾仔」。日前 24 歲姓葉的女教學助理,疑因抵受不住工作壓力,在大圍火車站跳軌身亡。24 歲,理應是人生最青春、最燦爛的時期,可以到不同地方觀光遊歷,可以轟轟烈烈談一場戀愛,可以建立一番足以自信的大事業。偏偏香港這個地方,狠狠地把年青人各種可能性扼殺,逼他們一個個走上絕路!此非煉獄是什麼?

早於 5 月 22 日清晨,荃灣麗城花園已有一名 25 歲青年 (任職機電工人) 跳樓自殺,留下遺書慨嘆生活刻板乏味、「做人無意義」。現在多添一宗,還未計以往輕生的中學生。香港人普遍有什麼反應呢?不聞不問,有一技之長、專業資歷者暗自慶幸,呼籲子女千萬不要仿傚 loser。具能力移民的,把心一橫,積極籌備,一副「他人折墮,與我何干」的姿態。稍有良知也不過感嘆數聲,然後置之不理,繼而麻木。

今年七一據聞有煙花匯演慶祝,共耗費 1,200 萬港元。「中国 HK」字樣出現空中,彷彿標誌著我城正式成為大陸人的天堂,香港人的煉獄!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梅含理遇刺

1912 年 7 月 4 日,新任港督梅含理遇刺。

且說梅含理攜同夫人出席就職典禮,於卜公碼頭到大會堂的一段路上 (郵政總局對出),突然遭一名年輕華人男子開槍射擊。該名男子叫李漢雄。之所以槍殺梅,有兩種可能原因:

(1) 辛亥革命後,華人民族主義情緒升溫,排外意識日趨高漲,遂起殺機 (據稱刺殺計劃由廣東三合會指使,施勳是另一刺殺目標);

(2) 私人恩怨,為父親報仇。

官方傾向採取 (2),唯李堅持不滿梅虐待華人,故決心刺殺之 (張連興:「他是 1899 年錦田血案的重要製造者之一,新界人民有理由懲罰他。他多年署理警察局,不論是無辜的受害者,還是黑社會人物,也都不會忘記報復他」)。

子彈最後未有傷及梅,僅擊中梅夫人轎子的靠背 (一說旁邊木柱)。李被拘捕,判處無期徒刑。

梅含理遇刺乃香港開埠以來首宗刺殺港督案。在此之前,港督一直由轎夫從碼頭接往港督府。這件事發生後,港督不再坐轎,改乘汽車。

佘義高度讚揚梅含理處變不驚,並指出群眾對梅逃過大難表現歡快。高馬可認為,刺殺案反映「辛亥革命在香港引發的緊張局勢」。值得注意是徐承恩的評說:「事件反映了當時革命熱潮激起的華洋矛盾,以及當時外弛內張的社會情緒。政府是以收緊了社團條例,限制革命黨在香港的活動」。

運氣不濟的梅含理熱愛賽馬,在香港居住了共 38 年。1918 年,因患有心臟病,赴加拿大溫哥華休養。1919 年獲准提早退休,由施勳署任港督。

[主要參考資料]

1. 徐承恩,《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2. 周子峰,《圖解香港史 (遠古至一九四九年) 》。

3.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4.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

5.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盧吉卸任

1912 年 3 月 16 日,盧吉卸任,由施勳爵士 (Sir Claud Severn,又譯史雲爵士) 署任港督 (3 月 16 日至 7 月 3 日)。

針對新界租約問題,盧吉曾向倫敦政府建議,藉交還威海衛換取永久割讓新界,可惜有關方案未能成事,否則香港或有另一番景象。

盧吉離港後,出任尼日利亞總督。1922 年,他撰寫《The Dual Mandate in British Tropical Africa》,提出一套「間接管治」(indirect rule) 的模式。

盧吉綜合 1900 - 1906 年治理北尼日利亞的經驗 (迫走法國殖民勢力,收編地方勢力,打通貿易通道,保障英國商業利益),反對以直轄殖民地的方式治理新增領地,理由有二:

(1) 殖民地的地方精英一般不懂英語,這會癱瘓立法局的運作。而重用西化的地方精英來管治,他們又無法有效代表當地人的利益和想法;

(2) 英國司法與行政的分權模式,和傳統伊斯蘭律法系統有衝突。權力往往集中在少數英人手上,地方衝突不時發生。

盧吉主張把治理權交給選定的地方領袖,讓他們按照該地原來方式統治與收稅。地方領袖需向駐地英人負責,駐地英人則宜仔細研究地方風俗,且於選拔地方領袖時,留意其民望,小心地方權力更替的傳統。盧吉深信,這種管治模式更易處理複雜的民情,公務員更易看到治績,殖民以如此方式進行,有助結束野蠻,彰顯人性光輝 (帶有弘揚基督教信念的精神)。最要緊是,它避免大英帝國被殖民地弄得民窮財盡,走向衰落。

「間接管治」的影子,在香港也可以約略窺見。從盧吉離港時各界人士紛紛前來歡送,可見此一模式富有成效。

盧吉晚年積極推動反奴隸制 (Anti-Slavery),1945 年 4 月 11 日,盧吉辭世,終年 87 歲。

施勳 1912 年出任輔政司。來港之前,他在馬來亞地區的殖民地政府任職超過十年。署任港督期間,中華民國前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一度到訪,施勳聯同何啟、金文泰於港督府迎接,會面氣氛良好。

適逢中國大陸爆發革命,帝制遭推翻,英國要維持香港繁榮穩定,不受近鄰干擾,就必須委任一位熟悉本地事務、具有豐富行政經驗的人做港督。梅含理 (Sir Francis Henry May) 為這個遠東殖民地服務將近三十年 (1893 - 1901 年,梅出任警察隊長,「新界六日戰」爆發,他擔任警隊和部分英軍的指揮官。1901 年,梅獲擢升為輔政司,後被調往斐濟群島擔任總督),加上官學生 (cadet) 出身,懂得中文及深知漢文化風俗,絕對是個合適的人選。1912 年 7 月 14 日,梅抵港履新,接盧吉的棒。

以前是暫代 (1904 年代卜力,1907 年代彌敦),現在是正式入主,看似難度不高,其實不然。佘義說得好:「對本地問題及本地人性格有細緻把握,有時或許是一種阻礙而非有利資產」。

