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

特色建築

麥當奴在任期間,不少極富特色的建築物相繼落成,其中包括:舊香港大會堂、山頂別墅。

大會堂的興建

舊香港大會堂 (Old Hong Kong City Hall) 始建於 1866 年,位處今天香港匯豐總行大廈旁邊。大會堂由港府撥地興建,建築費用則主要來自市民捐款、戲劇義演及股票集資。1869 年 6 月 28 日,在愛丁堡公爵亞爾菲臘王子 (Alfred Ernest Albert,維多利亞女王和艾伯特親王的二兒子) 主持揭幕儀式下,大會堂正式啟用,成為香港首座公共文娛中心。

舊香港大會堂是一座樓高兩層的歐洲傳統柱廊及拱門式建築物,帶有濃厚的文藝復興色彩。下層東翼為博物館,中間部份是公共圖書館、休息室,西翼為劇院。至於上層,則是大禮堂,常作舞廳之用。又大會堂正門外建有由顛地洋行 (即寶順洋行) 贊助的噴泉。

礙於當時歐籍人士普遍懷有「白人至上主義」及「圍城心態」,華人使用大會堂時往往遭受諸多限制。大會堂因而淪為歐籍人士的社交場所 (第八任港督軒尼詩曾建議放寬對華人使用大會堂的限制,但未能成事)。

1933 年,大會堂的用地被售予「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以擴建第三代總行大廈,舊香港大會堂遂於 1947 年被全部拆卸。直至 1962 年 3 月 2 日,新香港大會堂才落成啟用。

透過舊香港大會堂的興建,我們可以看出:

(1) 英國人對建築美學的執著。

(2) 「生活」在英國人眼中並不完全等同於忙碌工作,而更包括享受閒暇、欣賞文化藝術。

(3) 港府嘗試推廣英式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山頂別墅的由來

山頂別墅 (The Mountain Lodge) 是香港島太平山早期的建築物之一。它的前身是一所軍人療養院 (Military Sanatorium),由第五任港督羅便臣提議興建,於 1862 年落成。

鑑於建築物的地理位置 (海拔較高) 阻礙病人 (共 17 名) 康復的進度,軍人療養院未幾被軍部廢棄。建築物由英國商人夏普 (Granville Sharp,後來按照亡妻 Matilda Lincolne 的遺願成立「國際明德醫院」,為山頂區居民提供醫療服務) 租住了大約一年 (1866 年夏天 - 1867 年夏天)。

1867 年夏天,麥當奴發現山頂的氣溫較中環為低,其於是要求軍部將夏普夫婦遷出,繼而購入這幢建築物,並將之改建成第一所總督山頂別墅,以供避暑之用。

不過,別墅於翌年因颱風而受到嚴重的破壞。直至堅尼地上任,別墅才重新修葺。

香港第十二任總督卜力爵士曾說:

一架纜車通往 (海拔 1200 英尺高的) 山頂,那裡的房屋和別墅是專供歐洲人準備消夏居住的;在那裡人們可以擺脫山下濕悶的氣候,享受山頂上的清涼以及心曠神怡的感覺。很難說香港是從海港看還是從山頂上看會顯得更漂亮。(《中國》)

這應該也是麥當奴購置山頂別墅的主要原因。

只可惜別墅用木材搭建而成,飽受白蟻侵蝕。「香港保衛戰」爆發,別墅進一步為戰火所損毀。其終於在 1946 年被拆卸,餘下守衛室。現時「山頂公園」的所在地,正是昔日別墅的原址。


結語

大會堂的出現、山頂的發展,皆與港督麥當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僅此一例,足以證明:香港過去能夠順利走上現代化、成為國際知名的文明大都市,英國實在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龍獅「香港旗」在空中飄揚,不是代表港共「去殖民化」不力,只是港人對英屬香港優良管治的合理懷念。

[主要參考資料]

1. 香港大會堂官方網站。

2.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物古蹟辦事處,<前總督山頂別墅考古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