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

滿清崛起與入關

(A)

明嘉靖三十八年 (公元 1559 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 (今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赫圖阿拉村) 出生。他的父親塔克世,是覺昌安第四子,覺昌安被明朝授予都指揮使。當時建州女真四分五裂,互不統屬。努爾哈赤常與同母弟舒爾哈齊等挖人參、採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撿木耳,至撫順關馬市與漢人、蒙古人貿易。他因此懂漢語、蒙古語,並曾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收養,讀過《三國演義》和《水滸傳》。

王杲坐大,先後劫掠遼陽、孤山、撫順、湯站等地。李成梁領兵討伐,王杲走投無路,不久身死。王杲之子阿台出逃,回到古勒城 (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河鎮古樓村),伺機復仇。萬曆十年 (1582 年) 九月,李成梁率兵出塞討伐阿台。次年 (1583 年) 二月,李成梁攻打古勒城。因古勒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李成梁久攻不下。適逢充當明軍嚮導的尼堪外蘭用計誘使阿台部下開城,明軍入城後,大肆殺戳。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在古勒城對阿台勸降,竟誤被明軍殺害,死於亂軍之中。努爾哈赤後來獲授予三十道敕書、三十匹馬和都督敕書,並歸還覺昌安及塔克世屍體,以示補償。「敕書」相當於經商的「貿易許可証」或「通行証」。努爾哈赤有充實經濟基礎,於是重整舊部,發展勢力。

努爾哈赤對尼堪外蘭非常不滿,要求明朝將他交出,明朝拒絕。努爾哈赤只好把不滿尼堪外蘭的人拉攏到自己一邊,以覺昌安、塔克世遺留下來的盔甲十三副、部眾數十人起兵,進攻尼堪外蘭駐地圖倫城。尼堪外蘭不敵,逃至鵝爾渾。努爾哈赤攻佔圖倫城。未幾,努爾哈赤發兵攻打鵝爾渾,尼堪外蘭敗逃至明朝領地,被李成梁押還給努爾哈赤。尼堪外蘭最後被處決。

往後五年,努爾哈赤南征北戰,統一建州女真各部。剛好日本關白豐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鮮,朝鮮向宗主國明朝求援,明朝決定派援兵入朝。遼東兵力空虛,為努爾哈赤吞併海西女真造就出有利條件。

古勒山之戰,扭轉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力量對比,史載努爾哈赤「軍威大震,遠邇懾服」。他又破哈達部、滅輝發部、伐烏拉部、吞葉赫部,並對漠南蒙古用兵。萬曆四十四年 (1616 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國號金,史稱後金。

後金初仍未與明朝公開對立,直至萬曆四十六年 (1618 年) 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叛明的序幕才正式拉開,「七大恨」包括:

1. 明朝無故殺害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

2. 明朝偏袒葉赫、哈達等部女真,欺壓建州女真。

3. 明朝違反雙方劃定的範圍,強令努爾哈赤抵償其所殺的越境人命。

4. 明朝在建州與葉赫對戰時出兵幫助葉赫。

5. 明朝支持葉赫將已許給努爾哈赤的女兒轉嫁蒙古喀爾喀部,令建州蒙羞。

6. 驅逐居住在邊境,已開墾土地的建州百姓,毀壞其房屋田地。

7. 明朝遼東政府派蕭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B)

萬曆四十六年 (1618 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叛明。他出兵偷襲明朝在遼東的據點,取得成功。撫順是明朝與女真人互市的地方,也是努爾哈赤年輕時從事貿易之處。努爾哈赤不久陷撫順,東州、馬根單等地亦落入其手。

明朝出兵救援,雙方激戰時,恰好遇上大風沙,明軍不敵,被後金軍隊全殲。

撫順一戰,後金劫掠大小屯堡五百餘座,俘虜人畜三十萬,努爾哈赤論功行賞,分配戰利品,成功緩解因饑荒而產生的社會矛盾 (努爾哈赤起兵,某程度上是想轉移視線,通過對遼東的掠奪,令女真人忘記饑荒及由之衍生的社會矛盾,把不滿情緒發洩到明朝上)。比觀之下,明朝舉國震驚,開始對後金有顧忌。

努爾哈赤下一個目標是清河。清河四面環山,地勢險峻,極具戰略價值。其大路更可直通遼陽、瀋陽,實為遼瀋之屏障。努爾哈赤採取突襲,明軍鞭長莫及,清河城陷。至此,後金氣勢如虹。明朝亦發覺問題嚴重,從全國各地調動兵馬齊集遼陽,由遼東經略楊鎬率領,兵分四路討伐後金,共十餘萬人。

西路軍以山海關總兵杜松為主將,率保定總兵王宣、總兵趙夢麟等兩萬餘人。西路軍孤軍深入,在薩爾滸山下紮營時,杜松自率一支部隊攻打吉林崖。努爾哈赤趁薩爾滸大營空虛,率騎兵突襲,將大營拿下。杜松獲知薩爾滸大營失陷消息,內心恐懼。後金援軍如潮水湧至,數倍於杜松的兵力。杜松被重重包圍,力戰而死。王宣、趙夢麟亦戰死,西路軍全軍覆沒。

北路軍以開原總兵官馬林為主將,共二萬人。馬林消極應戰,加上聽聞杜松戰敗,軍心不穩,給努爾哈赤可乘之機。努爾哈赤兵力比北路軍多三倍,北路軍最後全軍覆沒,馬林率數騎逃回開原。

