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三國演義》簡介

《三國演義》是中國另一部「四大名著」,作者是羅貫中。和《西遊記》的神怪不同,《三國演義》以正史陳壽的《三國志》為藍本改編,屬歷史章回小說,具相當真實性。

《三國演義》雖成書於元末明初,但其中故事早在隋唐年間已廣為流傳。隋朝《大業拾遺記》記載隋煬帝觀看曹操譙溪擊蛟的雜戲。唐初劉知幾《史通》有「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的故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霍四究「說三分」之事。與其說羅貫中天馬行空地創作,不如說他是在綜合、整理前人所講,復添以他對社會人生的體悟,遂令三國故事變得不一樣。

所謂「演義」,是指把正史《三國志》的內容與思想 (義),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說 (演) 出來。正史其中一個缺陷是用字太謹嚴,因為謹嚴,所以不生動有趣,即成乏味。其又將部份事情細節簡略處理,甚至刻意隱瞞。說書人在這裡便可以大造文章。

《三國演義》始於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以西晉統一作結束。為何要寫這一段?魯迅說得好:「因為三國底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於作小說。而且三國時底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都喜歡取來做小說底材料。」(<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

除了魯迅的話,我們還可以參考一下全書的開篇詞,即楊慎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是很有趣的時代。天下分裂,卻人才輩出。魏、蜀、吳各自想得到天下,偏偏天下最後歸入無德無能的司馬炎之手。曹操、劉備、孫權等是英雄,卻難逃時間的淘汰 (「浪花淘盡英雄」)。剎那成敗何足道 (「是非成敗轉頭空」),反正大家下場是一樣的,都得不到勝利,更可悲是天不曾為此有半分憐憫、感嘆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因三國最能體現道家思想,故被選中。

黃仁宇談《三國演義》:

社會學家區分大傳統 (great tradition) 與小傳統 (little tradition) 的辦法。這也就是說,大凡文化上非正式,而結構上稍鬆懈的部門,雖然大致上依據「高級文化」吹搓而成,卻又在細微末節之間穿插交鑿。這種非正式而帶娛樂性的安排,使哲學家和大政治家的見解下達於一般民眾……《三國志傳通俗演義》富於傳奇性,這書將當日事蹟極端的小說化且浪漫化。因其向小傳統的方向歪曲,足使大多數的群眾欣賞到的一段論說,與前述大歷史家錢穆所提出者,沒有根本的差別,亦即是「國家本是精神產物」。既如此,則愈在危急存亡之秋,個人的品格,更需要嚴格的評判。很顯然的,此中戲劇家與傳統歷史家具備同樣的信心,他們覺得道德上一成不變的尺度,足以衡量個人的品格。他們的立場既然如此全部一致,那麼他們綜合的見解,也可以簡單明瞭的以臉譜上的紅白黑色表示了。(《中國大歷史》)

簡單講,據黃氏意見,《三國演義》屬於中國文化中的「小傳統」,對民間影響極大,且非常強調道德 (忠奸正邪分得十分清楚),書中人物有臉譜化、平面化的傾向,並不立體。

司馬光《資治通鑑》以曹魏為正統,下至南宋朱夫子,已轉以蜀漢為正統。《三國演義》在對三國的態度上,傾向尊劉反曹鄙吳,此也是元明之際民間普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