梅含理成為香港第 15 任總督,開公務員治港的先河。剛到埗,即遇行刺,歷屆港督從未經歷,可見當時處境之特殊 (處境特殊,才有特殊的用人安排)。

[主要參考資料]

1. 鄺健銘,《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

2.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

程元振失勢

程元振曾與李輔國一同擁立太子李豫 (即代宗),剷除越王李系。

程元振,以宦者直內侍省,累遷至內射生使。寶應末,肅宗晏駕,張皇后與太子有怨,恐不附己,引越王系入宮,欲令監國。元振知其謀,密告李輔國,乃挾太子,誅越王並其黨與。(《舊唐書‧程元振傳》)

代宗即位後,元振因功拜飛龍副使、右監門將軍、上柱國,知內侍省事。

代宗即位,以功拜飛龍副使、右監門將軍、上柱國,知內侍省事。(《舊唐書‧程元振傳》)

不久取代李輔國,控制中央禁軍。

尋代輔國判元帥行軍司馬,專制禁兵,加鎮軍大將軍、右監門衛大將軍,封保定縣侯,充寶應軍使。(《舊唐書‧程元振傳》)

軍中稱呼他為「十郎」。

(寶應元年,公元七六二年) 九月,加驃騎大將軍,封邠國公......是時元振之權,甚於輔國,軍中呼為「十郎」。(《舊唐書‧程元振傳》)

李輔國失勢遇剌身亡,元振權勢更大。誣陷名將來瑱、宰相裴冕,尤其是他的拿手好戲。

元振常請托於襄陽節度使來瑱,瑱不從。及元振握權,征瑱入朝。瑱遷延不至。廣德元年,破裴茙,遂入朝,拜兵部尚書。元振欲報私憾,誣瑱之罪,竟坐誅。宰臣裴冕為肅宗山陵使,有事與元振相違,乃發小吏贓私,貶冕施州刺史。(《舊唐書‧程元振傳》)

驃騎大將軍、判元帥行軍司馬程元振專權自恣,人畏之甚於李輔國。諸將有大功者,元振皆忌疾欲害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代宗縱容元振陷害忠良,其中一個後果是「天下方鎮皆解體」,即造成地方離心,藩鎮不聽中央號令。

來瑱名將,裴冕元勛,二人既被誣陷,天下方鎮皆解體。元振猶以驕豪自處,不顧物議。(《舊唐書‧程元振傳》)

不過,最致命的一次,當為:吐蕃入侵河西、隴右地區,程元振知情不報,致使代宗狼狽出逃。

吐蕃入寇,元振不以時奏,致上狼狽出幸。(《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九月,吐蕃、黨項入犯京畿,下詔徵兵,諸道卒無至者。十月,蕃軍至便橋,代宗倉皇出幸陜州;賊陷京師,府庫蕩盡。(《舊唐書‧程元振傳》)

代宗發詔書徵集各地兵馬,李光弼等竟因忌憚元振,不敢前來。

上發詔徵諸道兵,李光弼等皆忌元振居中,莫有至者。(《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又元振所作所為,似乎亦令很多人不滿,所謂「中外咸切齒而莫敢發言」。

終於,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諫誅元振以謝天下。

及至行在,太常博士柳伉上疏切諫誅元振以謝天下。(《舊唐書‧程元振傳》)

太常博士柳伉上疏,以為:「犬戎犯關度隴,不血刃而入京師,劫宮闈,焚陵寢,武士無一人力戰者,此將帥叛陛下也。陛下疏元功,委近習,日引月長,以成大禍,群臣在廷,無一人犯顏回慮者,此公卿叛陛下也。陛下始出都,百姓填然,奪府庫,相殺戮,此三輔叛陛下也。自十月朔召諸道兵,盡四十日,無隻輪入關,此四方叛陛下也。內外離叛,陛下以今日之勢為安邪,危邪?若以為危,豈得高枕,不為天下討罪人乎!臣聞良醫療疾,當病飲藥,藥不當病,猶無益也。陛下視令日之病,何繇至此乎?必欲存宗廟社稷,獨斬元振首,馳告天下,悉出內使隸諸州,持神策兵付大臣,然後削尊號,下詔引咎,曰:『天下其許朕自新改過,宜即募士西赴朝廷;若以朕惡不悛,則帝王大器,敢妨聖賢,其聽天下所往。』如此,而兵不至,人不感,天下不服,臣請闔門寸斬以謝陛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代宗念其舊功,廣德元年 (公元七六三年) 十一月,僅「削元振官爵,放歸田里」。

代宗顧人情歸咎,乃罷元振官,放歸田里,家在三原。(《舊唐書‧程元振傳》)

上以元振嘗有保護功,十一月,辛丑,削元振官爵,放歸田里。(《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長安光復,元振「衣婦人服,私入長安」,希望重新得到代宗信用。因與御史大夫王昇飲酒,為御史所彈劾。

程元振既得罪,歸三原,聞上還宮,衣婦人服,私入長安,復規任用,京兆府擒之以聞。(《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十二月,車駕還京。元振服縗麻於車中,入京城,以規任用。與御史大夫王昇飲酒,為御史所彈。(《舊唐書‧程元振傳》)

這次代宗再無辦法為元振辯護,只好下敕令將他長期流放溱州。

(廣德二年,公元七六四年) 春,正月,壬寅,敕稱程元振變服潛行,將圖不軌,長流溱州。(《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詔曰:族談錯立,法尚不容;同惡陰謀,議當從重。有一於此,情實難原。程元振性惟兇愎,質本庸愚,蕞爾之身,合當萬死。頃已寬其嚴典,念其微勞,屈法伸恩,放歸田里。仍乖克己,尚未知非;既忘含煦之仁,別貯覬覦之望。敢為嘯聚,仍欲動搖,不令之臣,共為睥睨;妄談休咎,仍懷怨望。束兵裹甲,變服潛行,無顧君親,將圖不軌。按驗皆是,無所逃刑,首足異門,未雲塞責。朕猶不忘薄效,再舍罪人;特寬斧鉞之誅,俾正投荒之典。宜長流溱州百姓,委京兆府差綱遞送;路次州縣,差人防援,至彼捉拘,勿許東西。縱有非常之赦,不在會恩之限。凡百僚庶,宜體朕懷。(《舊唐書‧程元振傳》)

