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論北魏至唐儒學與政治之互動

(一) 北魏儒臣的經學淵源

北魏拓跋氏以胡人身份入主中原,其需要政治人才協助治理國家。細考太武帝一朝的漢人儒臣,清一色和兩漢經學有淵源。

《魏書・盧玄傳》:

盧玄,字子真,范陽涿人也。曾祖諶,晉司空劉琨從事中郎。祖偃,父邈,並仕慕容氏為郡太守,皆以儒雅稱。

盧諶是東漢盧植的玄孫,《後漢書・盧植傳》:

盧植字子幹,涿郡涿人也。身長八尺二寸,音聲如鐘。少與鄭玄俱事馬融,能通古今學,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崔浩是盧元的表兄弟,《魏書・盧玄傳》:

司徒崔浩,玄之外兄,每與玄言,輒嘆曰:「對子真,使我懷古之情更深。」

《魏書・崔浩傳》:

崔浩,字伯淵,清河人也。白馬公玄伯之長子。少好文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關綜,研精義理,時人莫及。

「玄象陰陽」乃漢儒特色,由此可知崔浩學問的路數。

他後來欲「齊整人倫,分明姓族」,被盧玄勸阻,不果,竟招殺身之禍。《魏書・盧玄傳》:

浩大欲齊整人倫,分明姓族。玄勸之曰:「夫創制立事,各有其時,樂為此者,詎幾人也?宜其三思。」浩當時雖無異言,竟不納,浩敗頗亦由此。

陳寅恪說:

崔浩之死,或以為是華夷之辨的民族問題,或以為是佛道之爭的宗教問題,其實不然,其主要原因應在社會階級方面,即崔浩欲「齊整人倫,分明姓族。」終因國史之事罹禍。(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演講錄》)

高允與盧玄同以當時州郡的儒者賢俊而獲召入朝。《魏書高允傳》:

高允,字伯恭,勃海人也......允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見而異之,歎曰:「高子黃中內潤,文明外照,必為一代偉器,但恐吾不見耳。」......性好文學,擔笈負書,千里就業。博通經史天文術數,尤好春秋公羊。

大體三人俱不雜染魏晉玄風,其卒之能通經致用,為北魏帶來新氣象。

順帶一提,范陽盧氏、清河崔氏乃北方漢人士族大姓,與之並列的,還有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滎陽鄭氏。

建議孝文帝行均田制的李安世,屬趙郡李氏。《魏書・李安世傳》:

李安世,趙郡人也。宣城公孝伯之兄子,父祥,中書博士。

李祥父親李曾,《魏書・李孝伯傳》:

父曾,少治鄭氏禮、左氏春秋,以教授為業。

如是者,李安世亦出身經學世家。

提出三長制的李沖,則出身隴西李氏。《魏書・李沖傳》:

李沖,字思順,隴西人,敦煌公寶少子也。

李寶是西涼武昭王李暠之孫。《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

武昭王諱暠,字玄盛,小字長生,隴西成紀人,姓李氏,漢前將軍廣之十六世孫也......少而好學,性沈敏寬和,美器度,通涉經史,尤善文義。

李暠繼承了前涼崇尚儒學的傳統,敦煌一時成為涼州傳播儒學的中心。

換言之,李沖亦是儒門子弟。

(二)「河陰之難」對北方士族造成重大打擊

三長制、均田制以及與二者相配合的租庸調制,有效解決了西漢中葉以來土地兼併的問題。

可惜漢人士族備受重用,惹起既得利益集團 - 北邊六鎮不滿。爾朱榮起兵作亂,至河陰,竟將皇族和文武百官沉於黃河,史稱「河陰之難」。

《北史・盧仲宣傳》:

觀弟仲宣,……位太尉屬。魏孝莊帝初,遇害河陰。

《魏書・崔勵傳》:

孝昌元年十二月,詔除太尉長史,仍為齊州大中正,襲父爵。建義初,遇害河陰,時年四十八。

《魏書・崔鑒傳》:

(崔秉) 長子忻……復為安遠將軍、尚書左中兵郎中。以鄭儼之甥,兼尚書左丞。莊帝初,遇害於河陰,年四十二。

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無一倖免,「河陰之難」對北方士族無疑造成一重大打擊。

(三) 蘇綽與盧辯

宇文泰入關中建立西魏,蘇綽協助他進行改革。《周書・蘇綽傳》:

蘇綽字令綽,武功人,魏侍中則之九世孫也。累世二千石。父協,武功郡守。

綽少好學,博覽群書......

