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宋、元、明、清四朝史事概要

(一)

北宋是中國近古史的開端。五代十國則是中古至近古的轉折,猶如魏晉南北朝是上古至中古的轉折般。

北宋開國君主為宋太祖趙匡胤。不過,陳橋兵變,功勞最顯著者,似是其弟趙光義及宰相趙普,而非他本人。兵不血刃得國,又兵不血刃解去重要將領如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等人的兵權,是太祖的高明處。

礙於政權初建,契丹強大,太祖聽從趙普「先南後北」的建議,卒之剷平南方,滅亡北漢。獨一「燕雲十六州」,乃長城得以發揮作用的戰略要地,竟歷太宗三次北伐 (高梁河、瓦橋關、岐溝關三戰為主要戰事) 皆無功而還,且損兵折將 (楊業在雍熙北伐中戰死)。

隨著太宗偃武修文,北宋改用布帛換和平,以豐厚的經濟實力、靈活的外交手腕確保邊境安寧。真宗即位未幾,便有所謂「澶淵之盟」了。

北宋首都汴京 (今河南開封) 地理位置並不理想,位處平原,無險可守,「只獎勵民間種水田,多開管道,於渠旁多植榆楊。萬一打仗,可以做障礙,稍稍抵禦遼人之大隊騎兵。」(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太祖曾打算遷都洛陽,被太宗反對,由太祖慨嘆「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果然出身軍伍,識見非凡。

「都汴」需要重兵駐守,精銳全數聚集京師,老弱的留守地方,無法抵抗外敵自屬必然。吃敗仗,就要賠款。軍隊維持又需要大筆軍費。尤其可悲是,軍隊無退役制度,政府供養士兵至老死,龐大開支終於令北宋貧弱不堪。

針對五代軍人專政,太祖安排文人出任樞密使 (最高軍事首長)、節度使,批准進士登第即授官,立下「不殺文臣」的遺訓,且許以「恩蔭」特權。

奈何太祖略嫌矯枉過正,貽誤戰機經常發生,冗員充斥,政出多門,架構重疊,嚴重影響行政效率,最要命是官俸令北宋經濟雪上加霜,難怪宋仁宗窮得要睡木床。

武人要黥面刺字,軍隊用游民囚犯充實,士氣消沉。更戍法三年一調,雖令「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防止將領脅軍隊作為自己私人武力,卻大大削弱了作戰能力,耗費不少。

針對十國地方割據,宋太祖把地方稅收盡數收歸中央,並於「知州」外設「通判」。「通判」直接向中央負責,地方一切事務,須經「通判」副署始可生效。結果,地方備受制肘,亦欠財力作額外建設和救濟。

有一點特別值得提出,為相權之低落。二府 (中書門下掌政務、樞密院掌軍事) 三司 (戶部司、度支司、鹽鐵司負責理財) 實際令宰相 (即中書門下之首長) 無法預聞兵事,干涉財務。宰相面見皇帝,更需站對,再無坐而論道 (竊以為和宰相多由皇帝經科舉選拔擢升,失去地方勢力憑藉,不如唐代宰相出身世家大族有關)。相權下降,另一面即為君權上漲。

朝廷兼設諫院,原意是對皇帝言行加以檢核,怎料君權高漲下,諫官瞄準宰相攻擊。宰相因循自保,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暮氣沉沉。

錢穆如此評價北宋:「宋朝竭力想抑制武人,然而卻根本不能去兵。宋朝又竭力想提高文治,然而亦根本不能對文吏有一種教育與培養。結果雖有兵隊而不能用。兵隊愈不能用,則愈感兵隊之少而兵隊反日增。文臣雖極端優待,而亦得不到文臣之效力。結果文臣氣勢日高,太阿倒持,文臣一樣像驕兵悍卒般,只來朘吸國家的精血。」(《國史大綱》下冊)

有見於國家積弱,知識分子紛紛提出變法訴求。知識分子對時政關心在意,可謂太祖太宗重視文教種下的果實。

胡瑗蘇湖講學,設經義、治事二齋,著重通經致用。歐陽修撰《新唐書》和《新五代史》,用心也在外王。范仲淹《岳陽樓記》最末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堪稱北宋經世學風最佳寫照。

可惜仲淹 (曾與韓琦用兵西夏,建立戰功,官拜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 上《十事疏》,首提「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觸及朝中既得利益者,反對呼聲不絕。