東路軍由劉綎率領,約萬餘人。劉綎不熟地形,中了後金軍隊誘敵深入之計,終遇伏兵而全軍崩潰。

楊鎬得知三路兵敗,急令南路軍李如柏 (李成梁次子) 撤退。明軍陷入一片混亂,後金軍隊乘機坎殺,明軍大敗收場,史稱「薩爾滸之戰」,當時為萬曆四十七年 (1619 年)。

戰前,兵部尚書薛三才曾上疏奏欠缺軍糧,現存國庫不足以發動戰爭。惟明神宗從戶部尚書李汝華奏,加派遼餉。及後又撥內帑十萬。軍費支出龐大,重挫經濟基礎,是明朝的致命傷。

明朝本欲以「拉一派,打一派」的手腕管治女真人,豈知被拉的一派竟倒戈成為自己的對頭人。「薩爾滸之戰」後,明朝轉攻為守,努爾哈赤進兵遼瀋地區。

順帶一提,范文程在努爾哈赤攻佔撫順時,與兄長主動前往投靠。范文程是北宋范仲淹、范純仁之後,好讀書,性格沉穩。努爾哈赤見之,對諸貝勒曰:「此名臣孫也,其善遇之!」范文程後來歷事滿洲四代君主,清朝開國時的規制,大多是其手筆。

(C)

「薩爾滸之戰」後,努爾哈赤率兵陷開原、佔鐵嶺。明朝以熊廷弼為遼東經略,邊防始告穩固。

天啟元年 (1621 年),努爾哈赤攻陷瀋陽、奉集,遼陽失去屏障。當時遼陽守軍不滿萬人,局勢嚴峻,明朝以袁應泰接替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督軍備戰,加強防禦。

遼陽城池堅固,加上守軍準備充足,努爾哈赤不敢怠慢,發兵進攻。在火炮協助下,明軍初時取得優勢,但隨著後金軍隊從明軍處取得火器,配合騎兵衝殺,明朝援軍又被截擊,遼陽陷於孤立。努爾哈赤對遼陽發動總攻,袁應泰見大勢已去,自縊而死。遼陽失陷,連帶金州、復州、海州、蓋州等地亦盡入努爾哈赤之手。努爾哈赤不久遷都遼陽。

在劉一燝 (東林黨人),江秉謙 (聞魏忠賢亂政,憂憤卒) 等建議下,明熹宗再次起用熊廷弼為兵部尚書駐山海關經略遼東,同時以王化貞為廣寧巡撫,二人聯手抵禦後金。熊廷弼與王化貞不和,廷弼主張死守,化貞則主張開城出戰,《明史・熊廷弼傳》:

化貞為人騃而愎,素不習兵,輕視大敵,好謾語。文武將吏進諫悉不入,與廷弼尤牴牾......是時,廷弼主守,謂遼人不可用,西部不可恃,永芳不可信,廣寧多間諜可虞。化貞一切反之,絕口不言守,謂我一渡河,河東人必內應,且騰書中朝,言仲秋之月,可高枕而聽捷音。識者知其必僨事,以疆場事重,無敢言其短者。

天啟二年 (1622 年),努爾哈赤率五萬兵馬,分三路向河西進攻。王化貞調動守軍出戰,全軍覆沒,廣寧失陷。化貞棄城而逃,《明史・熊廷弼傳》:

與廷弼遇大淩河。化貞哭,廷弼微笑曰:「六萬眾一舉蕩平,竟何如?」化貞慚,議守寧遠及前屯。廷弼曰:「嘻,已晚,惟護潰民入關可耳。」乃以己所將五千人授化貞為殿,盡焚積聚。二十六日,偕初命護潰民入關。

由於熊廷弼、王化貞未有領兵入廣寧城作殊死戰,盡守土之責,只是消極地退至山海關,明朝將二人逮捕候審。經刑部和大理寺審理,熊、王最後被判死刑。

楊漣、左光斗等上書鳴冤,反被宦官魏忠賢誣陷受熊廷弼賄賂 (天啟初年東林黨人和魏忠賢的鬥爭已經白熱化),收入獄中。廷弼被殺,大量東林黨人也被魏忠賢借機迫害至死 (魏忠賢實通過殺害熊廷弼,趁勢打擊東林黨)。明朝自毀長城,對努爾哈赤來說是件好事。

努爾哈赤開始實行屯田制,頒佈「計丁授田令」,屬民平時從事耕作,戰時作戰。他又把被俘的漢人編入女真人家當僕役,並強迫他們剃髮易服。

明朝以孫承宗為遼東經略,孫承宗接受袁崇煥提議,修築關寧錦防線 (自山海關經寧遠至錦州的一道防線,以山海關為後盾、寧遠為中堅、錦州為先鋒),護衛山海關,形勢一度好轉。

可惜天啟五年 (1625 年),因受閹黨掣肘,孫承宗罷官,由高第接任。高第盡撤遼東軍民,決定放棄關外四百里之地,獨保山海關。唯鎮守寧遠的袁崇煥拒絕,表示要與城共存亡。寧遠於是成為明朝孤懸於塞外的一支防守力量。

(D)

袁崇煥,廣東東莞人,為人慷慨,好與人談軍事,有志於邊疆事務。

後金勢盛,袁崇煥投身遼東經略王在晉麾下,受王在晉倚重。王、袁二人後來意見不合,袁得孫承宗信任,孫不久上書明熹宗,請免王在晉遼東經略職位,自任督師,鎮守山海關。袁崇煥因此嶄露頭角,遼東邊防形勢稍為改觀。