......太祖方欲革易時政,務弘彊國富民之道,故綽得盡其智能,贊成其事。減官員,置二長,并置屯田以資軍國。又為六條詔書,奏施行之。

跟以往的北魏儒臣不同,蘇綽是京兆武功人,即陝西人。

不過,從他說:

凡治民之體,先當治心。心者,一身之主,百行之本。心不清淨,則思慮妄生。思慮妄生,則見理不明。見理不明,則是非謬亂。是非謬亂,則一身不能自治,安能治民也!是以治民之要,在清心而已。夫所謂清心者,非不貪貨財之謂也,乃欲使心氣清和,志意端靜。心和志靜,則邪僻之慮,無因而作。邪僻不作,則凡所思念,無不皆得至公之理。率至公之理以臨其民,則彼下民孰不從化。是以稱治民之本,先在治心。

又說:

天地之性,唯人為貴。明其有中和之心,仁恕之行,異于木石,不同禽獸,故貴之耳。然性無常守,隨化而遷。化於敦朴者,則質直;化於澆偽者,則浮薄。浮薄者,則衰弊之風;質直者,則淳和之俗。衰弊則禍亂交興,淳和則天下自治。治亂興亡,無不皆由所化也。

又說:

人受陰陽之氣以生,有情有性。性則為善,情則為惡。善惡既分,而賞罰隨焉。

重視大清明的認知心靈、外在的社會教化和性善情惡,這些都是典型的漢儒思路。

六條詔書要點分別是:先治心、敦教化、盡地利、擢賢良、恤獄訟、均賦役。

另外,他又仿《周禮》設府兵制,《文獻通考・兵考三》:

周太祖輔西魏時,用蘇綽言,始仿周典置六軍。籍六等之民,擇魁健材力之士以為之首。

並更定官制。

蘇綽死,盧辯接續其未竟之業。

從「綽性儉素,不治產業,家無餘財。以海內未平,常以天下為己任。博求賢俊,共弘治道,凡所薦達,皆至大官。太祖亦推心委任,而無間言」,可見蘇綽道德人格高尚,君臣之間亦無芥蒂。

《周書・盧辯傳》:

盧辯字景宣,范陽涿人。累世儒學。父靖,太常丞。

辯少好學,博通經籍,舉秀才,為太學博士。以《大戴禮》未有解詁,辯乃注之。其兄景裕為當時碩儒,謂辯曰:「昔侍中注《小戴》,今爾注《大戴》,庶纂前修矣。」

......自魏末離亂,孝武西遷,朝章禮度,湮墜咸盡。辯因時制宜,皆合軌度。性彊記默契,能斷大事。凡所創制,處之不疑......

初,太祖欲行《周官》,命蘇綽專掌其事。未幾而綽卒,乃令辯成之。於是依《周禮》建六官,置公、卿、大夫、士,並撰次朝儀,車服器用,多依古禮,革漢、魏之法。事竝施行。

出身范陽盧氏,世代崇儒,而且「性彊記默契,能斷大事」,盧辯也是通經致用一型。

蘇綽與盧辯為西魏奠立穩固的政治、經濟、軍事基礎,北周 (宇文泰之子宇文覺篡西魏自立,建國號周) 終於消滅北齊,統一北方。

(四) 太子楊勇被廢及儒臣陣營的崩塌

楊堅成功篡北周自立,和他同時取得關隴武將及北方漢人士族支持有密切關係。

楊堅父親為楊忠,楊忠出身北魏武川鎮,換言之,楊堅屬關隴武將系統。

不過,《隋書・高祖紀》:

