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8日 星期一

攝論宗與地論宗

把阿賴耶識視為虛妄、染污,是正宗唯識學的主張。然而,《攝大乘論》經過真諦譯釋,其義理竟與《攝論》本身有距離。真諦藉傳習、弘揚《攝論》開出的宗派,叫做攝論宗。

真諦是西天竺高僧,在梁武帝執政時來到中國。他基本上同意第八識 - 阿賴耶識是妄識,為一切法之所依。可是,於八識之外,尚有一純淨的第九識 - 阿摩羅識。阿摩羅識即無垢識,即真如佛性。眾生能發展此識,以之對治妄識,便可成佛。

真諦的創見,用於解釋《攝論》,是刺謬的、不相應的。不過,它意外地和北道地論宗的看法相契。

地論宗,傳習、弘揚《十地經論》所開出的宗派。《十地經論》是世親早年作品,旨在詮解注釋《十地經》,《十地經》即《華嚴經》<十地品>。

「十地」是指菩薩修行成佛的十個階段,包括:

1. 歡喜地 - 初為聖者,證人法二空理,遂得大歡喜;

2. 離垢地 - 圓具淨戒,捨離煩惱垢;

3. 發光地 - 依禪定而發無邊智慧之光;

4. 焰慧地 - 捨離前三地之分別見解,以智慧火燒煩惱薪,因此而悟智慧之本體;

5. 難勝地 - 已得正智 (出世間智),難再超出;

6. 現前地 - 最高、最完滿的境界 (染淨無分別) 呈現在前,即將抵達;

7. 遠行地 - 修行進入無相行,遠離世間及二乘的有相有功用;

8. 不動地 - 無分別智相續任運,不被相、用、煩惱等所動;

9. 善慧地 - 成就四無礙辯,善說法門 (「法無礙辯」指「於一切法相、名字有無礙自在的智解,故能善於辯說」,「義無礙辯」指「於一切法相、名字的義理有無礙自在的智解辯才」、「辭無礙辯」指「通曉一切方言而無礙辯說的智解、辯才」、「辯無礙辯」指「隨順眾生根機而巧妙演說,令眾生樂聞的智解、辯才」)

10. 法雲地 - 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具足無邊功德,法身如虛空,智慧如大雲,無處不在。

北魏菩提流支與勒那摩提合譯《地論》,二人見解卻不一致,由是分為兩派:本於菩提流支而始於道寵的流派,稱為「相州北道派」;源自勒那摩提而始於慧光的流派,稱為「相州南道派」。兩派統稱為地論宗。

牟宗三表示,《地論》並未詳細分疏八識。

「相州南道派」以阿賴耶識為清淨、真如佛性,視之為諸法所依持,生一切法。此法性真如即如來藏,本來具足一切功德,乃與生俱來,先天而有。凡此種種,皆和唯識思想「通常之習慣」不合。

「相州北道派」以阿賴耶識為染污,視之為「自性清淨心」轉陷而來。業力憑依「自性清淨心」而生一切法。眾生如要成佛,必須藉修行恢復與生俱來,先天而有的「自性清淨心」。這與攝論宗真諦的見解出奇地相似。

「相州北道派」後來和攝論宗合流,其思想成熟之歸宿為《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屬真常唯心 (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系,跟虛妄唯識系為兩個迥然不同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