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 星期四

文化是什麼

「文化」是什麼?「文化」是「人文化成」的縮寫,源自《周易》:「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然則何謂「人文」?錢穆給出定義:

你若太過注意到自然界去,正如行人在大黑深夜的曠野裡,老把眼睛張望到無邊的深黑中去,將會使你恐怖,使你惶惑。

有些人又太過看重他個人的生命,當知個人的生命依然是一個自然,一樣的虛空勝過真實,黑暗勝過光明,一樣在無邊深黑中。

人類的心智,則偏要在虛空中覓真實,黑暗中尋光明,那只有在人類大群已往歷史文化的累積裡面去尋覓。這些經人類大群已往歷史所累積著的文化遺產,我們稱之曰人文,用來與自然對立。這是真實的,光明的,但這些也只是螢尾梢頭的一點微光。(<人文與自然>)

「人文」就是「人類大群已往歷史所累積著的文化遺產」,其對立面是「自然」,外太空、野生環境及動物,乃至個人赤裸裸的生命,都是「自然」,換言之,文化不應包括種種自然科學的知識,以及個人主義的論述 (偏偏個人主義是西方自由民主憲政、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

文化一方面與自然對立,一方面卻和自然調和融通。而之所以調和融通,最後的目的仍是為了文化的綿延。

在中國傳統見解裡,自然界稱為天,人文界稱為人,中國人一面用人文來對抗天然,高抬人文來和天然並立,但一面卻主張天人合一仍要雙方調和融通,既不讓自然來吞滅人文,也不想用人文來戰勝自然。(<人文與自然>)

文化即「人」,自然即「天」,兩者貴在「調和融通」,故云「合一」。佛家言「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錢穆在此也有類似思考,不壞自然而說文化實相。

不過,有些時候,錢穆似更偏重文化一邊,反對重天過於人。

道家也有天人不相勝的理論 (見《莊子》),但道家太看輕歷史文化的群業,一個個的個人,只能說他天的分數多,人的分數少,一面是謷乎大哉,另一面又是渺乎小哉,如何能天人不相勝呢?所以荀子要說莊子知有天而不知人,但荀子主張人類性惡,這也沒有真認識人類歷史文化群業的真相。你若一個人一個人分析看,則人類確有種種缺點,種種罪惡。因為一個個的人也不過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已。但你若會通人類大群歷史文化之總體而觀之,則人世間一切的善,何一非人類群業之所造,又如何說人性是惡呢?西方耶教思想,也正為單注意在一個個的個人身上,沒有把眼光注射到大群歷史文化之積業上去,因此也要主張人類性惡,說人生與罪惡俱來,如此則終不免要抹殺人生復歸自然。佛教也有同樣傾向,要之不看重歷史文化之大群業,則勢必對人生發生悲觀,他們只歷指著一個個的個人生活來立論,他們卻不肯轉移目光,在人類大群歷史文化的無限積業上著想。(<人文與自然>)

姑勿論錢穆對「天人不相勝」、「性惡」、「原罪」的理解是否允當,要之,文化是「人類歷史文化群業」、「人類大群歷史文化之總體」、「人類大群歷史文化的無限積業」,其基礎為性善論。接受性惡,文化即不可能,人繼而會對人生發生悲觀。只有篤信性善,文化才能展開,人生方可積極奮發向上。

唐君毅言「文化意識」由「道德理性」展開,錢穆在此與唐氏一致。

又「性惡」源自對現實經驗的直接觀察,對殘酷現實妥協認命的人,大多相信「性惡」。「性惡」必令國與國、人與人之間存有猜疑、衝突,猶如今天的國際格局。錢穆覺得文化不應是如此,這裡有牟宗三所謂「道德理想主義」的情懷,也是儒學精神所在。

針對西力東漸,個人主義抬頭,自然科學甚囂塵上,錢穆以為,「此後的出路,恐只有沖淡個人主義,轉眼到歷史文化的大共業上,來重提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老觀念」。

近世西方思想,由他們中世紀的耶教教義中解放,重新回復到古代的希臘觀念,一面積極肯定了人生,但一面還是太重視個人,結果人文學趕不上自然學,唯物思想氾濫橫溢,有心人依然要回頭乞靈於中世紀的宗教,來補救目前的病痛。就人事論人事,此後的出路,恐只有沖淡個人主義,轉眼到歷史文化的大共業上,來重提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的老觀念。(<人文與自然>)

請大家注意,是「沖淡」而非「去除」,是「合一」而非「對立」。錢穆果真全盤不要個人主義、自然科學嗎?不是,只是此二者都不屬於文化,文化要兼容二者,與之並存,從而更好地修正之、運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