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

夏鼎基與「積極不干預」政策

1971 年 7 月,夏鼎基接替郭伯偉擔任財政司。和郭伯偉不同,夏鼎基認為港府應在財經事務上承擔更多的責任。1980 年,他首次提出「積極不干預」政策。在對香港工業總會發表演說時,夏鼎基清楚闡述政策內涵:

當政府遇到要求作出干預的建議時,不會純粹因為其性質而慣性認為建議不正確。剛好相反。一般而言,政府會因應當前和將來可能會出現的形勢,權衡輕重,仔細考慮支持和反對採取干預行動的理據 – 在經濟的任何環節以及在需求或供應方面。然後,政府才作出積極的決定,研判利害所在。

所謂「積極不干預」,分成「積極」及「不干預」兩部份。「積極」方面包含:

1. 政府的預算和貨幣政策會影響整個經濟市場,當政府操作失誤,它有責任進行適度干預。

2. 政府應準備向銀行和證券業者施加指導及約束。

3. 政府應成立諮詢機構,使私人利益最大化及公眾利益能夠受保障。

4. 政府應提供市場生活的基本保障,包括法律、醫療保障、滅火服務、衛生管理、興建更多道路及排污系統等,以及向房屋、教育、醫療、衛生服務及社會福利等範疇注資。

「不干預」方面包含:

a. 政府不應控制自由市場的資源供應,擾亂市場運作;

b. 投資失敗的惡果讓自由市場承受,政府只在特定範圍盡其義務。

總之,一般情況下,政府以審慎理財為大原則,不採取主動干預的經濟政策,而須相信市場有自行調節的機制。可是,在必要時候,為免社會經濟紛亂,政府仍須適度介入。對一些自由市場未能顧及的民生事務也要提供協助。竊以為此乃夏鼎基理財哲學的精髓。

夏鼎基的「積極不干預」在西方並不新鮮,「新自由主義」大師海耶克 (F. A. Hayek) 一方面極力反對政府干預自由市場,進行社會資源再分配,一方面也不贊成「經濟上的獨斷放任態度」,而認為政府在這裡有角色 (《到奴役之路》) 。有謂「積極不干預」是受當時英國本土工黨執政影響,工黨以左翼自由主義 (又稱自由平等主義) 為理論根據,但須知道,右翼自由主義也不反對政府適度介入。夏鼎基更多是上承郭伯偉的「自由放任」政策而予以揚棄,採其長補其短。

麥理浩任港督期間,港府是全香港最大的僱主、土地發展機構、房東、教育和醫療服務的主要提供者。火速上升的政府開支,常令夏鼎基心急如焚。政府連續三年錄得巨大赤字,尤其令夏鼎基覺得這是「顯然不能接受的」。當然,麥理浩這樣做也有理由。第一,六十年代以來,政府已積聚豐厚財政儲備 (輕工業與對外貿易的蓬勃發展,令收入連年增加。又從事製造業的華商趁機投資房地產,房地產市場反彈,他們賺取巨額利潤,再把利潤投資到股市等項目,財富越滾越大。加上勞工階層亦儲有財富,新興的中產階級已具規模,財政儲備因此變得豐厚)。第二,他希望盡快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令其對香港更有歸屬感。

此外,夏鼎基有意透過稅制改革以增加政府收入,如加設利得稅、增加股息稅等,惟受到商界及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強烈反對,最後擱置。

1981 年 11 月,夏鼎基晉升為布政司,在任期間,監督區議會成立,見證區議會選舉。1985 年,夏鼎基退休,返回英國。1999 年 9 月 27 日心臟病發逝世。

位於香港中文大學的「夏鼎基運動場」,便是為紀念夏鼎基對香港的貢獻而命名。

香港首位華人財政司曾蔭權,1977 年獲夏鼎基推薦,借調到菲律賓亞洲發展銀行總部工作一年,從事地區財務分析工作,曾因此大開眼界。主權移交初期,他動用外匯儲備於股市及期貨市場入市,大量購入港股,打擊國際炒家操控市場、狙擊港元,維護聯繫匯率不致崩潰,獲前美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和主要狙擊者索羅斯稱許。

著名經濟學家佛利民與郭伯偉友好,多次指香港是「自由經濟的最後堡壘」,「如果想了解自由市場的真正運作,就應到香港去。」(《選擇的自由》) 主權移交後,他先對曾蔭權耗資千億入市有意見,批評特區政府「瘋狂」、欲將香港「公有化」,再於 2006 年在《亞洲華爾街日報》發表<香港錯了>(Hong Kong Wrong) 一文,抨擊特區政府令「積極不干預」政策夭折,從此香港「不再是自由經濟的閃亮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