高祖文皇帝姓楊氏,諱堅,弘農郡華陰人也。漢太尉震八代孫鉉,仕燕為北平太守。鉉生元壽,後魏代為武川鎮司馬,子孫因家焉。元壽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寧遠將軍禎,禎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從周太祖起義關西,賜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國、大司空、隋國公。薨,贈太保,諡曰桓。

楊震何許人?《後漢書・楊震傳》:

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時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時為丞相,封安平侯。父寶,習歐陽尚書。哀、平之世,隱居教授。居攝二年,與兩龔、蔣詡俱徵,遂遁逃,不知所處。光武高其節。建武中,公車特徵,老病不到,卒於家。
震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郁,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曰:「關西孔子楊伯起。」常客居於湖,不荅州郡禮命數十年,眾人謂之晚暮,而震志愈篤。後有冠雀銜三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數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明明是胡人出身,卻自稱是東漢「關西孔子」楊震的後人,背後目的只有一個:令北方漢人士族視他為自己人,繼而給予支持。

拉攏北方漢人士族的做法還有:批准漢人加入府兵、容許被改成鮮卑姓的漢人大臣恢復漢姓。

楊堅的做法終於贏得劉昉、鄭譯合謀推其輔政,鄭譯出身滎陽鄭氏。

楊堅即位後,太子楊勇與儒臣友善,次子楊廣則與武將為伍,形成一個均衡的格局。

《隋書・楊勇傳》:

房陵王勇,字睍地伐,高祖長子也。周世,以太祖軍功封博平侯。及高祖輔政,立為世子,拜大將軍、左司衛,封長寧郡公。出為洛州總管、東京小塚宰,總統舊齊之地。後征還京師,進位上柱國、大司馬,領內史禦正,諸禁衛皆屬焉。高祖受禪,立為皇太子,軍國政事及尚書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參決之。上以山東民多流冗,遣使按檢,又欲徙民北實邊塞。勇上書諫曰:「竊以導俗當漸,非可頓革,戀土懷舊,民之本情,波迸流離,蓋不獲已。有齊之末,主暗時昏,周平東夏,繼以威虐,民不堪命,致有逃亡,非厭家鄉,願為羈旅。加以去年三方逆亂,賴陛下仁聖,區宇肅清,鋒刃雖屏,瘡痍未複。若假以數歲,沐浴皇風,逃竄之徒,自然歸本。雖北夷猖獗,嘗犯邊烽,今城鎮峻峙,所在嚴固,何待遷配,以致勞擾。臣以庸虛,謬當儲貳,寸誠管見,輒以塵聞。」上覽而嘉之,遂寢其事。是後時政不便,多所損益,上每納之。上嘗從容謂群臣曰:「前世皇王,溺於嬖幸,廢立之所由生。朕傍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謂真兄弟也。豈若前代多諸內寵,孽子忿諍,為亡國之道邪!」

值得注意是「出為洛州總管、東京小塚宰,總統舊齊之地」,「舊齊之地」即山東地區,不少士族、儒臣來自這個地方。

勇頗好學,解屬詞賦,性寬仁和厚,率意任情,無矯飾之行。引明克讓、姚察、陸開明等為之賓友。

《隋書・明克讓傳》:

明克讓,字弘道,平原鬲人也。父山賓,梁侍中。克讓少好儒雅,善談論,博涉書史,所覽將萬卷。《三禮》禮論,尤所研精,龜策曆象,咸得其妙......高祖受禪,拜太子內舍人,轉率更令,進爵為侯。太子以師道處之,恩禮甚厚。每有四方珍味,輒以賜之。于時東宮盛征天下才學之士,至於博物洽聞,皆出其下。詔與太常牛弘等修禮議樂,當朝典故多所裁正。開皇十四年,以疾去官,加通直散騎常侍。卒,年七十。上甚傷惜焉,賻物五百段,米三百石。太子又贈絹布二千匹,錢十萬,朝服一具,給棺槨。著《孝經義疏》一部,《古今帝代記》一卷,《文類》四卷,《續名僧記》一卷,集二十卷。

《陳書・姚察傳》:

