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民主黨注定成為「明日黃花」

民主黨 20 周年黨慶晚宴籌委會主席李華明於今早表示,689 和大部分問責官員打算缺席民主黨的黨慶晚宴是「細路仔玩泥沙」,對民主黨「開戰」、「唔俾面」。李華明的講法愚昧無知自不待言,但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反映:今天的港共政府連對民主黨採取「行禮如儀」式的尊重也不願意,這自然和中共加緊赤化香港有密切關係。

港共政府過去之所以和民主黨友好,甚至出席其黨慶晚宴,主要原因是:民主黨在地方上擁有一定數量的市民 (特別是中產階層及高學歷人士) 支持,且在立法會內有不少議席。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之下,政府一切政策均須交立法會審議、通過。儘管政府已獲得「建制派」為之護航,民主黨的支持 (至少不予反對) 仍然可令政府更加安心。港共政府、民主黨由是相互「俾面」,持續了十七年。

然而,隨著中共有意加快香港赤化,「三權分立」變成「三權合作」,政府通過政策已不再需要民主黨。東北發展撥款被強行通過,即為一「先聲」。民主黨在議會內既沒有利用價值,其自然被港共政府拋棄。

本來,民主黨可以「轉移陣地」,聯結地方上的支持者,發起一連串的遊行、示威,向政府施壓,迫使政府重新注視自己。可惜的是,歷經「雨傘革命,佔領街道」七十九天而無功,市民已不再相信較為溫和的遊行、示威可對政府起作用。基於「離地中產」的性格,民主黨的支持者有些選擇移民,有些不願再談政治。民主黨連「體制外抗爭」的牌也打不到,港共政府於是索性「面」也不願「俾」了。

其實,民主黨現在應該痛定思痛,重新定位。與其介意港共政府「唔俾面」自己,不如改變一下自己的心態:扎根本土,盡力爭取年青一代的支持,倒港共政府的台。奈何民主黨是不會作出這樣的改變的。其注定成為「明日黃花」、港共的「政治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