未幾改於江陵安置,元振最後遭仇家殺死。

上念元振之功,尋復令於江陵安置。(《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元振雖死,代宗仍舊喜歡用宦官掌兵,魚朝恩、駱奉仙,其新寵也。

以魚朝恩為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禁兵,權寵無比,築城於鄠縣及中渭橋,屯兵以備吐蕃,以駱奉仙為鄠縣築城使,遂將其兵。(《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魚朝恩神策軍擴充為左、右兩廂,屯駐宮禁,日後宦官能夠干預皇帝廢立,肇始於此。

初,肅宗以陝西節度使郭英乂領神策軍,使內侍魚朝恩監其軍;英乂入為僕射,朝恩專將之。及上幸陝,朝恩舉在陝兵與神策軍迎扈,悉號神策軍,天子幸其營。及京師平,朝恩遂以軍歸禁中,自將之,然尚未得與北軍齒。至是,朝恩以神策軍從上屯苑中,其勢浸盛,分為左、右廂,居北軍之右矣。(《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僕固懷恩反叛

僕固懷恩是鐵勒九大姓之一「僕骨部」(「僕骨」因音訛史載為「僕固」) 族人。安史之亂時,跟隨郭子儀一同作戰,任朔方左武鋒使,驍勇果敢,屢立戰功。

懷恩女兒曾嫁回紇可汗為妻。與回紇的姻親關係,令唐室能夠借得兵馬收復兩京。又懷恩家族中共有四十六人為國殉難,可算忠烈。

不過,懷恩與河東節度使辛雲京有嫌隙。他受詔與回紇可汗相見於太原,辛雲京竟以「恐其合謀襲軍府」為理由,閉城自守,亦不慰勞懷恩手下將士。

初,僕固懷恩受詔與回紇可汗相見於太原;河東節度使辛雲京以可汗乃懷恩婿,恐其合謀襲軍府,閉城自守,亦不犒師。(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安史亂平,懷恩奉命送可汗出塞,路過太原,雲京依舊閉城不應,一副輕蔑的姿態。懷恩由是大怒,向朝廷稟報,卻得不到回覆。

及史朝義既平,詔懷恩送可汗出塞,往來過太原,雲京亦閉城不與相聞。懷恩怒,具表其狀,不報。(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是時 (廣德元年,公元七六三年),懷恩親自領數萬朔方兵屯汾州,安排其子僕固瑒率萬人屯榆次,裨將李光逸等屯祁縣,李懷光 (渤海靺鞨人,姓茹,為朔方將,以功賜姓) 等屯晉州,張維嶽等屯沁州。鋒頭一時無倆。

懷恩將朔方兵數萬屯汾州,使其子御史大夫瑒將萬人屯榆次,裨將李光逸等屯祁縣,李懷光等屯晉州,張維嶽等屯沁州。懷光,本勃海靺鞨也,姓茹,為朔方將,以功賜姓。(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雲京見懷恩鋒芒畢露,決心設計陷害他。適值中使 (皇帝自皇宮中派出的使者,多由宦官擔任) 駱奉仙至太原,雲京賄賂他,要他在代宗面前出言誣告:「懷恩與回紇連謀,反狀已露」。

中使駱奉仙至太原,雲京厚結之,為言懷恩與回紇連謀,反狀已露。(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奉仙猶豫,不知怎麼辦。後來聽見懷恩母親怪責自己 (「汝與吾兒約為兄弟,今又親雲京,何兩面也!」),懷恩又匿藏其馬,奉仙著急,擔心性命不保,遂連夜「踰垣而走」,同時狠下心腸「奏懷恩謀反」。

奉仙還,過懷恩,懷恩與飲於母前,母數讓奉仙曰:「汝與吾兒約為兄弟,今又親雲京,何兩面也!」酒酣,懷恩起舞,奉仙贈以纏頭綵。懷恩欲酬之,曰:「來日端午,當更樂飲一日。」奉仙固請行,懷恩匿其馬,奉仙謂左右曰:「朝來責我,又匿我馬,將殺我也。」夜,踰垣而走;懷恩驚,遽以其馬追還之。八月,癸未,奉仙至長安,奏懷恩謀反。(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懷恩反擊,求「誅雲京、奉仙」。值得注意是代宗的反應,「兩無所問,優詔和解之」,高明得很。

懷恩亦具奏其狀,請誅雲京、奉仙;上兩無所問,優詔和解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懷恩始終自恃對國家有功,不甘遭人誣衊。其上書自訟,列舉自己「六大罪狀」。

懷恩自以兵興以來,所在力戰,一門死王事者四十六人,女嫁絕域,說諭回紇,再收兩京,平定河南、北,功無與比,而為人搆陷,憤怨殊深,上書自訟,以為:「臣昨奉詔送可汗歸國,傾竭家貲,俾之上道。行至山北,雲京、奉仙閉城不出祗迎,仍令潛行竊盜。回紇怨怒,亟欲縱兵,臣力為彌縫,方得出塞。雲京、奉仙恐臣先有奏論,遂復妄稱設備,與李抱玉共相組織。臣靜而思之,其罪有六:昔同羅叛亂,臣為先帝掃清河曲,一也;臣男玢為同羅所虜,得間亡歸,臣斬之以令眾士,二也;臣有二女,遠嫁外夷,為國和親,蕩平寇敵,三也;臣與男瑒不顧死亡,為國效命,四也;河北新附,節度使皆握強兵,臣撫綏以安反側,五也;臣說諭回紇,使赴急難,天下既平,送之歸國,六也。臣既負六罪,誠合萬誅,惟當吞恨九泉,銜冤千古,復何訴哉!臣受恩至重,夙夜思奉天顏,但以來瑱受誅,朝廷不示其罪,諸道節度,誰不疑懼!近聞詔追數人,盡皆不至,實畏中官讒口,虛受陛下誅夷;豈惟羣臣不忠,正為回邪在側。且臣前後所奏駱奉仙,詞情非不摭實,陛下竟無處置,寵任彌深;皆由同類比周,蒙蔽聖聽。竊聞四方遣人奏事,陛下皆云與驃騎議之,曾不委宰相可否,或稽留數月不還,遠近益加疑阻。如臣朔方將士,功效最高,為先帝中興主人,乃陛下蒙塵故吏,曾不別加優獎,反信讒嫉之詞。子儀先已被猜,臣今又遭詆毀,弓藏鳥盡,信匪虛言。陛下信其矯誣,何殊指鹿為馬!儻不納愚懇,且貴因循,臣實不敢保家,陛下豈能安國!忠言利行,惟陛下圖之。臣欲公然入朝,恐將士留沮。今託巡晉、絳,於彼遷延,乞陛下特遣一介至絳州問臣,臣即與之同發。」(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所謂「六大罪狀」,其實是六大功績。代宗呼籲和解,本來想兩邊都不得失,怎知懷恩不明白代宗苦心,還要說「子儀先已被猜,臣今又遭詆毀,弓藏鳥盡,信匪虛言。陛下信其矯誣,何殊指鹿為馬!」代宗真箇左右做人難!