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也。九世祖信,吳太常卿,有名江左。

《晉書・范平傳》:

范平,字子安,吳郡錢塘人也。其先銍侯馥,避王莽之亂適吳,因家焉。平研覽墳素,遍該百氏,姚信、賀邵之徒皆從受業。吳時舉茂才,累遷臨海太守,政有異能。孫晞初,謝病還家,敦悅儒學。吳平,太康中,頻征不起,年六十九卒。有詔追加諡號曰文貞先生,賀循勒碑紀其德行。

《隋書・陸爽傳》:

陸爽,字開明,魏郡臨漳人也。祖順宗,魏南青州刺史。父概之,齊霍州刺史。爽少聰敏,年九歲就學,日誦二千餘言。齊尚書僕射楊遵彥見而異之,曰:「陸氏代有人焉。」年十七,齊司州牧、清河王嶽召為主簿。擢殿中侍御史,俄兼治書,累轉中書侍郎。及齊滅,周武帝聞其名,與陽休之、袁叔德等十餘人俱征入關。諸人多將輜重,爽獨載書數千卷。至長安,授宣納上士。高祖受禪,轉太子內直監,尋遷太子洗馬。與左庶子宇文愷等撰《東宮典記》七十卷。朝廷以其博學有口辯,陳人至境,常令迎勞。開皇十一年,卒官,時年五十三,贈上儀同、宣州刺史,賜帛百匹。

子法言,敏學有家風,釋褐承奉郎。初,爽之為洗馬,嘗奏高祖云:「皇太子諸子未有嘉名,請依《春秋》之義,更立名字。」上從之。及太子廢,上追怒爽云:「我孫制名,甯不自解?陸爽乃爾多事!扇惑於勇,亦由此人。其身雖故,子孫並宜屏黜,終身不齒。」法言竟坐除名。

明克讓、姚察、陸開明三人全是儒門弟子。楊勇引他們為賓友,可見其和儒臣友好。

宰相高熲不久安排兒子娶楊勇之女,《隋書・楊勇傳》:

其後經冬至,百官朝勇,勇張樂受賀。高祖知之,問朝臣曰:「近聞至節,內外百官相率朝東宮,是何禮也?」太常少卿辛亶對曰:「于東宮是賀,不得言朝。」高祖曰:「改節稱賀,正可三數十人,逐情各去。何因有司徵召,一時普集,太子法服設樂以待之?東宮如此,殊乖禮制。」於是下詔曰:「禮有等差,君臣不雜,爰自近代,聖教漸虧,俯仰逐情,因循成俗。皇太子雖居上嗣,義兼臣子,而諸方嶽牧,正冬朝賀,任土作貢,別上東宮,事非典則,宜悉停斷。」自此恩寵始衰,漸生疑阻。時高祖令選宗衛侍官,以入上臺宿衛。高熲奏稱,若盡取強者,恐東宮宿衛太劣。高祖作色曰:「我有時行動,宿衛須得雄毅。太子毓德東宮,左右何須強武?此極敝法,甚非我意。如我商量,恆於交番之日,分向東宮上下,團伍不別,豈非好事?我熟見前代,公不須仍踵舊風。」蓋疑高熲男尚勇女,形於此言,以防之也。

《隋書・高熲傳》:

高熲,字昭玄,一名敏,自云渤海蓚人也......熲少明敏,有器局,略涉書史,尤善詞令。

至此,「太子黨」正式形成。

《隋書・賀若弼傳》:

高祖受禪,陰有並江南之志,訪可任者。高熲曰:「朝臣之內,文武才幹,無若賀若弼者。」高祖曰:「公得之矣。」於是拜弼為吳州總管,委以平陳之事,弼忻然以為己任。

《隋書・宇文弼傳》:

宇文弼,字公輔,河南洛陽人也......弼慷慨有大節,博學多通......奉詔修定《五禮》,書成奏之,賜公田十二頃,粟百石......平陳之役,楊素出信州道,令弼持節為諸軍節度,仍領行軍總管。劉仁恩之破陳將呂仲肅也,弼有謀焉。加開府,擢拜刑部尚書,領太子虞候率。上嘗親臨釋奠,弼與博士論議,詞致清遠,觀者屬目。上大悅,顧謂侍臣曰:「朕今睹周公之制禮,見宣尼之論孝,實慰朕心。」於是頒賜各有差......所著辭賦二十餘萬言,為《尚書》《孝經注》行於時。

