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中共黨內兩條路線鬥爭

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後,列寧打算把共產主義對外輸出。1919 年 3 月,「共產國際」(又名「第三國際」) 在莫斯科成立。適逢「五四事件」令中國知識分子痛恨英、美及其意識形態 (即自由主義),傾向同情蘇俄,在吳廷康 (維經斯基,「共產國際」派駐中國代表) 穿針引線下,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於 1921 年 7 月成立「中國共產黨」,陳獲推選為第一任總書記。

中共成立初期,絕大部分運作經費都由「共產國際」提供。它是作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一部份受「共產國際」指揮的。礙於黨員多為學者,政治能量貧乏,「共產國際」決定和孫中山合作,利用國民黨,壯大中共。

孫本來想透過蘇共經驗強化國民黨組織結構,同時建立一支具實力的革命武裝,且避免中共與軍閥合流,怎料他一死,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的中共黨員變本加厲滲透共產主義,部份甚至開始「鬥地主」。「聯俄容共」維持不下去,「西山會議派」(國民黨右派) 率先表達不滿。接著,蔣介石借青幫之手「清黨」,獨武漢國民政府未有跟從。未幾,汪兆銘也「分共」,中共黨人被迫發動南昌、秋收、廣州等暴動,俱以失敗告終。朱德、毛澤東 1928 年 4 月 28 日招集殘餘部隊會師井岡山,5 月,工農紅軍成立,從此與國府展開漫長的圍剿和反圍剿戰事。

國軍武備精良,接受過嚴格有系統的西式軍事訓練,紅軍主要由農民改編而成,「小米加步槍」,正面交鋒,中共必定兵敗如山倒。朱德採取游擊戰和運動戰,利用丘陵地帶,和國軍周旋,毛澤東後來將朱德領兵精髓提煉成「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四次圍剿,紅軍皆取勝,蔣介石束手無策。

1931 年 11 月 7 日,中共於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簡稱「蘇區」),與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禮。正當朱毛氣勢如虹,隱憂已然潛伏。先有總書記李立三在 1930 年 (時值「中原大戰」) 提出「城市革命」路線,動員工人組織向附近大城市進攻 (謂之「立三路線」),遭國府一網打盡。再有王明 (陳紹禹)、博古 (秦邦憲)、張聞天夥同德國軍事顧問李德,否定毛澤東「農村革命」路線,用陣地戰取代游擊戰、運動戰,毛更一度被架空。終於,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紅軍潰敗,急需進行「戰略轉移」(逃亡),史稱「二萬五千里長征」(最後在陝北延安建立革命根據地)。

用城市工人階級策動共產革命,乃馬克思主義原有路數。農民可以作為革命主力,馬克思從不相信。偏偏朱毛別出心裁弄得有聲有色,儼然有脫離「共產國際」支配的氣味,「(共產) 國際派」於是紛紛被調往農村,奪回主導權,豈知一出手即遇上軍事重挫,1935 年貴州遵義會議,毛澤東恢復對紅軍的軍事指揮權,並得以進入領導核心。王明離國赴莫斯科。

1942 年的「延安整風」,實際是要肅清以王明 (王 1937 年 10 月返回延安) 為代表的「(共產) 國際派」。兩條路線鬥爭,由「整風」劃上句號,再看看「文革」紅衛兵鬥死劉少奇,這根本是毛澤東的看家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