受朝中東林黨爭拖累,孫承宗去職,由高第接任遼東經略。高第採消極放棄態度,只守山海關。袁崇煥反對,獨守寧遠。天啟六年 (1626 年),努爾哈赤發兵攻寧遠,袁崇煥嚴陣以待,「刺血為書,激以忠義,為之下拜,將士咸請效死」。

努爾哈赤招降袁崇煥,遭袁拒絕,並向後金大營開炮 (炮屬紅衣大炮,與台灣的荷蘭人、澳門的葡萄牙人交戰得來,共十一門),後金軍數百人中炮死。後金軍開始攻城,礙於武器簡陋,收效甚微。更多人畏懼明軍火炮,喪失銳氣。努爾哈赤見寧遠久攻不下,帶著忿恨和遺憾,撤兵回師瀋陽。寧遠之戰是自撫順失陷以來,明軍首場勝仗。

努爾哈赤未幾試圖重振士氣,率軍征蒙古,大獲全勝。八月,努爾哈赤病逝 (一說寧遠一戰紅衣大炮所造成的戰傷),享年六十七歲。

努爾哈赤生前,創立八旗貝勒共議國政的制度,汗位由八旗旗主互議,推選其中一旗主擔任。經推舉,努爾哈赤第八子、四貝勒皇太極繼任後金大汗。

八旗是努爾哈赤在萬曆四十三年 (1615 年) 創建。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後增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共八個旗色,由努爾哈赤的子侄分別擔任旗主貝勒,共議國政。隨著數十年的征戰,蒙古、漢人等族群被吸收,遂有蒙古和漢軍八旗。八旗集行政、軍事、社會、生產等職能於一身,八旗將士「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對後金崛起影響深遠。

關於努爾哈赤,尚有二事值得講述,一為制定滿文,一為囚舒爾哈齊、殺褚英。

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和噶蓋參考蒙古文字以創製滿文。二人起初表示反對,覺得女真人早已習慣書寫蒙古文,何必另造新字?然而,努爾哈赤反駁「如何以我國之語制字為難,反以習他國之語為易耶」,堅持立場。滿文卒之產生,稱「無圈點滿文」(老滿文),皇太極年間加以完善,稱「有圈點滿文」 (新滿文)。

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同母弟,為後金第二號政治人物。攻哈達部時,充當先鋒的舒爾哈齊有退卻之意,遭努爾哈赤當眾怒斥,二人因此有裂痕。舒爾哈齊往後作戰不力,常按兵不動,令努爾哈赤非常不滿。萬曆三十七年 (1609 年),舒爾哈齊決定出走,自立門戶,被努爾哈赤發覺,抓了起來。舒爾哈齊被囚至死。

褚英是努爾哈赤長子,屢立戰功。惟其行事專斷,與諸貝勒大臣發生嚴重矛盾,諸貝勒大臣向努爾哈赤告發,褚英被冷落,繼而處死。

(E)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與孟古哲哲的兒子,孟古哲哲來自葉赫部那拉氏。

努爾哈赤與葉赫部敵對,孟古哲哲病重,臨終前欲見母親一面,卻被葉赫部方面阻止,她卒之含恨而終,終年二十九歲。

努爾哈赤覺得對愛妻有虧欠,除了日夜思念,痛哭不已,亦對其所生之子皇太極極為愛惜,曾稱皇太極為「為父我之愛妻所生之唯一之後嗣,故不勝愛憫。」(《滿文老檔》) 努爾哈赤死後,八旗旗主推選皇太極做後金大汗,孟古哲哲被尊奉為孝慈高皇后。

皇太極初時與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 (舒爾哈齊子)、三貝勒莽古爾泰共同主持朝政,稱為四大貝勒時期。貝勒乃女真貴族稱號,特別指宗室封爵。及後他以輕視君上、貪財違法、虐待屬人、越分妄行等罪名貶斥大貝勒代善,以心懷異志、大逆不道除去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至此,努爾哈赤建立的權力平衡機制被打破,皇太極成為最終決策者,實現君主集權。

他又改善漢人待遇。安排漢人與滿人分屯居住、攻陷城池時不殺降民、為降人編獨立戶籍、放寬對逃人的懲治等,以緩解滿漢矛盾。創建漢軍八旗,扮演重炮兵部隊的角色,專門負責鑄造及使用火炮,增強作戰能力。另外,重用漢人官員,賜以田宅等私有財產,並優禮對待。范文程等因而得以進入決策層,對後金以及清朝的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面產生重大影響。

有見於明朝政制先進,皇太極以此為濫觴,對後金政治架構進行改革,分設內三院 (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六部 (吏、戶、禮、兵、刑、工)、兩衙門 (都察院、理藩院)。他繼而引用明朝科舉制度,開科取士。

天啟七年 (1627 年),皇太極親自領兵在寧遠和錦州一帶與明軍交戰。明軍使用紅衣大炮轟擊,後金騎兵處處受制,結果大敗。由於無法打通關寧錦防線,皇太極為了打破僵局,決定開闢第二戰場,繞道蒙古,從山海關西面的長城關隘,進入明朝北方。

皇太極打敗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取得傳國玉璽,漠南蒙古各部向後金臣服。他改國號為「大清」,同時率軍征討不願臣服的朝鮮。朝鮮最後成為清的藩屬,皇太極遂集中心力進攻明朝。