賀若弼獲高熲推薦,他自然也是「太子黨」一份子。另外,宇文弼和高熲有交談,二人當屬友好。宇文弼儒學素養頗高。

相比之下,楊廣引楊素為心腹,楊素以戰功顯赫見稱。楊廣本人亦曾擔任平陳大元帥。

儒臣系統、武將系統平衡並列的格局,隨著太子楊勇被廢、高熲被免官 (因反對廢太子而得罪獨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為民) 遭打破。

楊廣即位,高熲、賀若弼、宇文弼被誅殺。

《隋書・高熲傳》:

煬帝即位,拜為太常。時詔收周、齊故樂人及天下散樂。熲奏曰:「此樂久廢。今或征之,恐無識之徒棄本逐末,遞相教習。」帝不悅。帝時侈靡,聲色滋甚,又起長城之役。熲甚病之,謂太常丞李懿曰:「周天元以好樂而亡,殷鑒不遙,安可復爾!」時帝遇啟民可汗恩禮過厚,熲謂太府卿何稠曰:「此虜頗知中國虛實、山川險易,恐為後患。」復謂觀王雄曰:「近來朝廷殊無綱紀。」有人奏之,帝以為謗訕朝政,於是下詔誅之,諸子徙邊。

《隋書・賀若弼傳》:

煬帝之在東宮,嘗謂弼曰:「楊素、韓擒虎、史萬歲三人,俱稱良將,優劣如何?」弼曰:「楊素是猛將,非謀將;韓擒虎是鬥將,非領將;史萬歲是騎將,非大將。」太子曰:「然則大將誰也?」弼拜曰:「唯殿下所擇。」弼意自許為大將。及煬帝嗣位,尤被疏忌。大業三年,從駕北巡,至榆林。帝時為大帳,其下可坐數千人,召突厥啟民可汗饗之。弼以為大侈,與高熲、宇文弼等私議得失,為人所奏,竟坐誅,時年六十四。妻子為官奴婢,群從徙邊。

《隋書・宇文弼傳》:

弼既以才能著稱,曆職顯要,聲望甚重,物議時談,多見推許,帝頗忌之。時帝漸好聲色,尤勤遠略,弼謂高熲曰:「昔周天元好聲色而國亡,以今方之,不亦甚乎?」又言:「長城之役,幸非急務。」有人奏之,竟坐誅死,時年六十二,天下冤之。

連薛道衡亦無法倖免。《隋書・薛道衡傳》:

薛道衡,字玄卿,河東汾陰人也。祖聰,魏濟州刺史。父孝通,常山太守。道衡六歲而孤,專精好學。年十三,講《左氏傳》,見子產相鄭之功,作《國僑贊》,頗有詞致,見者奇之。其後才名益著,齊司州牧、彭城王浟引為兵曹從事。尚書左僕射弘農楊遵彥,一代偉人,見而嗟賞。授奉朝請。吏部尚書隴西辛術與語,歎曰:「鄭公業不亡矣。」河東裴讞目之曰:「自鼎遷河朔,吾謂關西孔子罕值其人,今復遇薛君矣。」......

......道衡每至構文,必隱坐空齋,蹋壁而臥,聞戶外有人便怒,其沉思如此。高祖每曰:「薛道衡作文書稱我意。」然誡之以迂誕......

......煬帝嗣位,轉番州刺史。歲餘,上表求致仕。帝謂內史侍郎虞世基曰:「道衡將至,當以秘書監待之。」道衡既至,上《高祖文皇帝頌》......