神宗朝有王安石,繞過政治,直接從經濟、軍事、教育三方面著手改革,卻因為人執拗 (有「拗相公」之稱)、揚言「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寵信奸佞小人 (呂惠卿之流),致使歐陽修、二程、蘇軾俱反對之。

改革不成,知識分子心灰意懶,轉投心性之學 (他們認為,王安石變法失敗,源於心術不正。藉著發展心性之學,外王事業才有希望,詳見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現實政治則先有變法餘波 - 新舊黨爭出現,再有方臘、宋江起義。

徽宗妄想聯合新近崛起的金人 (女真族) 打倒遼國,奪回「燕雲十六州」,焉知期間為金人洞悉「紙老虎」真相,揮軍南侵。緩衝區既失,迷信天兵天將打救根本無濟於事。「靖康之難」令徽欽二帝及后妃王族三千人被虜北去,受盡折磨凌辱,北宋就這樣不光彩地消失於歷史舞台。

(二)

關於王安石變法,需要補充一點。過重開源而輕節流、操之過急都是其致命傷。又新黨人馬多為南人,帶著一股開新、激進氣息,此自然為北人質樸守舊所不容。事實上,司馬光處處與王安石對著幹,這是背後的原因。至於北人為何看不起南人,竊以為和南方經濟繁盛而北方凋弊有關 (詳見錢穆《國史大綱》下冊)。

政治經濟老問題得不到解決,徽宗荒唐不自知,卒之釀成大禍。

女真自完顏阿骨打統一各部後,勢力轉盛。徽宗接納馬植建議,派宦官童貫渡海聯金滅遼 (史稱「海上之盟」),無異「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宋金約定同時出兵,宋攻遼南部,金攻遼北部,事成遼地歸金,「燕雲十六州」歸宋,宋將贈遼銀絹轉送給金。怎料戰事展開,金兵節節勝利,宋軍節節敗退。金人最後只答應將燕京及附近六州地歸宋 (實際全是空城),且要宋多付一百萬緡代稅錢。徽宗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幸的是,遼國尚在,猶可充當緩衝地帶,金人無法窺探中原虛實,刻下遼國已亡,金人對宋再無顧忌。完顏宗翰 (粘罕)、完顏宗望 (斡離不) 領兵南犯,宋朝一時竟無力抵抗。

徽宗把爛攤子交給兒子欽宗,欽宗起用主戰的李綱,組織地方軍事力量,暫保一時平安。金兵在宋答應割中山、太原、河間三鎮後退兵,豈知宋突然背約,下令三鎮固守,金兵再度南侵,北宋滅亡。

二帝被虜北去,宋室后妃公主俱被金人姦污凌辱,狀況之慘烈,前史所未見。

康王趙構本來赴金營做人質,乘亂逃走,南下應天即皇帝位,是為高宗。金兵追擊,高宗出走揚州 (古時稱江都),未幾乘船出海。將領完顏宗弼 (兀朮) 追高宗不得,打算北返,於黃天蕩為韓世忠 (妻子為梁紅玉) 軍隊所圍困 (八千「韓家軍」困十萬金兵),歷經 48 天 (一說 30 天),金兵狼狽北走。高宗見局面漸告穩定,在臨安 (即杭州) 定都,偏安一隅。

長期躲避金兵追殺,使高宗失去性能力 (俗稱「陽痿」)。苗傅、劉正彥發動兵變逼迫他禪位失敗後,高宗更加對武將不信任。礙於形勢,不得不繼續重用主戰派大臣如李綱,大將如韓世忠、岳飛等。可是,為長久計,跟金人議和、遏止地方將領坐大,始終必須。

金人以少數民族之資,取得中原大片土地,消化需時,不急於南下。張邦昌、劉豫兩傀儡政權先後被立,皆是金國無力直接管治中原的鐵證!

韓世忠、岳飛等雖多次在前線擊潰金兵,他們的軍隊卻號稱「韓家軍」、「岳家軍」,僅名義上隸屬朝廷。是時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傳言,加上岳飛曾發豪情壯語,要直搗黃龍,迎徽欽二宗回朝。高宗深明「天無二日,民無二王」的道理,恐怕兄長欽宗回歸,自己帝位不保,遂暗中安排宰相秦檜跟金國通好,私訂和議,同時將岳飛及其子岳雲處死,把主戰改成主和。

「紹興和議」終於締結,南宋邊界東至淮水,西至大散關。金人同意交還高宗生母韋太后,以及徽宗梓宮 (靈柩),獨不許欽宗南返。高宗總算得償所願。

高宗死,孝宗繼位,乃太祖之後 (北宋自真宗始,皇位由太宗一脈承傳)。除了金海陵王完顏亮與虞允文大戰於采石磯,宋金幾乎未有發生過大規模戰事。「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人苟且偷安,金世宗這位「小堯舜」則勤政厲治,令百姓過上好日子。假如未有遭遇蒙古鐵蹄,安穩還可持續一段時間呢!