早在崇禎三年 (1630 年),皇太極已利用反間計誘使明思宗處死袁崇煥。崇禎十四年 (1641 年),「松錦之戰」爆發,清軍在松山大敗明軍,薊遼總督洪承疇被俘。《清太宗實錄》:「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駱駝六十六、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副。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蕩,多如雁鶩。」可見明軍損失慘重,在遼東的防禦全線崩潰,大勢已去。

(F)

袁崇煥在寧遠之戰立下大功,努爾哈赤病逝,皇太極派使者與袁崇煥議和,同時出兵進攻朝鮮。駐守朝鮮的毛文龍告急,明朝於是命令袁崇煥發兵救援。不過當時朝鮮已被後金佔領,為時已晚。

袁崇煥積極營建關寧錦防線,皇太極久攻不下,死傷慘重。可惜明朝內部宦官魏忠賢把持朝政,他未幾以不救錦州為由,彈劾袁崇煥。袁崇煥不得已告老還鄉。他再次復出,熹宗已經去世,思宗即位,魏忠賢被誅。

袁崇煥擔心朝廷內有人妒忌自己功高,趁機惡意中傷。思宗請袁崇煥無需疑慮,且親自賞賜尚方寶劍 (一種軍事授權,由皇帝賜與武將,許其在戰場上直接誅殺低層軍官及士兵,不用特別上奏朝廷)。

袁崇煥到任後,不久和毛文龍發生衝突。毛文龍曾多次襲擊清軍失敗,在皮島駐紮。袁崇煥於管理皮島兵餉問題上與毛文龍意見不合,毛文龍亦堅持自己了解遼東局勢,能解決滿洲,順勢攻佔朝鮮。袁崇煥卒之決定去除毛文龍,宣佈毛「十二大罪狀」,命人除其衣冠並捆綁,祭出尚方寶劍把他誅殺。

《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

島中將卒聞其死,皆哭。

《毛太保公傳》:

鐵山、皮島俱祠祀公。遼左遺民有挈妻子來,競無所歸,號泣自經於祠下者。

可見毛文龍頗得民心。他開創軍事重鎮東江鎮,又令華北地區經濟繁榮。

關於袁崇煥執意殺毛文龍的原因,吳晗、閻崇年認為,是毛文龍私通後金所致。毛佩琦等則指出,毛文龍被害的主因,是不受朝廷的約束,尤其是不願接受袁崇煥的控制所致,而袁崇煥的制約方式等同奪取皮島的管治權,徹底架空毛文龍,毛文龍不肯就範也在情理之中。

另《明季北略》:

遼民苦虐於北,時欲竄歸中朝,歸路甚艱,百計疾走,數日方抵關,文龍必掩殺之,以充虜報功,是其大惡。又驕恣,所上事多浮舉,索餉又過多,朝論多疑而厭之,以方握重兵,又居海島中,莫能難也。崇煥初斬文龍,上甚喜,嘉諭倍至。

此見毛文龍行為亦有過份的地方。

要之,思宗對袁崇煥殺毛文龍感詫異,《明史・袁崇煥傳》:

還鎮,以其狀上聞,末言:「文龍大將,非臣得擅誅,謹席稿待罪。」時崇禎二年五月也。帝驟聞,意殊駭,念既死,且方倚崇煥,乃優旨褒答。俄傳諭暴文龍罪,以安崇煥心,其爪牙伏京師者,令所司捕。

他對袁崇煥的信任逐漸動搖。

崇禎二年 (1629 年) 十月,皇太極得知毛文龍已死,決定兵行險著,率十萬精兵,繞道蒙古,由喜峰口攻陷遵化,直迫北京。袁崇煥雖可解京城之圍,卻躲不過皇太極的反間計,《明季北略》:

都中又喧言崇煥導虜入犯,上甚切齒。先是,虜出獵,擄我多人。中有二璫,上命偵崇煥者,亦被擄。虜視之,知為璫也,乃設一記,佯為袁遺書約犯邊,答云:「知道了,多謝袁爺。」又佯驚云:「乃為璫聞,縛璫亟斬之!」又故遺一奴私放璫歸。璫歸,上其事。上再召崇煥入,即下詔獄。

《明史・袁崇煥傳》:

會我大清設間,謂崇煥密有成約,令所獲宦官知之,陰縱使去。其人奔告於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對,遂縛下詔獄。

崇禎三年 (1630 年),袁崇煥因「通虜謀叛」、「專戮大帥」等罪名,被判凌遲 (由劊子手用利刀將受刑者身上的皮肉逐塊切走,由數百至數千切不等。受刑者往往要忍受數小時的痛楚才會失血而亡),死前留下遺言「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將勇,忠魂依舊守遼東。」

張岱《石匱書》:

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

《明季北略》:

江陰中書夏復甦,嘗與予云:昔在都中,見磔崇煥時,百姓將銀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啖之。食時必罵一聲。須臾,崇煥肉悉賣盡。

個個都信以為真,覺得袁崇煥通敵賣國。百姓愚昧,君主猜疑,明朝焉得不亡?