代宗為人畢竟寬厚,九月派裴遵慶詢問懷恩去留。懷恩見遵慶,「抱其足號泣訴冤」。

九月,壬戌,上遣裴遵慶詣懷恩諭旨,且察其去就。懷恩見遵慶,抱其足號泣訴冤。(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裴遵慶如果能讓懷恩或其子入朝講明看法,此將會是一有效疏解問題的關鍵。可惜遵慶聽從副將范志誠意見,置身事外,懷恩有冤無路訴,弄得滿腔鬱結。

遵慶為言聖恩優厚,諷令入朝,懷恩許諾。副將范志誠以為不可,曰:「公信其甘言,入則為來瑱 (案:來瑱和宦官程元振不和,被程誣陷,冤死),不復還矣!」明日,懷恩見遵慶,以懼死為辭,請令一子入朝,志誠又以為不可,遵慶乃還。(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鬱結日積月累,無法排解,終成聯合回紇叛唐的動力源。

御史大夫王翊使回紇還,懷恩先與可汗往來,恐翊洩其事,遂留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廣德二年 (公元七六四年) 正月,代宗命顏真卿說諭懷恩入朝,已經太遲。顏真卿勸代宗用郭子儀代懷恩領朔方兵馬,收「不戰而服」的效果,遭李抱真 (抱玉之從父弟,李抱玉有份誣陷懷恩) 反對。

丙午,遣檢校刑部尚書顏真卿宣慰朔方行營。上之在陝也,顏真卿請奉詔召僕固懷恩,上不許。至是,上命真卿說諭懷恩入朝。對曰:「陛下在陝,臣往,以忠義責之,使之赴難,彼猶有可來之理;今陛下還宮,彼進不成勤王,退不能釋眾,召之,庸肯至乎!且言懷恩反者,獨辛雲京、駱奉仙、李抱玉、魚朝恩四人耳,自餘羣臣皆言其枉。陛下不若以郭子儀代懷恩,可不戰而服也。」時汾州別駕李抱真,抱玉之從父弟也,知懷恩有異志,脫身歸京師。上方以懷恩為憂,召見抱真問計,對曰:「此不足憂也。朔方將士思郭子儀,如子弟之思父兄。懷恩欺其眾云『郭子儀已為魚朝恩所殺』,眾信之,故為其用耳。陛下誠以子儀領朔方,彼皆不召而來耳。」上然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懷恩卒之與河東都將李竭誠密謀奪取太原。雲京殺竭誠,懷恩派兒子瑒率兵進攻,大敗而還,改為圍攻榆次。

僕固懷恩既不為朝廷所用,遂與河東都將李竭誠潛謀取太原;辛雲京覺之,殺竭誠,乘城設備。懷恩使其子瑒將兵攻之,雲京出與戰,瑒大敗而還,遂引兵圍榆次。(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兩派矛盾演變成內亂,唐帝國再一次面臨大考驗。考驗在前,穩定帝國的主心骨依舊是郭子儀。

上謂郭子儀曰:「懷恩父子負朕實深。聞朔方將士思公如枯旱之望雨,公為朕鎮撫河東,汾上之師必不為變。」戊午,以子儀為關內、河東副元帥、河中節度等使。懷恩將士聞之,皆曰:「吾輩從懷恩為不義,何面目見汾陽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丁卯,以郭子儀為朔方節度大使。二月,子儀至河中。雲南子弟萬人戍河中,將貪卒暴,為一府患,子儀斬十四人,杖三十人,府中遂安。(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僕固瑒久攻榆次不下,遣使求祁縣兵增援。士卒乏食,行軍進度緩慢。白玉、焦暉 (瑒之副將) 竟以鳴鏑 (即響箭) 射殺背後軍士。從他們說「今從人反,終不免死;死一也,射之何傷」,已見二人懷有異心。僕固瑒更不問情由,捶打漢卒,導致「卒皆怨怒」,其不久死於白玉、焦暉的倒戈相向。

僕固瑒圍榆次,旬餘不拔;遣使急發祁縣兵,李光逸盡與之。士卒未食,行不能前,十將白玉、焦暉以鳴鏑射其後者,軍士曰:「將軍何乃射人?」玉曰:「今從人反,終不免死;死一也,射之何傷!」至榆次,瑒責期遲,胡人曰:「我乘馬,乃漢卒不行耳。」瑒捶漢卒,卒皆怨怒,曰:「節度使黨胡人。」其夕,焦暉、白玉帥眾攻瑒,殺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懷恩聽聞兒子死訊,告知母親,懷恩母怪責其謀反惹禍,提刀欲殺之。懷恩快速逃離,與麾下三百餘人渡河北走。

僕固懷恩聞之,入告其母。母曰:「吾語汝勿反,國家待汝不薄,今眾心既變,禍必及我,將如之何!」懷恩不對,再拜而出。母提刀逐之曰:「吾為國家殺此賊,取其心以謝三軍。」懷恩疾走,得免,遂與麾下三百渡河北走。(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朔方兵馬見子儀後,紛紛變心不復支持懷恩。懷恩聲勢衰竭。

懷恩又不信任人,先殺渾釋之,再殺張韶。

時朔方將渾釋之守靈州,懷恩檄至,云全軍歸鎮,釋之曰:「不然,此必眾潰矣。」將拒之,其甥張韶曰:「彼或翻然改圖,以眾歸鎮,何可不納也!」釋之疑未決。懷恩行速,先候者而至,釋之不得已納之。張韶以其謀告懷恩,懷恩以韶為間,殺釋之而收其軍,使韶主之;既而曰:「釋之,舅也,彼尚負之,安有忠於我哉!」他日,以事杖之,折其脛,置於彌峨城而死。(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如斯情勢,焉有成功的希望?

