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後王安石時代

王安石雖辭任宰相,神宗卻未有完全放棄變法。元豐三年 (1080 年),神宗親自領頭改革官制。可惜五年後,神宗病逝 (年僅三十六歲),「元豐改制」無疾而終。

宋哲宗趙煦 (神宗第六子) 繼位,只有九歲,太皇太后高氏臨朝。高氏即宣仁太后,她曾流涕對神宗說:「安石亂天下」,其對變法沒好感,可想而知。果然,高氏任用司馬光為相,「凡熙寧以來政事弗便者,次第罷之」(《宋史.后妃傳》)。變法派人物如蔡確、章惇、呂惠卿、曾布等,全被迫害貶黜,史稱「元祐更化」,舊黨得勢。

王安石變法有致命缺陷,不過,它亦不是一無是處。蘇軾批評司馬光「專欲變熙寧之法,不復較量利害,參用所長」(《東坡奏議集》),指「昔之君子,惟荊 (王安石) 是師;今之君子,惟溫 (司馬光) 是隨。所隨不同,其為隨一也」(<與楊元素書>),他當年倒是反對新法最激烈者。

司馬光與蘇軾政見不合,再跟二程相對立。洛蜀朔三派鬥爭,結果是朝綱不振,政風日壞。元祐九年 (1094 年),高氏病逝,哲宗親政。哲宗有意恢復新法,重新起用章惇等,追貶司馬光,並貶謫蘇軾、蘇轍等。年號「紹聖」,「紹」是繼承的意思,「聖」指先父神宗皇帝。

章惇為相,極力控制反對新法的言論,新舊黨爭得不到妥善解決,反而被激化。

哲宗在位十五年病逝 (二十三歲),無子。章惇先後建議立申王趙佖 (年長但有眼疾)、簡王趙似 (哲宗同母弟),遭向太后拒絕。向太后傾向擁立端王趙佶 (神宗十一子) 為帝,章惇反對:「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續資治通鑑》),未能成功。端王趙佶即宋徽宗。

宋徽宗重用宰相蔡京,推行新法。崇寧四年 (1105 年),蔡京主張把元祐年間反對王安石新法的司馬光、文彥博、呂公著、蘇轍、蘇軾等三百零九人,列為元祐奸黨,立碑於端禮門 (後來遍及全國),稱「元祐黨籍碑」。碑上有名者及其子孫永遠不得為官,皇家子女亦不得與其後代通婚。元祐諸君子多為道德人格高尚者,「元祐黨籍碑」的設立,變相斥逐忠良。北宋不久亡於金兵之手。

宋室南渡後,孝宗晚年有意革新,以周必大為右相,留正為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二人都與理學家 (吸取了王安石心術不正的教訓,強調心性之學) 親近,而跟職業官僚集團 (以王淮為首,祟尚「安靜」無為) 針鋒相對。孝宗成為太上皇,繼任的光宗寵信姜特立。「王黨」與姜特立勾結,反攻「周黨」,結果周必大罷相。

周必大招誘大批理學家進入中央。趙汝愚 (趙元佐七世孫,為趙宋宗室,孝宗內禪後才擢用的宰相) 與趙彥逾、韓侂冑、葉適、徐誼、郭杲等發動政變,迫光宗禪位予其子寧宗 (史稱「紹熙內禪」)。事成,趙汝愚引薦朱熹等入朝參政,希望整頓朝綱。

外戚韓侂胄 (韓琦曾孫,寧宗韓皇后之叔父) 擔心趙汝愚結黨,建立政治力量,威脅自己,遂於慶元元年 (1195 年) 借台諫奏劾趙。趙汝愚被罷官外調,朱熹、彭龜年等攻擊韓作威作福,遭貶逐。趙汝愚未幾自殺,韓侂胄加開府儀同三司,斥道學 (理學) 為偽學,加以禁止,指趙汝愚為偽學罪首,朱熹等人五十九人為「偽學逆黨」,史稱「慶元黨禁」。直至寧宗嘉泰二年 (1202 年),黨禁方廢弛 (詳細可參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