(G)

洪承疇,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人。早年家貧,曾讀《史記》、《三國志》、《資治通鑑》、《孫子兵法》等。萬曆四十三年 (1615 年) 中舉,次年入京參加會試,考中進士。

洪承疇任官時,正值流寇日益坐大。他拼湊數百家丁、僕人、伙夫成一軍隊,前赴沙場剿匪,卓有成效。當時盧象昇負責中原,洪承疇專治西北,相互協同合作,流寇連戰失利。可惜清兵不久犯邊,盧象昇被調往邊境支援,中原兵力空虛,流寇復盛。

崇禎十一年 (1638 年) 十二月,盧象昇在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楊嗣昌掣肘下,糧餉被切斷,僅剩下五千老弱殘兵。其與清軍決戰,力戰而死。明思宗不得已將洪承疇從西線調來,崇禎十二年 (1639 年),洪承疇獲任命為薊遼總督,抵禦清兵。李自成、張獻忠因而得享喘息機會。

豪格 (皇太極長子) 率清兵萬餘人攻寧遠,寧遠固守,豪格無功而還。洪承疇上任後,積極編練新軍,鑄造武器,提升戰鬥力。崇禎十四年 (1641 年) 三月,清兵包圍錦州,寧遠告急,洪承疇奉命率吳三桂等八總兵出山海關,會師寧遠。

清兵與明軍發生激戰,各有死傷。洪承疇主張堅守,利用小規模的騷擾戰,拖垮清兵的後勤補給和士氣。兵部尚書陳新甲反對,認為 (1) 清兵採以戰養戰,糧食不足即寇邊劫掠,騷擾戰無法拖垮其後勤補給 (2) 明軍士兵人數眾多,糧餉卻有限,無法長久維持,所謂兵多餉艱。思宗及內閣亦傾向催促洪承疇進軍,因中原地區的流寇已死灰復燃,急需調動精兵南下征剿。

洪承疇不得已率軍入松山。清兵初時處於劣勢,皇太極憂急之下一度嘔血。清兵屢戰不利,軍心動搖,相比之下,明軍在各方面皆佔優勢,對清兵予以夾擊。

然而,轉捩點出現,皇太極帶病來援,對明軍展開包圍,並奪其糧草十二堆。「因餉乏,議回寧遠就食」,洪承疇決定突圍南逃,惟軍令未下,「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洪承疇終突圍不成,坐困松山。翌年城陷,洪承疇被俘至盛京。

「松錦之戰」雙方其實兵力相約,明軍二十萬,清軍二十四萬。明朝全軍覆沒後,遼東防線徹底瓦解,最後防線只有山海關的吳三桂 (吳三桂,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

洪承疇被俘後,本打算絕食殉國,以示忠於明室。皇太極賜予黃金、古玩、美女,他都拒絕了。後來皇太極動之以情,將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脫下,披在洪承疇身上,又令莊妃前往探望,致贈人參湯。洪承疇感動不已,卒之跪地叩首,投降大清。

洪承疇建議多吸納明朝典章制度,且強調弘揚儒學、尊崇孔孟的重要,為滿清統治漢人奠下基礎。他也是最早提出清兵入關的首要任務是剿滅流寇。

(H)

崇禎十六年 (1643 年) 八月,皇太極駕崩。由於死前未立繼承人,其弟多爾袞與長子豪格為爭位相持不下。

多爾袞,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封貝勒,再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崇禎元年 (1628 年) 二月隨皇太極征蒙古察哈爾部,大獲全勝。八年 (1635 年) 招降蒙古林丹汗妻兒。十年 (1637 年) 追擊朝鮮王室,朝鮮投降。十一年 (1638 年) 奉命入關征明朝,掠山西,破濟南,殺盧象昇。松錦之戰,多爾袞領兵與明軍交戰,未能取勝。後皇太極親自來援,形勢逆轉,洪承疇被俘。皇太極去世時,多爾袞手握正白、鑲白兩旗。

豪格,皇太極嫡長子,隨父親征蒙古立功,授貝勒,不久封和碩貝勒、和碩肅親王。皇太極死,正藍、正黃、鑲黃三旗歸豪格掌握。豪格與叔叔多爾袞不合,二人明爭暗鬥。多爾袞終於趁豪格惺惺作態推辭繼位要求,擁立皇太極九子福臨繼位,自己則充當攝政王輔政。

福臨登基時,年僅六歲,權力落入多爾袞手中。豪格做皇帝不成,自此飽受多爾袞打壓。順治元年 (1644 年) 四月,豪格屬下告發豪格圖謀不軌。五年 (1648 年) 豪格因罪下獄,被革除爵位,未幾自殺,終年四十歲。豪格死後,其福晉為多爾袞所納。

多爾袞甘心推福臨為帝,跟孝莊文皇后有關。孝莊文皇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乃皇太極之妃,蒙古科爾沁部貝勒之女。她是福臨生母,多爾袞與豪格進行皇位爭奪時,其運用靈活巧妙的手段,使多爾袞讓福臨繼位,有傳她開出的條件是:答應下嫁多爾袞。

1947 年 1 月 28 日《中央日報 - 文史周刊》收<清初皇父攝政王多爾袞起居注跋>:

清季,宣統改元,內閣庫垣圮。時家君方任閣讀,奉朝命檢庫藏。既得順治時太后下嫁皇父攝政王詔,攝政王致史可法、唐通、馬科書稿等,遂以聞於朝……明又於起居注檔上,見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起居注》一冊,黃綾裝背,面鈐弘文院印。

另張煌言曾作<建夷宮詞>:

上壽稱為合巹樽,慈寧宮裡燦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

加上官方文書尊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布木布泰為「皇母莊妃」和「聖母」。「太后下嫁」煞有介事。

不過,學者楊珍<「皇父攝政王」新探 >指出,稱尊長為父是女真人習俗,不代表多爾袞真的成為福臨的繼父。

周佳榮《明清疑案新探 - 史學家的證言》:

史家鄭天挺曾以專文論證此事,指出清初「皇父」、「叔父」、「叔」、「兄」等稱呼,不是一般親屬稱謂,而是親貴們的一種爵秩。清朝建立初期,一些皇族宗親的爵位已達頂峰,不能再加,於是將親屬稱謂加於爵位之前,例如皇太極時,代義稱「兄義王」;順治時多鐸封「叔王」,位高於親王。多爾袞攝政既久,爵位已到頂,以「攝政」尊於國,「皇父」尊於家,因而有這種稱呼。

至於張煌言作品,周佳榮說:

但事實上,孝莊是在順治十年 (1653 修葺慈寧宮後才遷入。在此之前,順治七年 (1650 正月,多爾袞納其姪豪格遺孀為妃;當年十二月,多爾袞就病死了。

況且張是南明反清之士,不排除是漢人造謠抹黑滿清,周佳榮續說:

孟森說他身在敵國,其詩當為謗書,史事不能據此作準。

退一步,就算「太后下嫁」發生了,在當時的滿洲習俗 (弟娶寡嫂的收繼婚形式,符合當時滿人風俗) 中,是有可能和可以接受的,不足為奇。只是在漢人眼中,視叔嫂相配有乖倫常;後來滿族漢化日深,認為此事不甚體面,皇室不想予人話柄,遂刪除有關記載。

(I)

吳三桂是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皇太極兵圍大凌河,吳襄赴援時逃遁,導致全軍覆滅,祖大壽則棄城奔錦州。孫承宗罷黜,吳襄下獄,三桂被擢為總兵。

思宗以三桂為遼東總兵。三桂治軍嚴謹,手下鐵騎精銳,戰鬥力強。松錦一戰,明軍被圍,三桂是少數突圍成功者。崇禎十七年 (1644 年),李自成破大同、真定,直迫京師。思宗封吳三桂為平西伯,請他盡快入衛京師。三桂自知難敵李自成,故意拖慢行軍速度。李自成入北京,思宗自縊,三桂引兵退守山海關。

李自成多次向吳三桂招降,三桂一度有投降大順的念頭。直至其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部下擄去,三桂決定向多爾袞求助。

陳圓圓,原名陳沅,能歌善舞,色藝卓絕,為「秦淮八艷」之一。「秦淮八艷」指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八位色藝才氣俱佳的名妓,除了陳圓圓,還包括: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

田 (秀英) 貴妃父親田弘遇為思宗搜尋美女,其中得陳圓圓。是時戰亂頻仍,思宗無心享樂 (一說不好女色),田弘遇於是把陳圓圓據為私有。吳三桂於田府見陳圓圓,一見傾心,田弘遇將她贈予吳三桂,以示拉攏,三桂不久納圓圓為妾。李自成陷北京,部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遂乞援於多爾袞,引清兵入關。

李自成發兵二十餘萬奔赴山海關攻討吳三桂,吳軍初敗,但隨著清兵介入,李自成敗象已呈。兵敗山海關後,李自成率殘軍退返北京,殺吳三桂全家三十餘口。原本秩序井然的北京亦開始陷入混亂,《明季北略》:

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

《甲申核真略》:

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

《甲申傳信錄》:

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

這完全是左傾恐怖主義!

李自成在武英殿短暫稱帝,即逃往西安,臨行前焚紫禁城和北京部份建築。清兵追擊李自成部隊,李自成再敗,卒之在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被殺。

順治三年 (1646 年),大西國王張獻忠被豪格部隊射殺身亡,流寇亂平。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立下大功,被封為平西王,《吳逆始末記》:

當吳逆將叛,圓圓齒暮乞為女道士,於宏覺寺玉林大師座下薙度,法名寂靜。

陳圓圓最後死於雲南 (一說貴州)。

從漢族本位史觀看,吳三桂固然大逆不道。可是,虛心審視有關史實,明末流寇實為一無文化、無政治遠景、純為動物本能的求生存的原始欲望的發皇。這股力量是毀滅性,卻非建設性。

李自成本人操守可能較好,「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但羅汝才已貪財好色,妻妾成群。張獻忠更嗜殺成性,於四川立「七殺碑」,碑上兩側寫「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中間寫七個大字:「殺殺殺殺殺殺殺」,遑論北京城的抄家成風了。

滿清雖為異族,但吸納明朝典章制度、重視漢人官員 (如范文程、洪承疇)、尊重孔孟儒學,一個是朝氣蓬勃的征服王朝規模,一個是將一切推向毀滅的恐怖煉獄,吳三桂助清人入主中原,何錯之有?

毛澤東 1938 年說:「我們歷來的造反領袖,後來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終是好的,老百姓都稱讚他,因為他代表農民利益向地主階級造反。」共產黨赤色惡怖的本質,與明末流寇是一脈相承。

(J)

順治二年 (1645 年),清兵破南京,弘光帝逃遁。嘉定縣令錢默亦出逃,清朝於是派張維熙到任。明朝嘉定總兵吳志葵重臨縣城,張維熙逃走,嘉定復為明朝所據。李成棟率騎兵路過,大肆姦淫、劫掠。李成棟,陝西寧夏人,原為李自成陣營的人,後投降明朝,再投降清朝。

早在清兵入關前,為了便於辨識順逆,往往迫逼被征服或投降者薙髮易服。朝鮮人如是,洪承疇等亦如是。清兵入山海關,即令城內軍民薙髮。往後在各佔領區,薙髮易服雷厲風行,適值漢人甚為重視髮式及衣冠服飾。《孝經》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男女成年之後,不隨意修剪頭髮,而是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漢服也和旗裝馬褂不一樣。強行薙髮易服的結果是激發不少漢人反抗。

