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

改變社會風氣

上文提到麥理浩年代不少歷史建築被拆卸,不得不提是屹立尖沙咀六十多年的九龍車站,也在 1975 年 11 月 30 日被拆卸,只剩下鐘樓及六條羅馬石柱被保留 (石柱置於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內)。

關於是次清拆,亦有一段故事可說。且說有九龍居民組織曾去信要求保留九龍車站,尖沙咀街坊福利會也提出同樣要求。奈何港府不為所動,成立獨立調查小組,小組研究竟指出新的文化綜合設施可替代車站角色,發展比保留車站更佳。古蹟學會事後指控港府用卑劣手法誤導公眾。收集市民簽名,直接向英女王請願,希望王室出面介入。可惜事與願違,拆卸工程如期展開。

由這件事,可見英殖年代港府不完全聽取民意,香港當時只有自由而無民主。

麥理浩任內,還推行了一系列運動,改變香港社會風氣。其中較大型有清潔香港運動。

早於 1948 年起,港府已呼籲市民注意家居清潔、防治蚊患及養成吃飯先洗手的習慣。1970 年 12 月,全港清潔運動委員會成立。1972 年 8 月,委員會展開宣傳及教育,通過不同渠道 (包括:電視宣傳短片、電台聲帶、海報及橫額、報章特稿及報道、潔淨比賽、巡迴展覽、小冊子等) 宣傳清潔環境信息,期間設計不少海報和象徵標誌。1974 年,教育署鼓勵學生參與清潔環境的工作。接續數年,一方面鼓勵野餐或遠足人士自行清潔遺下廢物,一方面呼籲公眾改善沙灘清潔。怒目而視的雙眼、「亂拋垃圾、人見人憎」的口號,加上垃圾蟲 (由政府新聞處總創作主任許敬雅設計),現已成為港人集體回憶,宣傳讓市民留下深刻印象,反映效果顯著。自此香港市容變得整潔,年青一代也逐漸培育出一種公民意識。

另外,禁毒處於 1972 年成立,設有禁毒專員。1973 年,撲滅罪行委員會成立,推動撲滅罪行。家計會的出現,宣傳「兩個夠哂數」,令控制生育成為風尚。1975 年,香港獎券管理局成立,以多重彩彩票 (六合彩前身) 取代馬票,並取締市面上由黑社會操控的字花賭博。凡此種種,皆令香港風氣為之一新。

有見於專上學生多年來爭取中文作為法定語文,港府 1970 年成立委員會研究相關議題。1972 年 1 月,委員會發表報告書,積極推動中英雙語並重政策,獲港府採納。同年開始,立法局和市政局准予議員使用中文方言發言,並引進廣東話和英語即時傳譯服務。鍾士元成為首名在立法局會議使用中文的議員。1974 年,立法局正式通過中文、英文為香港法定語文,具備同等地位,一改過往以英文為重的情況。

麥理浩順應民意本是好事,但問題是,這批專上學生許多具有「關社認中」(關心社會,認識中國) 的思維,對中共同情,對中國文化尤其推崇。提升中文地位,實際不只關乎語言文字,更牽連到文化歷史和思考方式的轉換。陶傑說:

學好英文,可以鍛煉邏輯,培養獨立人格,除了因為語言本身文法嚴謹,亦因背後承載崇尚理性、自由的文化。中文則句式鬆散,且處處充斥父權,壓制人格養成。

又說:

感知型的語文,文法很鬆散,句子的結構,不必講求上文下理的邏輯關係。中國語文屬於此型……

中、英文的問題,後來在《基本法》的解讀上都浮現了。英方認為寫得清楚的條文,翻成中文原來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意思,更遑論不同形式的「僭建」,對「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民主」的理解都是箇中顯例。中文運動的成功,某程度是香港步入死局的開端。

又清潔香港運動雖見成績,香港整潔市容得以維持,仍有賴一代代港人的傳承。偏偏主權移交後,大量新移民來港,他們將在大陸的陋習 (隨地大小便) 帶過來,卻不願接受香港的一套。尤其甚者,他們人數眾多,加上自由行實施滋生水貨客,街道不時遺留有散貨後的紙箱。麥督未有考慮到鄰國對香港的不良影響,終致其十年整頓功虧一簣。

至於將城市發展凌駕古蹟文物保育,此無疑下開一壞先例。皇后碼頭在 2007 年因中環填海計劃而被拆卸,特區政府所訴諸的理由便是香港需要發展,麥督可謂種下禍根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