......帝覽之不悅,顧謂蘇威曰:「道衡致美先朝,此《魚藻》之義也。」於是拜司隸大夫,將置之罪。道衡不悟。司隸刺史房彥謙素相善,知必及禍,勸之杜絕賓客,卑辭下氣,而道衡不能用。會議新令,久不能決,道衡謂朝士曰:「向使高熲不死,令決當久行。」有人奏之,帝怒曰:「汝憶高熲邪?」付執法者勘之。道衡自以非大過,促憲司早斷。暨於奏日,冀帝赦之,敕家人具饌,以備賓客來候者。及奏,帝令自盡。道衡殊不意,未能引訣。憲司重奏,縊而殺之,妻子徙且末。時年七十。天下冤之。

儒臣陣營崩塌,朝中再無制衡力量,於是有煬帝暴政,以及後來的群雄並起。

(五) 儒臣陣營的重建與士族大姓之消融

李唐陣營中,不乏反對隋煬帝的儒臣之後,如王珪。

《舊唐書・王珪傳》: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也。在魏為烏丸氏,曾祖神念,自魏奔梁,復姓王氏。祖僧辯,梁太尉、尚書令。父顗,北齊樂陵太守。珪幼孤,性雅澹,少嗜欲,志量沉深,能安於貧賤,體道履正,交不苟合。季叔頍,當時通儒,有人倫之鑑,嘗謂所親曰:「門戶所寄,唯在此兒耳。」開皇末,為奉禮郎。及頍坐漢王諒反事被誅,珪當從坐,遂亡命於南山,積十餘歲。高祖入關,丞相府司錄李綱薦珪貞諒有器識,引為世子府諮議參軍。及東宮建,除太子中舍人;尋轉中允,甚為太子所禮。後以連其陰謀事,流於巂州。建成誅後,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諫議大夫。

王珪叔父王頍曾參與漢王楊諒謀反 (楊諒見太子楊勇被廢,內不自安,於是起兵),被誅殺。

《隋書・王頍傳》:

王頍,字景文,齊州刺史頒之弟也。年數歲,值江陵陷,隨諸兄入關。少好遊俠,年二十,尚不知書。為其兄顒所責怒,於是感激,始讀《孝經》、《論語》,盡夜不倦。遂讀《左傳》、《禮》、《易》、《詩》、《書》,乃嘆曰:「書無不可讀者!」勤學累載,遂遍通五經,究其旨趣,大為儒者所稱。解綴文,善談論。年二十二,周武帝引為露門學士。每有疑決,多頍所為。而頍性識甄明,精力不倦,好讀諸子,偏記異書,當代稱為博物。又曉兵法,益有縱橫之志,每嘆不逢時,常以將相自許。

王珪家學淵源,當亦重視通經致用。

《舊唐書・溫彥博傳》:

彥博幼聰悟,有口辯,涉獵書記。初,其父友薛道衡、李綱常見彥博兄弟三人,咸嘆異曰:「皆卿相才也。」

薛道衡為煬帝所殺,《舊唐書・李綱傳》:

隋開皇末,為太子洗馬。皇太子勇嘗以歲首宴宮臣,左庶子唐令則自請奏琵琶,又歌《武媚娘》之曲。綱自勇曰:「令則身任宮卿,職當調護,乃於宴座自比倡優,進淫聲,穢視聽。事若上聞,令則罪不測,豈不累於殿下?臣請遽正其罪。」勇曰:「我欲為樂耳,君勿多事。」綱趨而出。及勇廢黜,文帝召東宮官屬切讓之,無敢對者。綱對曰:「今日之事,乃陛下之過,非太子罪也。勇器非上品,性是常人,若得賢明之士輔導之,足堪繼嗣皇業。方今多士盈朝,當擇賢者居其任,奈何以絃歌鷹犬之才侍側,至令致此?乃陛下訓導不足,豈太子之罪耶!」辭氣凜然,左右皆為之失色。文帝曰:「令汝在彼,豈非擇人?」綱曰:「臣在東宮,非得言者。」帝奇其對,擢拜尚書右丞。時左僕射楊素、蘇威當朝用事,綱每固執所見,不與之同,由是二人深惡之。會遣大將軍劉方誅討林邑,楊素言於文帝曰:「林邑多珍寶,自非正人不可委。」因言綱可任,文帝以為行軍司馬。劉方承素之意,屈辱綱,幾至於死。及軍還,久不得調。後拜齊王府司馬。未幾,蘇威復令綱詣南海應接林邑,久而不召。綱後自來奏事,威復言綱擅離所職,以之屬吏。綱見善卜者,令筮之,遇《鼎》,因謂綱曰:「公易姓之後,方可得志而為卿輔。宜早退;不然,有折足之敗也。」尋會赦免,屏居於鄠。