有見於南明政權尚在,漢人眾多,多爾袞一度暫緩薙髮令。可是隨著南京失陷,弘光帝出逃,多爾袞重頒薙髮令。王先謙《東華錄》記多爾袞給多鐸下達指令:

各處文武軍民,盡令薙髮,儻有不從,以軍法從事。

《滿清稗史》:

越一年,南方大定,乃下薙髮之令,其略曰:「向來薙髮之令不急,姑聽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事。朕已籌之熟矣……自今布告之後,京城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行薙髮,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聞是時檄下各縣,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之語,令薙髮匠負擔遊行於市,見蓄髮者執而薙之,稍一抵抗,即殺而懸其頭於擔之竿上,以示眾。嗣後薙髮擔有一柱矗立若旗竿然者,猶其遺制。

各地老百姓高舉反清大旗,展開武裝鬥爭,滿清即採取嚴厲手段鎮壓,尤以南方最為嚴重。

薙髮令頒佈後,嘉定群情洶湧,老百姓組成鄉兵,對李成棟部隊發起圍攻。李成棟向清朝求援。清兵支援李成棟,日夜炮轟嘉定。矢石俱盡,加上大雨滂沱,嘉定守軍逐漸處於劣勢。清兵終攻入嘉定,李成棟下令屠城,無數平民遇害,浮屍滿河。

李成棟離開後,嘉定人朱瑛聚集民眾再次控制嘉定。李成棟派部將徐元吉反攻,城破後對鄉兵血腥屠殺,《滿清入關暴政》卷二:

元吉怒,毒殺滋甚,與朱香、曹壽、趙五、哈百章等分部殺掠,數十里內,草木盡毀。時城中無主,積屍成丘,惟三四僧人於被焚處,撤取屋木,聚屍焚之,民間炊煙斷絕

南明吳之藩反攻嘉定,城內清兵猝不及防,乃潰。嘉定民眾重燃希望。可惜不久清兵再施鎮壓,兩萬多人被殺,史稱嘉定三次屠城為「嘉定三屠」,與「揚州十日」並稱。

薙髮易服其實是文化征服的一種。為何要進行文化征服?有謂滿人不想被漢人同化,有謂欲令漢人不感覺滿人是異族,有謂滿人深感難以統治人口眾多的龐大民族,有謂滿族統治者對漢人有一種恐懼心理......要之,皆是滿人自信不足,自卑心作祟使然。

內心越自卑,管控越高壓,漢人反抗轉趨激烈是必然的。按正常處理,該緩和矛盾,酌量懷柔。偏偏前線清兵及來自流寇陣營的降將,鼓其血氣之勇及動物本能,以暴易暴,清初的大規模屠殺,可說是自卑心與獸性混合的表現。

康熙年間,清朝作出了一定的妥協和讓步。薙髮易服以較為溫和的方式進行,不復用血腥強迫。民間老百姓亦被允許穿著明朝服飾。滿漢矛盾稍為化解。

(K)

多爾袞擁立五歲的福臨為帝,改年號為順治,自己充當攝政王。他將政敵豪格鬥倒,控制清朝軍政大權。吳三桂乞援,多爾袞同意派騎兵介入,李自成終於戰敗,清兵入京。

多爾袞一面勒令八旗子弟不准搶劫,一面大肆屠殺明皇室及遺臣。薙髮易服出台,激起民間反抗,他不得不宣告暫緩。福臨在登基儀式上把多爾袞的官銜由「攝政王」升為「皇叔父攝政王」(未幾再升「皇父攝政王」),可見其身份尊貴,權傾天下。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

皇考命叔父攝政王征討元裔察哈爾國,俘其后妃世子,遷其邦族,獲制誥玉寶。又隨皇考徵朝鮮,率領水師破江華島,盡擄其國王眷屬,遂平朝鮮。各處征伐,皆叔父倡謀出奇,攻城必克,野戰必勝。叔父幼而正直,義無隱情,體國忠貞,助成大業。皇考特加愛重,賜以寶冊,先封和碩睿王,又輔朕登極,佐理朕躬。歷思功德高於周公。昔周公奉武王遺命,輔立成王,代理國政,盡其忠孝,亦皆武王已成之業。我皇考上賓之時。宗室諸王,人人覬覦,有援立叔父之謀。叔父堅誓不從。念先皇殊常隆遇,一心殫忠,精誠為國。又念祖宗創業艱難,克彰大義,將宗室不軌者,盡行處分。以朕係文皇帝子,不為幼沖,翊戴擁立,國賴以安。及乎明國失紀,流賊竊位,播惡中原,叔父又率領大軍入山海關,破賊兵二十萬,遂取燕京,撫定中夏,迎朕來京,膺受大寶。此皆周公所未有而叔父過之。碩德豐功,實宜昭揭於天下。用加崇號,封為「叔父攝政王」,錫之冊寶,式昭寵異。

科舉考試雖被恢復,但八旗子弟獲准圈佔農業用地,令不少漢人地主淪為佃戶,加劇滿漢矛盾。多爾袞強硬對付江南,尤其種下漢人對滿清的仇恨。流寇集團、南明政權先後敗亡,反清復明之聲仍舊此起彼落,全因多爾袞。

