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日 星期六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岳陽樓記》。

「天下」,錢穆認為有點像今天所說的「社會」。社會裡的老百姓惶恐憂慮之前,你已看出問題,替他們分憂。社會裡的老百姓得享和平安樂,你才感到悅樂。這其實是一個知識分子的自我要求,以天下為己任。

范仲淹小時候家境貧困,曾在長白山僧舍讀書,每天以二升粟煮粥,過夜凝結後,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食二塊,再切一些醃菜佐食,謂之「斷虀畫粥」。長大後,他為朝廷效力,雖是文人,卻帶領士兵有效阻擋西夏李元昊的侵犯。仁宗慶曆三年 (公元 1043 年),范仲淹上呈《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推恩信、重命令」十項改革建議,展開「慶曆變法」。

儘管變法最後失敗收場,此無損范人格的光輝、名言的警世。他撰有一《靈烏賦》,其中「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深受民國學者胡適之欣賞,把它與美國 Patrick Henry 名言「不自由,毋寧死」等量齊觀,視之為「專指諫諍的自由」。

南宋理學家朱熹稱讚范仲淹為「天下第一流人物」、「杰出之才」,金人元好問曰:「文正范公,在布衣為名士,在州縣為能吏,在邊境為名將。其才,其量,其忠,一身而備數器......求之千百年間,蓋不一二見,非但為一代忠臣而已。」

有趣的是王安石的評價。早期批評范「好廣名譽,結游士,以為黨助,甚壞風俗」,後來寫《祭范潁州文》說:「嗚呼我公,一世之師。由初迄終,名節無疵」。「拗相公」「覺今是而昨非」,更見范仲淹名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