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燕軍勢如破竹

建文元年 (公元 1399 年) 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側,靖內難」之名舉兵。郭資、墨麟、呂震等先後投降。

秋七月癸酉,燕王棣舉兵反,殺布政使張昺、都司謝貴。長史葛誠、指揮盧振、教授余逢辰死之。參政郭資、副使墨麟、僉事呂震等降於燕。(《明史‧恭閔帝紀》)

燕王起用郭資守北平,出師攻通州。指揮房勝投降後,他又聽從手下大將張玉建議,攻打由馬宣嚴守的薊州。

甲戌,燕王以郭資守北平,出師次通州,指揮房勝以城降。張玉曰:「不先定薊州,將為後患。」時都督指揮馬宣嚴兵守薊州,燕王命玉帥兵往攻。(《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薊州卒之陷落,馬宣戰死。

玉使人諭之,不下。環城攻之,宣率眾出戰,敗,被執,罵不絕口,遂死之。指揮毛遂以薊州降。(《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丙子,燕兵陷薊州,馬宣戰死。(《明史‧恭閔帝紀》)

張玉,字世美,河南祥符人,曾於元朝做官,任樞密知院,元亡後,隨元廷逃往漠北,洪武十八年 (公元 1385 年) 返回中原,投降明朝。

張玉,字世美,祥符人。仕元為樞密知院。元亡,從走漠北。洪武十八年來歸。(《明史‧張玉傳》)

明太祖進行第六次北伐,張玉追隨大軍出塞,至捕魚兒海,因功授濟南衛副千戶,遷安慶衛指揮僉事。

從大軍出塞,至捕魚兒海,以功授濟南衛副千戶,遷安慶衛指揮僉事。(《明史‧張玉傳》)

往後的日子,他又隨藍玉征討遠順、散毛諸洞。洪武二十四年 (公元 1391 年),驅逐犯境元軍至鴉寒山,調燕山左護衛。兩年後隨朱棣出塞,征黑松林。因驍勇擅戰、長於出謀劃策,深得朱棣信任。

又從征遠順、散毛諸洞。北逐元人之擾邊者,至鴉寒山還,調燕山左護衛。從燕王出塞,至黑松林。又從征野人諸部。以驍果善謀畫為王所親任。(《明史‧張玉傳》)

朱棣起兵,張玉率領部眾奪北平九門,未幾復獻計取薊州。

建文元年,成祖起兵。玉帥眾奪北平九門,撫諭城內外,三日而定。師將南,玉獻計,遣朱能東攻薊州,殺馬宣,降遵化。(《明史‧張玉傳》)

《明史紀事本末》有以下一段記載,反映張玉具仁義之風。

玉撫定薊州,乘夜趨遵化,戒將士止殺曰:「行師以得人心為本。」(<燕王起兵>)

仁義之師,所遇到的反抗自然較少,遵化、永平、密雲因而相繼失陷。

師將南,玉獻計,遣朱能東攻薊州,殺馬宣,降遵化。分兵下永平、密雲,皆致其精甲以益師。(《明史‧張玉傳》)

取密雲,克遵化,降永平。二旬,眾至數萬。(《明史‧成祖紀》)

因簡勇士,以夜四鼓登城,開門而入,城中始覺。遵化衛指揮蔣玉、密雲衛指揮鄭亨,皆以城降。(《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居庸關 (朱棣奪此關,源於「居庸險隘,北平之咽喉,我得此,可無北顧憂」) 方面,朱棣派徐安、鍾祥等攻余瑱。余瑱手上缺乏援兵,只好棄關走懷來,依附宋忠。

時余瑱守居庸,簡練關卒,得數千人,將進攻北平。燕王曰:「居庸險隘,北平之咽喉,我得此,可無北顧憂,瑱若據此,是拊我背也。宜急取之,緩則增兵繕守,後難圖矣。」令指揮徐安、鍾祥等擊瑱,瑱且守且戰,援兵不至,乃棄關走懷來,依宋忠。(《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朱棣觀人、部署戰略俱屬一流。

燕王曰:「宋忠握兵懷來,必爭居庸,宜乘其未至,擊之。」諸將皆曰:「彼眾我寡,難以爭鋒,擊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王曰:「當以智勝,難以力取。彼眾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輕躁寡謀,狠愎自用,乘其未定,擊之必破矣。」遂帥馬步精銳八千,卷甲倍道而進。王據鞍指揮,有喜色。(《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建文帝一類「書呆子」委實難與之匹敵。