多爾袞取消「三餉」(遼餉、剿餉、練餉),獎勵告發貪官污吏的人、參酌明律制訂大清律,堪稱善政。惟其尚奢華,據說他的府第「翬飛鳥革,虎踞龍蟠,不惟淩空掛鬥,與帝座相同,而金碧輝煌,雕鏤奇異,尤有過之者」(《皇清奏議》,轉引自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隨著福臨年紀漸長,其對多爾袞越來越不滿。

據《多爾袞攝政日記》,多爾袞入關後「機務日繁,疲於裁應,頭昏目脹,體中時復不快」。《清世祖實錄》記順治四年開始,多爾袞風疾加重,跪拜不便。健康走下坡,連帶身心煩燥,容易動怒。他卒之在一次狩獵途中墮馬,意外身亡。

多爾袞死後,濟爾哈朗得勢。濟爾哈朗是舒爾哈齊第六子,努爾哈赤之姪,曾參與松錦之戰。他宣佈十三歲的福臨親政,同時指控多爾袞僭越皇權。多爾袞被追奪封號、掘墓,其黨羽也遭肅清。攝政時代告一段落。

(L)

福臨親政後,摒棄多爾袞對漢人高壓的態度,鼓勵漢人入仕,並與他們談論經史。恢復翰林院和內閣、重視儒家思想,尤其加快清朝漢化步伐,削弱滿洲親貴權力。

對外方面,琉球、暹羅、安南先後派遣使團前來納貢稱臣。吐魯番、哈密亦與清朝進行貿易。福臨善待藏傳佛教格魯派第五世達賴喇嘛,為其建造白塔,穩定了清朝與西藏 (曾獲蒙古在背後支持) 的關係,令清、藏外交正常化。惟俄國 (羅剎人) 不時在北方邊境侵擾,成為隱患 (直至《尼布楚條約》簽訂,清朝與俄國的邊界衝突才化解)。

南明永曆帝朱由榔流亡緬甸,被緬甸國王送交昆明吳三桂,吳三桂處決永曆帝父子,「反清復明」勢力僅餘下台灣的鄭成功。鄭成功乃鄭芝龍之子,母親為日本人。他聽從何斌建議,驅逐駐台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軍隊,控制台灣,建立反攻基地。「明鄭政權」仍沿用永曆年號,直到鄭克塽 (鄭成功之孫) 降清為止。

福臨晚年寵幸董鄂妃。民間流傳她就是秦淮名妓董小宛。細考三人生卒年,董小宛生於 1623 年,死於 1651 年。董鄂妃生於 1639 年,死於 1660 年。福臨生於 1638 年,死於 1661 年。一個剛步入青春期的男孩,會愛上大自己十五歲的女人嗎?這很難講得通。換言之,董鄂妃應非董小宛。

《清史稿・后妃傳》:

孝獻皇后董鄂氏,內大臣鄂碩女,年十八入侍。上眷之特厚,寵冠後宮。

<端敬皇后行狀>:

其事朕如父,事今后亦如母,晨夕侯興居,視飲食服御,曲體罔不悉。朕返蹕晏,后必迎問寒暑。或意少亂,則曰:「陛下歸晚,體得無倦耶?」趣令具餐,躬進之。居恆設食,未嘗不敬奉勉食,至飫乃已。或命共餐,辭曰:「陛下原念妾,甚幸!然孰若與諸大臣,使得奉上色笑,以沾寵惠乎?」朕故頻與諸大臣共食。朕值慶典,舉數殤,后必頻教誡侍者:「若善侍上,寢室無過燠。」已復中夜憾憾起,曰:「渠寧足恃耶?」更趨朕寢所伺候,心始安,然後退。朕每省封事抵夜分,后未嘗不侍側。

......一日,朕覽延讞疏,至應決者,握筆猶豫未忍下。后起問曰:「是疏所云,致軫陛下可心乃爾?」朕諭之曰:「此秋決,疏中十餘人,俟朕報可,即置法矣。」后聞之泣下曰:「諸辟皆愚無知,豈經陛下一一親讞者?妾度陛下心,即親讞,猶以不得情是懼,矧但所司審慮,豈竟無冤耶?陛下宜敬慎,求可矜宥者全活之,以稱好生之仁耳。」自是,於刑曹爰書,朕一經詳覽竟,后必勉朕再閱。曰:「民命至重,死不可復生,陛下幸留意參稽之。不然,彼將奚賴耶?」且每曰:「與其失入,毋寧失出。」以寬大諫朕如朕心,故重辟獲全大獄未減者甚眾。或有更令覆讞者,亦多出后規勸之力。

據此,董鄂妃不只是福臨的愛侶,亦為其賢內助,儼如初唐長孫皇后之於太宗。

可惜好景不常,董鄂妃誕下一子,此子不久夭折。傷心過度,加上操勞欠休息,董鄂妃於順治十七年 (1660 年) 八月病逝承乾宮,年僅二十二歲。

福臨是有情人 (周汝昌《曹雪芹新傳》指福臨能成段背誦《西廂記》),觀<行狀>可知。愛妻早死,獨活有何意義?他未必想拋棄江山出家為僧,但謠言傳到煞有介事,可見福臨當時確實悲痛欲絕。

董鄂妃逝世不夠一年,福臨於順治十八年 (1661 年) 正月病逝養心殿。儘管有傳他到五台山出家,但從康熙皇帝得位是因為其出過天花有免疫力,以此上推,福臨當死於天花。

康熙皇帝登基時只有八歲,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奉順治遺命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