(三)

成吉思汗 (鐵木真) 統一蒙古各部後,旋即發兵西征,攻打花剌子模國。回程途中,一代天驕消滅西夏 (李元昊建立,首都興慶),且向窩闊台留下遺言:必須借道宋境,迂迴攻金。成吉思汗不久病逝六盤山,窩闊台落實父親既定戰略,跟宋人合力夾擊金國,宋竟答允。結果,燕京、汴梁相繼失陷,金國滅亡。

一如聯金滅遼般愚笨,聯蒙滅金令蒙古盡窺南宋虛實,蒙哥 (拖雷長子、窩闊台養子) 取得汗位,與弟弟忽必烈領兵攻宋,宋將呂文煥死守襄陽,防止蒙古大軍沿江東下。

當時,宰相賈似道專權,隱瞞前線軍情。蒙哥攻打合州釣魚城時,疑為宋軍矢石擊中,傷重不治 (一說死於痢疾)。忽必烈急須趕回漠北奪位,與宋暫時休兵,似道竟乘機追殺撤退蒙古軍,背信棄義。忽必烈奪位成功,改國號「元」,恢復攻宋。呂文煥彈盡糧絕,多次求救,皆不得要領,其卒之憤而降元。元軍沿長江直下,不久攻陷臨安,宋恭帝被俘。

陸秀夫、張世傑等人擁立益王趙昰於福州,是為宋端宗。元兵追至,陸、張帶領小皇帝繼續南逃,期間端宗死,趙昺立。崖山一戰,宋軍全軍覆沒。秀夫負帝昺跳海自殺。張世傑希望另覓趙氏後人東山再起,豈知遇上暴風雨,溺斃海中。

南宋滅亡,有一文天祥,寧死不屈,留下《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氣歌》等名篇,以表心跡。行刑前夕,他留下絕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教人動容。

元朝以少數蒙古人管治大多數漢人、南人,心生畏懼。加上文化落後,只好一昧高壓。初期尚有重用儒生許衡、吳澄、劉因,後來索性全面歧視、防制。科舉分左右榜,司法偏袒蒙古人色目人......復搜刮民財,跡近聚斂。人民憤憤不平,無以為生,紛紛揭竿起義。元順帝棄大都北走,元國祚僅八十九年。

難得恢復漢人統治,偏偏明太祖朱元璋猜疑成性,自卑心重。廢宰相、用錦衣衛、引入廷杖和跪對、大興文字獄,凡此種種,俱令中國逐步走向最專制最黑暗的君主獨裁時期。

明成祖開始,又信用宦官 (與「靖難之變」時宦官告知應天虛實有關),宣宗更許宦官讀書識字。宦官操通文墨,即代皇帝批紅,干預朝政。歷經英宗王振、景帝曹吉祥、憲宗汪直、武宗劉瑾、熹宗魏忠賢、有明一代善政終毀在這些人手上。

長期用兵朝鮮、滿洲,致使軍費支出龐大。天災連年,農作物失收,百姓於是相率為寇盜。適逢驛卒遭裁減,生計落空,加入反政府行列。終於,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振臂一呼,流寇到處竄擾,明室招撫不定,傾覆收場。

清朝是滿洲人建立的部族政權。和蒙古人不同,清太祖努爾哈赤愛讀《水滸傳》和《三國演義》,深受漢文化薰陶。入關後,康熙、乾隆都懂得沿襲漢人政制,起用漢人為官,好好學習傳統文化,棍子 (高壓手段) 之外配上蘿蔔 (懷柔政策),此清之所以致治也。

又太后下嫁 (孝莊委身下嫁攝政王多爾袞)、順治出家 (事實當死於天花,因康熙得以繼位全因患過天花而能痊癒)、康熙「傳位于四子」(史料顯示康熙有意培植十四王子胤禵多些,曾封其為「大將軍王」,安排他在外立軍功)、雍正被刺,堪稱清宮四疑案,治清史者宜細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