宋忠、俞瑱最後被執死,居庸關、懷來落入燕軍手中。

先是,宋忠紿將士云:「爾等家在北平,城中皆為燕兵所殺,屍積道路。」欲以激怒將士。燕王令其家人張樹旗幟為先鋒,眾遙識旗幟,呼其父兄子弟,相問勞無恙,輒喜,謂「宋都督欺我」,倒戈走。宋忠帥餘眾倉皇列陣,未成,王麾師渡河,鼓噪而前。都指揮孫泰先登,頗有斬獲;燕王擇善射者,射泰中之,流血被甲,慷慨裹血而戰,奮呼陷陣死。忠軍大敗,奔入城,燕兵乘之而入。忠匿於廁,搜獲之,並執余瑱,皆不屈死。都指揮彭聚亦力戰死。當時諸將校為燕帥所俘者百餘人,皆不肯降,發憤死。(《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己卯,燕兵陷居庸關。甲申,陷懷來,宋忠、俞瑱被執死,都指揮彭聚、孫泰力戰死,永平指揮使郭亮等叛降燕。(《明史‧恭閔帝紀》)

開平、龍門、上谷、雲中守將紛紛降附,燕軍聲勢於是大振。

燕兵既克懷來,山後諸州皆不守,而開平、龍門、上谷、雲中守將往往降附矣。(《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前線告急,建文帝在幹什麼呢?答曰:「銳意文治,日與方孝孺等討論《周官》法度」。

時帝方銳意文治,日與方孝孺等討論《周官》法度,以北兵為不足憂。(《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直至黃子澄進言:「北兵素強,不早禦之,恐河北遂失。」建文帝才以長興侯耿炳文佩大將軍印,領兵北伐。

黃子澄謂:「北兵素強,不早禦之,恐河北遂失。」乃以長興侯耿炳文佩大將軍印,駙馬都尉李堅為左副將軍都督,甯忠為右副將軍,帥師北伐。(《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長興侯耿炳文為征虜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都督甯忠為左、右副將軍,帥師討燕。(《明史‧恭閔帝紀》)

耿炳文,濠州人。元末,與父親耿君用隨朱元璋渡過長江。耿君用在救援宜興時,與張士誠交鋒,力戰而死。耿炳文承襲父親管軍總管之職,代領其眾。

耿炳文,濠人。父君用,從太祖渡江,積功為管軍總管。援宜興,與張士誠兵爭柵,力戰死。炳文襲職,領其軍。(《明史‧耿炳文傳》)

耿炳文攻陷長興後,固守該地十年,屢次打敗張士誠。「長興侯」的封號由此而來。

取廣德,進攻長興,敗士誠將趙打虎,獲戰船三百餘艘,擒其守將李福安等,遂克長興。長興據太湖口,陸通廣德,與宣、歙接壤,為江、浙門戶。太祖既得其地,大喜,改為長安州,立永興翼元帥府,以炳文為總兵都元帥,守之。溫祥卿者,多智數。避亂來歸,炳文引入幕府,畫守御計甚悉。張士誠左丞潘元明、元帥嚴再興帥師來爭。炳文奮擊,大敗去。久之,士誠復遣司徒李伯升帥眾十萬,水陸進攻。城中兵七千,太祖患之,命陳德、華高、費聚往援。伯升夜劫營,諸將皆潰。炳文嬰城固守,攻甚急,隨方御之,不解甲者月餘。常遇春復帥援兵至,伯升棄營遁,追斬五千餘人。其明年,改永興翼元帥府為永興衛親軍指揮使司,以炳文為使。已而士誠大發兵,遣其弟士信復來爭。炳文又敗之,獲其元帥宋興祖。士信憤甚,益兵圍城。炳文與費聚出戰,又大敗之。長興為士誠必爭地,炳文拒守凡十年,以寡御眾,大小數十戰,戰無不勝,士誠迄不得逞。大軍伐士誠,炳文將所部克湖州,圍平江。吳平,進大都督府僉事。(《明史‧耿炳文傳》)