單靠自身力量無法成就大業,懷恩於是在七月援引「外國勢力」,「引回紇、吐蕃十萬眾將入寇」。

郭子儀自河中入朝,會涇原奏僕固懷恩引回紇、吐蕃十萬眾將入寇,京師震駭,詔子儀帥諸將出鎮奉天。(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京師為之震動,獨子儀深知懷恩在垂死掙扎。

上召問方略,對曰:「懷恩無能為也。」上曰:「何故?」對曰:「懷恩勇而少恩,士心不附,所以能入寇者,因思歸之士耳。懷恩本臣偏裨,其麾下皆臣部曲,必不忍以鋒刃相向,以此知其無能為也。」辛巳,子儀發,赴奉天。(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幾經拉鋸,懷恩在永泰元年 (公元七六五年) 九月病死軍旅。

(廣德二年九月) 丙午,加河東節度使辛雲京同平章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辛亥,以郭子儀充北道邠寧、涇原、河西以來通和吐蕃使,以陳鄭、澤潞節度使李抱玉充南道通和吐蕃使。子儀聞吐蕃逼邠州,甲寅,遣其子朔方兵馬使晞將兵萬人救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僕固懷恩前軍至宜祿,郭子儀使右兵馬使李國臣將兵為郭晞後繼。邠寧節度使白孝德敗吐蕃於宜祿。冬,十月,懷恩引回紇、吐蕃至晞州,白孝德、郭晞閉城拒守。(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僕固懷恩與回紇、吐蕃進逼奉天,京師戒嚴。諸將請戰,郭子儀不許,曰:「虜深入吾地,利於速戰,吾堅壁以待之,彼以吾為怯,必不戒,乃可破也。若遽戰而不利,則眾心離矣。敢言戰者斬!」辛未夜,子儀出陳於乾陵之南,壬申未明,虜眾大至。虜始以子儀為無備,欲襲之,忽見大軍,驚愕,遂不戰而退。子儀使裨將李懷光等將五千騎追虜,至麻亭而還。虜至邠州,丁丑,攻之,不克;乙酉,虜涉涇而遁。(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永泰元年九月) 僕固懷恩誘回紇、吐蕃、吐谷渾、黨項、奴剌數十萬眾俱入寇,令吐蕃大將尚結悉贊摩、馬重英等自北道趣奉天,黨項帥任敷、鄭庭、郝德等自東道趣同州,吐谷渾、奴剌之眾自西道趣盩厔,回紇繼吐蕃之後,懷恩又以朔方兵繼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懷恩中途遇暴疾而歸;丁酉,死於鳴沙。大將張韶代領其眾,別將徐璜玉殺之,范志誠又殺璜玉而領其眾。(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由代宗厚待懷恩母親,且曰:「懷恩不反,為左右所誤耳」,可見懷恩謀反委實做錯!

(廣德二年) 僕固懷恩至靈武,收合散亡,其眾復振。上厚撫其家,癸未,下詔,稱其「勳勞著於帝室,及於天下。疑隙之端,起自羣小,察其深衷,本無他志;君臣之義,情實如初。但以河北既平,朔方已有所屬,宜解河北副元帥、朔方節度等使,其太保兼中書令、大寧郡王如故。但當詣闕,更勿有疑。」懷恩竟不從。(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永泰元年) 懷恩拒命三年,再引胡寇,為國大患,上猶為之隱,前後敕制未嘗言其反;及聞其死,憫然曰:「懷恩不反,為左右所誤耳!」(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太宗貞觀年間,鐵勒九姓率部降唐。到了代宗,竟因群小誣陷,致使一代鐵勒名將反叛收場。冤鬱無法上達,獲得公平合理的對待,乃唐帝國中衰一個重要標誌。

管治有隱疾,復添上外患,消解之方竟然是汾陽王郭子儀一人。後來郭子儀第六子郭曖借醉打代宗女兒昇平公主 (所謂「醉打金枝」),說出一句:「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為!」(皇帝有什麼了不起,我父親只是不想做天子!) 郭位高權重,代宗地位低落,和唐室中衰是有著密切關係的。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吐蕃入寇

唐代宗廣德元年 (公元七六三年),吐蕃入寇,攻陷首都長安。

早在安史之亂時,吐蕃入大震關,已接連攻陷蘭、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盡取河西、隴右之地。

吐蕃入大震關,陷蘭、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盡取河西、隴右之地。(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河西、隴右之地,自唐高祖武德以來,原為朝廷直接管轄,「置都督、府、州、縣」。

唐自武德以來,開拓邊境,地連西域,皆置都督、府、州、縣。(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唐玄宗開元年間,更置隴右、河西、安西、北庭、朔方五鎮節度使,每年調發山東壯丁為戍卒,繒帛為軍資,開屯田,供糗糧,設監牧,畜馬牛,軍城戍邏,萬里相望。

開元中,置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北庭諸節度使以統之,歲發山東丁壯為戍卒,繒帛為軍資,開屯田,供糗糧,設監牧,畜馬牛,軍城戍邏,萬里相望。(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安史亂起,唐室盡調西北邊兵入京勤王,防務因而空虛,讓吐蕃有可乘之機。

及安祿山反,邊兵精銳者皆徵發入援,謂之行營,所留兵單弱,胡虜稍蠶食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短短數年,西北數十州相繼淪沒,不復為唐所能控制。

數年間,西北數十州相繼淪沒,自鳳翔以西,邠州以北,皆為左衽矣。(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吐蕃來勢洶洶,邊防將領向朝廷請求增援,宦官程元振竟未有將軍情向上稟報。

吐蕃之初入寇也,邊將告急,程元振皆不以聞。(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直至吐蕃寇掠涇州,經過邠州,代宗始知大禍臨頭,派雍王李适、郭子儀出鎮咸陽,進行抵禦。