大業末,賊帥何潘仁以綱為長史。義師至京城,綱來謁見。高祖大悅,授丞相府司錄,封新昌縣公,專掌選。高祖踐祚,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典選如故。

李綱原本是太子楊勇的老師,後與楊素、蘇威交惡,楊、蘇俱獲煬帝重用。

唐太宗一邊吸納站在煬帝對立面的舊儒臣之後,一邊選拔新人才入朝,重建整個儒臣系統。

《舊唐書・馬周傳》:

馬周,字賓王,清河茌平人也。少孤貧,好學,尤精《詩》、《傳》,落拓不為州裡所敬。

《舊唐書・魏徵傳》:

徵少孤貧,落拓有大志,不事生業,出家為道士。好讀書,多所通涉,見天下漸亂,尤屬意縱橫之說。

不過,直至中唐,士族大姓居相位仍是常態,著名的有范陽盧氏出身的盧杞、以及趙郡李氏出身的李德裕。

《舊唐書・盧杞傳》:

盧杞,字子良,故相懷慎之孫。

《舊唐書・盧懷鎮傳》:

盧懷慎,滑州靈昌人。其先家於范陽,為山東著姓。

《舊唐書・李德裕傳》:

李德裕,字文饒,趙郡人。

譚凱 (Nicolas Tackett)《中古中國門閥大族的消亡》指出,黃巢之亂後,士族大姓才真正退出歷史舞台,他說:

你看那個墓誌史料,你會馬上注意到公元 880 年 (黃巢佔領長安) 後什麼都改變了。在書裡有一張圖片,我算了一下,在安史之亂之後墓誌少了一點,之後很快回到安史之亂前的數量,可是 880 年之後快沒有墓誌了,墓誌很少。為什麼?是因為 880 年之後,突然沒有人去世,沒有人死掉,所以他們不需要墓誌?這肯定沒有道理。其實最簡單的解釋,就是 880 年之後,社會改變得特別厲害,那些家族如果有足夠多的財富,他們肯定會給去世的親戚做一個比較漂亮的墓誌,880 年之後沒辦法做了,那個時候太亂。所以,你真的感覺到那個時代改變了很多,黃巢之亂比安史之亂對社會的衝擊大多了。尤其是對那些門閥大族來說。

但肯定還有幾個門閥大族的後裔活著,一直到 9 世紀、10 世紀。我們有時候還碰到一個門閥大族的後裔,不是所有人都死掉了,可是有更多人死掉了。所以,還活著的人,現在沒有社會資本,他們的社會網絡都覆滅了。

我討論黃巢之亂之後的時代,我其實沒有辦法用很多墓誌,因為沒有。所以我開始用詩,那些詩裡也描寫了那個時代的混亂,到處都很亂,不僅僅是兩京走廊,其他的地方也很亂。安史之亂之後,很多門閥大族後裔可以去南方,南方那個時候比較安全,不太亂。可是黃巢起義之後,差不多 877 年左右,全國都有很多問題。所以,很多人死掉了,然後還活著的人所寫的詩會說 - 我的朋友、我的親戚,我不知道誰活著,不知道他們在哪裏,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活著。他們已丟了所有的社會資本。

此和孫國棟 1959 年發表的論文<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的見解相符合。孫氏說:

唐代自僖、昭以後,政局極度混亂,先有黃巢之亂,繼有五代之紛爭……在此政治、社會大動亂中,最受摧殘者當為衣冠舊族。

唐代門第至北宋零落淨盡。

唐末五代之亂……而世系無所考。

五季之亂,譜諜散失……不知有郡望者蓋五六百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