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陳橋兵變

北宋開國,始於「陳橋兵變」。

且說後周世宗柴榮南征北戰,為統一奠立規模。不幸患上急病,臨終前為免張永德利用中央禁軍奪權,改用趙匡胤代領「殿前都點檢」(即禁軍將領) 一職。

趙匡胤於後唐明宗天成年間 (公元 927 年) 生於洛陽夾馬營。父親趙弘殷,驍勇善射,乃後唐莊宗李存勗麾下一悍將。出身軍人世家的他,精通武術,據說「太祖長拳」便是他一大傑作。

趙匡胤先後投靠王彥超和董宗本,未被重用,直至追隨郭威征討李守貞,才嶄露頭角。郭威不久篡後漢自立,建國號「周」。郭威死,養子柴榮繼位,趙獲調任侍衛將領隨行護駕,跟從柴榮親征。

顯德元年 (954 年),北漢君主劉崇 (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沙陀人) 乘後周內部不穩,聯合遼國乘機南下,引發「高平之戰」。趙匡胤率領二千餘人,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所向披靡,北漢軍隊大敗,投降者眾。是役之後,柴榮拔擢趙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同時起用他整頓禁軍,提高戰鬥力。自此,趙正式成為周世宗親信心腹,禁軍更是他手上一主要憑藉 (類似民國初年蔣介石以黃埔嫡系軍隊為憑藉)。

周世宗征南唐,趙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扶搖直上。世宗病逝,第四子柴宗訓繼位,年僅七歲,由符太后垂簾聽政,宰相范質、王溥等主持軍國大事。孤兒寡婦的局面,為趙奪取帝位提供了難能可貴的機會。

顯德七年 (960 年) 正月初一,北方邊境鎮州、定州傳來急報,稱北漢與契丹聯合,舉兵入侵。趙匡胤奉命率兵北上禦敵。軍行至陳橋驛,將士突然發動兵變,把一襲黃袍加於其身,擁趙為天子。據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記載,趙匡義 (匡胤弟)、趙普乃兵變始作俑者,王審琦、石守信等則予以附和。

經過數次拒絕不果,趙匡胤答應將士們要求,曰:「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等毋得輒加凌暴。近世帝王,初入京城,皆縱兵大掠,擅劫府庫,汝等毋得複然,事定,當厚賞汝。不然,當族誅汝。」結果,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完成朝代更迭。

歷史學家黃仁宇有這樣的評價:「『陳橋兵變』基本上是一次和平兵變:沒有喋血宮門,伏屍遍野,更沒有烽煙四起,兵連禍結......創造了不流血而建立一個大王朝的奇蹟。」

事實上,除了韓通,幾乎無人抵抗。范質、王溥怯於形勢,相繼向新天子下拜。周恭帝退位,後周滅亡。

有謂「陳橋兵變」是趙早有預謀的軍事政變。早有預謀可以斷定,策劃者為趙匡胤自己則有待商榷。

因趙即天子位後,遼兵南侵的消息即不復聽聞。配合黃袍、禪位詔書的事先預備,整場兵變不可能偶發。

不過,杜太后 (匡胤母) 臨終前汲汲於要求趙安排弟弟匡義繼任天子,且質問:「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趙匡義更似是兵變的關鍵策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