冬,十月,吐蕃寇涇州,刺史高暉以城降之,遂為之鄉導,引吐蕃深入;過邠州,上始聞之。辛未,寇奉天、武功,京師震駭。詔以雍王适為關內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出鎮咸陽以禦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是時,郭子儀已被閒置一段時間,所屬部隊紛紛離散。勉強招募,僅得二十騎到咸陽。吐蕃方面,其率領吐谷渾、黨項、氐、羌二十餘萬人,自司竹園渡渭水,循山東行,聲勢浩大。

子儀閒廢日久,部曲離散,至是召募,得二十騎而行,至咸陽,吐蕃帥吐谷渾、黨項、氐、羌二十餘萬眾,瀰漫數十里,已自司竹園渡渭,循山而東。(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子儀請求增兵,程元振遏止。結果,呂月將在兵盡糧絕下,為吐蕃軍隊所擒。

子儀使判官中書舍人王延昌入奏,請益兵,程元振遏之,竟不召見。癸酉,渭北行營兵馬使呂月將將精卒二千破吐蕃於盩厔之西。乙亥,吐蕃寇盩厔,月將復與力戰,兵盡,為虜所擒。(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代宗接到吐蕃入侵的消息時,吐蕃已度便橋。《元和郡縣志》:「便橋在縣西南十里,駕渭水上,武帝建元三年初作便門橋 ,在長安北。」距離京師那麼近,代宗除了「倉猝不知所為」,恐怕只餘下驚慌。

上方治兵,而吐蕃已度便橋,倉猝不知所為。(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驚慌到極點,就是出逃陝州,可憐苦了官吏及中央禁軍。

丙子,出幸陝州,官吏藏竄,六軍逃散。(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郭子儀聽聞代宗出走,本想跟從,可惜慢了一步。王獻忠脅持豐王珙等十王迎接吐蕃,遇子儀於開遠門內,其慫恿子儀叛唐,子儀婉拒。

郭子儀聞之,遽自咸陽歸長安,比至,車駕已去。上纔出苑門,渡滻水,射生將王獻忠擁四百騎叛還長安,脅豐王珙等十王西迎吐蕃。遇子儀於開遠門內,子儀叱之,獻忠下馬,謂子儀曰:「今主上東遷,社稷無主,令公身為元帥,廢立在一言耳。」子儀未應。珙越次言曰:「公何不言!」子儀責讓之,以兵援送行在。(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代宗一行人狼狽逃走,官吏奔散,將士不免凍餒。幸得觀軍容宣慰處置使魚朝恩領神策軍前來,否則境況堪虞。

丁丑,車駕至華州,官吏奔散,無復供擬,扈從將士不免凍餒。會觀軍容使魚朝恩將神策軍自陝來迎,上乃幸朝恩營。(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豐王珙有沒有謀反叛逆之心呢?從他「退至幕中,有不遜語」,答案顯而易見。

豐王珙見上於潼關,上不之責,退至幕中,有不遜語;羣臣奏議誅之,乃賜死。(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吐蕃入長安後,先成立傀儡政府,再「剽掠府庫市里,焚閭舍」。

戊寅,吐蕃入長安,高暉與吐蕃大將馬重英等立故邠王守禮之孫承宏為帝,改元,置百官,以前翰林學士于可封等為相。吐蕃剽掠府庫市里,焚閭舍,長安中蕭然一空。(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有一苗晉卿,病臥在家,閉口不言,吐蕃兵不敢動殺機。

苗晉卿病臥家,遣人輿入,迫脅之,晉卿閉口不言,虜不敢殺。(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六軍散者所在剽掠,士民避亂,皆入山谷」。當朝廷弱得連老百姓都保護不到,老百姓可以怎樣?只能如流蟻般左竄右避。

於是六軍散者所在剽掠,士民避亂,皆入山谷。(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唐室未幾能夠反敗為勝,全靠郭子儀部署周詳 (「六軍將士逃潰者多在商州,今速往收之,并發武關防兵,數日間,北出藍田以向長安,吐蕃必遁」)、得將士擁戴 (「諸將方縱兵暴掠,聞子儀至,皆大喜聽命」)、用人得當 (「請太子賓客第五琦為糧料使,給軍食」)。

辛巳,上至陝,百官稍有至者。郭子儀引三十騎自御宿川循山而東,謂王延昌曰:「六軍將士逃潰者多在商州,今速往收之,并發武關防兵,數日間,北出藍田以向長安,吐蕃必遁。」過藍田,遇元帥都虞候臧希讓、鳳翔節度使高昇,得兵近千人。子儀與延昌謀曰:「潰兵至商州,官吏必逃匿而人亂。」使延昌自直徑入商州撫諭之。諸將方縱兵暴掠,聞子儀至,皆大喜聽命。子儀恐吐蕃逼乘輿,留軍七盤,三日乃行,比至商州,行收兵,并武關防兵合四千人,軍勢稍振。子儀乃泣諭將士以共雪國恥,取長安,皆感激受約束。子儀請太子賓客第五琦為糧料使,給軍食。(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郭子儀對代宗可謂盡忠矣!

上賜子儀詔,恐吐蕃東出潼關,徵子儀詣行在。子儀表稱:「臣不收京城無以見陛下,若出兵藍田,虜必不敢東向。」上許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隨著軍事行動展開,吐蕃成立的長安傀儡政府率先倒下,竊以為和吐蕃一心只顧搶掠,無意長期駐紮中土有關。

吐蕃既立廣武王承宏,欲掠城中士、女、百工,整眾歸國。子儀使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將二百騎出藍田觀虜勢,令第五琦攝京兆尹,與之偕行,又令寶應軍使張知節將兵繼之。全緒至韓公堆,晝則擊鼓張旗幟,夜則多然火,以疑吐蕃。前光祿卿殷仲卿聚眾近千人,保藍田,與全緒相表裏,帥二百餘騎直渡滻水。吐蕃懼,百姓又紿之曰:「郭令公自商州將大軍不知其數至矣!」虜以為然,稍稍引軍去。全緒又使射生將王甫入城陰結少年數百,夜擊鼓大呼於朱雀街,吐蕃惶駭,庚寅,悉眾遁去。高暉聞之,帥麾下三百餘騎東走,至潼關,守將李日越擒而殺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王甫聚眾二千餘人,打算在長安另組政府,遭郭子儀擊潰。