朱元璋大殺功臣,耿炳文是少數倖存者之一。「靖難之變」爆發時,耿已是 65 歲的老人家了。

始,炳文守長興,功最高,太祖榜列功臣,以炳文附大將軍達為一等。及洪武末年,諸公、侯且盡,存者惟炳文及武定侯郭英二人;而炳文以元功宿將,為朝廷所倚重。

建文元年,燕王兵起。帝命炳文為大將軍,帥副將軍李堅、寧忠北伐,時年六十有五矣。(《明史‧耿炳文傳》)

年逾六旬的老將手握三十萬兵馬至真定,當時是八月。

八月,天子以耿炳文為大將軍,帥師致討。己酉,師至真定,前鋒抵雄縣。(《明史‧成祖紀》)

《明史‧耿炳文傳》:「兵號三十萬,至者惟十三萬。」

《明史紀事本末》:「八月己酉,耿炳文等率兵三十萬至真定,徐凱率兵十萬駐河間,潘忠駐莫州,楊松帥先鋒九千人據雄縣,約忠為應。張玉往覘炳文營,還報燕王曰:『炳文軍無紀律,其上有敗氣,無能為。潘忠、楊松扼吾南路,宜先擒之。』燕王悅,躬擐甲冑,帥師至涿州。」

耿炳文大軍質素低劣,徒具樣相,不堪一擊,燕王遂對其不客氣,捷報頻傳。

八月己酉,耿炳文兵次真定,徐凱屯河間,潘忠、楊松屯鄚州。壬子,燕兵陷雄縣,潘忠、楊松戰於月漾橋,被執。鄚州陷。壬戌,耿炳文及燕兵戰於滹沱河北,敗績,李堅、甯忠、顧成被執,炳文退保真定。燕兵攻之不克,引去。(《明史‧恭閔帝紀》)

己酉,師至真定,前鋒抵雄縣。壬子,王夜渡白溝河,圍雄,拔其城,屠之。甲寅,都指揮潘忠、楊松自鄚州來援,伏兵擒之,遂據鄚州,還駐白溝。大將軍部校張保來降,言大將軍軍三十萬,先至者十三萬,半營滹沱河南,半營河北。王懼與北軍戰,南軍且乘之也,乃縱保歸,俾揚言王帥兵且至,誘其軍盡北渡河。壬戌,王至真定,與張玉、譚淵等夾擊炳文軍,大破之,獲其副將李堅、甯忠及都督顧成等,斬首三萬級。進圍真定,二日不下,乃引去。(《明史‧成祖紀》)

八月次真定,分營滹沱河南北。都督徐凱軍河間,潘忠、楊松駐鄚州,先鋒九千人駐雄縣。值中秋,不設備,為燕王所襲,九千人皆死。忠等來援,過月漾橋,伏發水中。忠、松俱被執,不屈死。鄚州陷。而炳文部將張保者降燕,備告南軍虛實。燕王縱保歸,使張雄、鄚敗狀,謂:「北軍且至。」於是炳文移軍盡渡河,並力當敵。軍甫移,燕兵驟至,循城蹴擊。炳文軍不得成列,敗入城。爭門,門塞,蹈藉死者不可數計。燕兵遂圍城。炳文眾尚十萬,堅守不出。燕王知炳文老將,未易下,越三日,解圍還。(《明史‧耿炳文傳》)

建文帝以為耿炳文年老力衰致敗,聽從黃子澄建議,陣前易帥,用曹國公李景隆代領其軍。卒之鑄成大錯!

帝聞,怒曰:「老將也,而摧鋒,奈何?」子澄曰:「勝敗常事,毋足慮。聚天下之兵,得五十萬,四面攻北平,眾寡不敵,必成擒矣。」曰:「孰堪將者?」子澄曰:「李景隆可。比用景隆,今破矣。」遂遣景隆代炳文。(《明史紀事本末》<燕王起兵>)

丁卯,曹國公李景隆為征虜大將軍,代耿炳文。(《明史‧恭閔帝紀》)

天子聞炳文敗,遣曹國公李景隆代領其軍。(《明史‧成祖紀》)

而帝驟聞炳文敗,憂甚。太常卿黃子澄遂薦李景隆為大將軍,乘傳代炳文。比至軍,燕師已先一日去。炳文歸,景隆代將,竟至於敗。(《明史‧耿炳文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