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進攻地點,謹慎選擇

和 1911 年「辛亥革命」不同,1789 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始於「巴士底監獄」被攻佔,而這座監獄正位處法國的首都巴黎。

「巴士底監獄」原本是中世紀的軍事城堡。十八世紀末,由於法國國王專門將政治犯關押於此,「巴士底監獄」的功能逐漸改變,成為法國民眾心目中君主專制獨裁的象徵之一。加上監獄內設有一軍火庫,可給予革命人士充足的武器及彈藥,「巴士底監獄」於是被革命群眾選中以發動首次進攻。

僅就外觀而言,「巴士底監獄」四周的圍牆甚為堅固,且有 8 個設置大炮的塔樓,看來似乎易守難攻。可是,革命群眾得到法國衛兵 (法王的御林軍之一) 的支持,經過數小時的激戰,「巴士底監獄」終於在 7 月 14 日下午被攻陷,監獄管理者侯爵洛奈被拖出毆打,最後遭到處決。「法國大革命」順利展開。

假如「辛亥革命」示範了如何透過收納固有體制內的各種資源 (包括士兵、武裝、軍校提供的軍事知識和實習經驗等) 以策動「地方革命」,「法國大革命」則展示了怎樣藉著血腥的群眾暴亂以發起「中央革命」。

暴亂不能萬無目的,也不能隨意選址,而當一律繩之以「充實革命武力,持續革命火種」。什麼地方能夠令革命群眾於短時間內獲得足夠的武裝呢?自然非「軍火庫」莫屬。「巴士底監獄」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它同時是專制獨裁的標誌。攻陷它寓意推翻專制獨裁。革命群眾抖擻精神,堅決進攻監獄,此做法極為合理。

又群眾普遍缺乏軍事訓練,難與政府軍周旋,「法國衛兵」選擇同情革命,這是「巴士底監獄」得被攻佔的重要一環。當然,「巴士底監獄」防守不密也是關鍵的助緣。

所謂「鑑古知今」,「雨傘革命」發生一週年,與其不斷追究昔日過失,不如認真審視前人成功的革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