王甫自稱京兆尹,聚眾二千餘人,署置官屬,暴橫長安中。壬寅,郭子儀至滻水西,甫按兵不出。或謂子儀,城不可入。子儀不聽,引三十騎徐進,使人傳呼召甫;甫失據,出迎拜伏,子儀斬之,其兵盡散。(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白孝德早前接納段秀實游說,領兵協助取回長安。子儀入京,召白入城。長安卒之光復。

鄜延節度判官段秀實說節度使白孝德引兵赴難,孝德即日大舉,南趣京畿,與蒲、陝、商、華合勢進擊。(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白孝德與邠寧節度使張蘊琦將兵屯畿縣,子儀召之入城,京畿遂安。(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吐蕃退回鳳翔,節度使孫志直堅壁清野,吐蕃圍之數日,久攻不下。適逢馬璘率精騎千餘入京勤王,遇吐蕃兵,立時施予援手。吐蕃最後退去。

吐蕃還至鳳翔,節度使孫志直閉城拒守,吐蕃圍之數日。鎮西節度使馬璘聞車駕幸陝,將精騎千餘自河西入赴難;轉鬬至鳳翔,值吐蕃圍城,璘帥眾持滿外向,突入城中,不解甲,背城出戰,單騎先士卒奮擊,俘斬千計而歸。明日,虜復逼城請戰,璘開懸門以待之。虜引退,曰:「此將軍不惜死,宜避之。」遂去,居於原、會、成、渭之地。(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十二月,亂事基本上平定。唯獨劍南西山諸州,唐室無力收回,盡入於吐蕃。

吐蕃既去,廣武王承宏逃匿草野;上赦不誅,丙申,放之於華州。(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吐蕃陷松、維、保三州及雲山新築二城,西川節度使高適不能救,於是劍南西山諸州亦入於吐蕃矣。(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三)

吐蕃入寇是安史亂之後遺症,也是對唐帝國的一次考驗。

從程元振不上報軍情釀成大禍、官吏相繼逃離甚至倒戈,可見唐室管治基礎並不穩固,宦官亂政,臣下離心。幸好元老級重臣郭子儀尚在,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是次事件反映唐室再無能力控制西域,京師長安岌岌可危,大唐風光不再矣!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國際視野、愛國情懷同屬謬妄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呼籲青少年要有國際視野,超越香港看世界,這建議實在非常危險!

用國際視野看世界,必須建基於自己家園不被外來者侵佔、摧毀。一旦家園沒了,唯一退路喪失,在外遇上事業挫折或適應困難,就只能本乎自己天然的血氣上的強韌忍受,忍受得到,未免覺得孤單,更多當然是忍受不住自行了斷。要避免上述處境,家園是應該優先關注及保護的,此亦是古人愛惜家鄉的原因。只知叫青少年懷有國際視野,另一邊廂卻縱容大陸人不斷來港買樓、讀書、工作,這根本無異於趕青少年入絕路。美其名曰培育「世界公民」,實際是令青少年斷根,淪為飄浮無依的幽靈遊魂。

數天前小一派位結果公佈,有本地家長明言「北區冇辦法同跨境學童爭,太多人!」兩年前特別每個月斥資 2 萬元,租住九龍城一個單位,希望競逐到一所中等小學的學位,結果如願以償。何解本地北區家長可憐到要「退守」市區爭學位?大陸人殖民的勢頭不是已經彰彰明甚嗎?可怖的是,跨境生家長絲毫沒有羞愧,且說:「現在社會都是共享經濟、共享資源,沒有搶不搶,亦沒必要這樣。我們是一個中國,應該要有廣闊的態度,要 open」,「全國人民關心香港,香港不關心全國人民」。看清楚沒有?原來「一國」、開放視野、愛國通通是掩飾大陸人吞食港人應得資源的鬼話,試問胸懷什麼祖國?北望什麼神州?

張曉明譴責香港出現本土分離思潮,閣下有認真了解過背後之所以然麼?殖民宗主要人認賊作父,時而強逼學習中國歷史文化,時而硬銷國情研討,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幸好中大學生會<六四情不再,悼念何時了>聲明有「時代交替,愛國情懷消散殆盡,本土身份認同抬頭」,青少年如斯聰敏,中共注定徒勞!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駁蔡英文六四 28 周年聲明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面書發表六四事件 28 周年聲明,提到當年北京學生的作為,「啟蒙了一整個世代」。

不好意思,小英總統,僅就大陸而論,六四過後,不少人已經選擇沉默,全面追逐金錢和物欲享受。敢怒不敢言,眼裡只有權、錢、女人,受六四自由民主啟蒙?未免是隔岸觀火的錯覺。

她又說:「過去這些年,來台灣的香港觀光客變多了,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是來台灣看民主、看自由。」

香港年青人無疑享受台灣的自由,羨慕台灣人有民主。可是,以為他們借鏡寶島經驗,爭取香港本地的自由和民主,實在想得太多。2016 年中大民調顯示,38.9% 受訪者想移民外地。當中年紀較輕、教育程度較高者,移民意欲較高。「看民主、看自由」?得個「看」字而已。

正因錯誤判斷港中兩地形勢,蔡「呼籲北京當局,應該要以開放的態度,來面對六四......在這一點上,台灣願意跟對岸分享民主轉型的經驗」注定徒勞。

據「天安門母親」發言人尤維潔指出,去年底至今年初,曾有「中間人」三次致電丁子霖,提出「十九大」後給她們解決賠償問題,卻不肯公開道歉。中共根本無意直視隱疾,遑論接受治療。

「借助台灣的經驗,我相信,中國大陸可以縮短民主改革時的陣痛。」很抱歉,習帝由始至終沒有落實民主的打算。彼還要說:「不只賀教授在等待天明,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世界,也都在等待中國大陸的天明。」變相諷刺現今大陸一片黑暗,習帝不強硬對付台灣才怪!

