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1日 星期日

王德峰論中西文化

近百年來,中國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市場經濟、思想文化,卻始終未有重建民族的精神家園,中國人因而進入一個精神上普遍不安寧的時代。

八十後、九十後青年,其所接受的知識體系來自西方,平時欣賞西方藝術品,看好萊塢電影和西方書籍,吃肯德基、麥當勞,穿西裝革履。潛移默化,他們以為自己是世界公民,中國人只是一個種族的概念。他們特別嚮往西方,覺得那裡才是自由世界,最好的社會。殊不知全球化根本未有泯去中西文化差異。

中國文化沒有理性的概念,靠的是民族的倫理精神,即儒家思想。儒家重視家庭倫理,跟中國的地理環境有關。中國是廣大的內陸國家,很快從遊牧轉入農耕文明,開始長久的定居生活,自然村落中人與人的血緣關係可追溯,遂用親族關係作為社會秩序的基礎。

西方多島嶼,部族為了尋找更好的環境,往往不斷殖民到另一個島嶼,不同部族間的和平共處只能依靠契約,契約是人定,可以被破壞,所以需要構造神的世界,用神的秩序、道德來規範人間的秩序。宗教熾盛,兩個世界的劃分 (「地上的國」現實世界,與「天上的國」神的世界的二分),是西方文化典型特徵。比觀之下,中國無宗教,也只著重人間世。

實體觀念之有無是中西文化又一分歧。在傳入中國的大乘佛教裡,世界不是作為實體存在,乃緣起性空,即世間萬物皆由各種條件 (因緣) 匯合起來組成,緣會則生,緣離則滅,萬事萬物,無不如此。西方則篤信實體宇宙觀,會不斷追問構成世界的實體基礎是什麼,故有原子、基本粒子諸說。

受柏拉圖理念論影響,西方人認為,現實世界是不完美的,現實世界都是由感性事物構成,這些感性事物都是對理念的不完美的模仿。這些缺陷決定世界應當被改造。事物經過改造,更能接近理念,進步得以出現。中國思想文化不講改造自然,而強調更好的實現「天人合一」,其注定發展不出西方的技術 (技術以改造自然為前題),而只能成就藝術、手工藝。用另一種方式表述,西方人採「技術的原則」,主體面對客體,對客體解剖分析,繼而消滅客體。中國人採「藝術的原則」,主客並無截然二分,故無須解剖分析,更不用消滅客體。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中西語言觀大不同。西方人視語言為一套符號工具的系統,用詞語給外部事物貼標籤,然後組成句子,保存和傳達資訊和知識。中國人則視語言為人存在的家。人類對世界的經驗、最基本的生存情感,都包含在語言中。語言積澱和保存了人生態度和生命情感。由於中西文化差異衍生出語言上的分歧,凡能體現中國思想、文化精神的漢語詞語,無一能被翻譯成歐洲語言。如漢語中的「緣分」,在西方便無對應詞彙。

中華民族是農業文明高度發展的民族,需要靠天吃飯,受制於自然。西方帶來技術,通過技術的運用,中國人總算可以不靠天吃飯。然而,技術過分發展而至濫用,亦令全世界變得很危險。白色污染、核輻射問題,人類迄今仍無能為力。

[參考資料]

王德峰,<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淵源>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