喋喋不休,原來是為了「李明哲先生早日平安回家」,偏偏習帝處心積慮吃定你,與虎謀皮不見高明。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拒搭電車運動

1912 - 1913 年,香港發生拒搭電車運動。要了解這場運動的始末,還需從四邑商人說起。

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出現土客械鬥,其中四邑地區戰況慘烈,致使大批四邑人遷移到美國、澳洲等地。歷經西方文化洗禮,他們信奉基督教,且以現代營商手法創業,累積了大筆財富。著名的四邑華僑商人有郭氏三兄弟 (郭標、郭樂、郭泉) 和馬應彪。

1890 年代,美國、澳洲等地實行排華政策,四邑華僑商人因而移居香港謀求發展。郭氏兄弟創辦「永安百貨」,馬應彪創辦「先施百貨」。西化的作風,見於標榜不二價、聘用女性服務員上,馬應彪夫人更拋頭露面接待顧客。

不過,西化的另一面是愛 (中) 國意識濃厚。1904 年,美國立法禁止華人勞工入境,以李煜堂、楊西巖為首的四邑派,在得到立法局議員何啟和革命黨人陳少白支持下,組織反美拒約會,抵制美國貨。晚清進行改革,需要興建鐵路,他們第一時間作出巨額投資。其甚至同情革命黨爭取建立共和國的努力 (同情革命亦多少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潮影響)。

武昌起義成功,廣東脫離清廷獨立,由胡漢民出任都督。英國擔心革命黨執政會損害其在華南的利益,並影響到香港的局勢。加上革命黨人組建的廣州政府似乎略欠財政紀律,廣東貨幣隨時貶值。防患於未然,港府 1911 年底禁止廣東貨幣在香港流通。

李煜堂等視禁令為對新生中華民國的侮辱,透過旅港四邑工商總會促請華商繼續使用廣東貨幣,港府卻刊憲聲明香港只能合法使用得港督認可的貨幣,雙方爭持不下。終於,電車公司依照憲報上規定,拒絕接受廣東貨幣,四邑商人乘機發起拒搭電車運動,得到不少華人響應。事件擾攘多個月。

1912 年 12 月,港督梅含理 (盧吉 3 月已離任) 解釋電車公司不接受廣東貨幣純粹是經濟決定,並無侮辱中華民國之意。他又指出,拒答電車有害無益,因有不少華人資金投資在電車和纜車公司。何啟和韋玉 20 日也替電車和纜車公司辯護,譴責拒搭行動破壞港中兩地經濟 (香港經濟不振,港人能用於接濟廣東親戚的錢就更少),奈何收效不大。

事件最後被港府用強硬手段解決 (徵收特別稅,以連坐的辦法向華人施壓。同時電車公司推出五折月票,交予僱主分發給員工,減少基層華人參與拒答的機會)。1913 年 2 月,風波平息。

拒搭電車運動過後,何啟和韋玉一群華人精英遭揭發在華人社會沒有一呼百應的能力,梅含理對二人那麼遲才表態尤其不悅,覺得他們向來同情革命,懷疑其是拒搭風波的幕後黑手,不復投以信任。何啟 1914 年任期屆滿不獲續聘,竊以為與此有關。

梅含理未幾扶植劉鑄伯、何東等寶安派商人制衡四邑派。寶安派大多土生土長,是中央書院畢業生,專門從事西方企業的買辦生意,有鮮明的本土意識,比較可靠。四邑派失勢,轉往替廣州革命政府服務,賺取到豐厚的利潤。

高馬可認為,拒搭電車運動反映香港受革命時代中國國內政治變化劇烈的影響,評論允當。

[主要參考資料]

1. 徐承恩,《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2.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3. 鄺健銘,《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

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

「港人治港」全盤失敗

97 主權移交後,香港實行「港人治港」。

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商人出身,父親為「船王」董浩雲。中共安排他當特首,多少想仿傚開埠初期的官商一體。奈何董缺乏政治才幹,任內把擁有百年民選歷史的市政局解散,破壞民主進程。亞洲金融風暴殺到,「八萬五」觸礁,不少中產淪為負資產。SARS 源出大陸,社會元氣還未恢復,董即強推《基本法》廿三條立法,迫使 2003 年 50 萬人上街。這次大遊行,其實是一個警號,既反映靠商人管治行不通,亦暴露港人對中國劣質影響的抗拒。

董建華腳痛下台,迎來「香港仔」曾蔭權。中共找曾做特首,也有一番盤算。民間反對呼聲如此強烈,2004 年立會選舉民主派大獲全勝,中共必須對香港整個政局有更好的掌握和控制。曾 AO (政務官) 出身,執行能力強而沒主見,恰好方便利用。不過,問題出現,優點同時是弱點,2011 年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說:「公務員過去是聽 Boss (老闆),現在自己當了 Boss,都不知道怎樣當 Boss,怎樣當個 Master (主人)」矛頭直指曾不懂管治。曾後來更被揭發收受利益,其身不正,「公務員治港」路線宣告破產。

正因為商人、公務員都不合適,梁振英一類缺乏具體行政經驗的人才會被相中,希望絕處逢生。怎知「齊心一意撐香港」變成「一面倒親中」,「沒有唐營梁營只有香港營」反造成社會嚴重撕裂,建制派內部壁壘分明。「港人治港」到了廿年後的今天,獲證明全盤失敗!

李彭廣在《管治香港》中指出:「(97 前) 管治香港的團隊是由英國政府委派的英國官員所組成,而行政團隊中的重要職位和高層官員亦是由英國官員所擔任,較基層和事務性的官員則會在香港本地招聘......值得注意的是,華裔官員只在香港回歸前數年才陸續獲晉升至這些屬於管治核心的職位。」

此或可視為「港人治港」失敗的第一原因。

李氏續道:「如果沒有充份和可靠的情報資料,那麼研判和對策便沒有堅實基礎。如果沒有政策知識的指引,那麼深層次問題便無法掌握和處理,以及政策視野和方向便無法確立。至於政策參考和建議的提供,更是在地負責施政的管治團隊所倚靠的。因為如果管治團隊在實際施政時可以借鑒英國的政策經驗,或遇上問題時,可要求英國有關部門給予意見和建議,那麼決策和管治工作便可提升效率和質量。」

偏偏 97 後港府忽視政策研究,且沒能力進行情報收集、無機會聽取他國意見,此為「港人治港」失敗又一原因。

簡言之,無法克服英國撤出香港所帶來的空洞化影響,適時更新管治系統,乃港人不能治港的病灶。

理念再美好,一旦無法落實,始終是場空。要求港人治港,猶如逼初學走路的小童跑步,失敗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