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日 星期三

當我絕望時,我會想起,在歷史上只有真理和愛能得勝

印度國父聖雄甘地 (Mahatma Gandhi) 有一段話很有意思:「當我絕望時,我會想起,在歷史上只有真理和愛能得勝。歷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兇手,在短期內或許是所向無敵的,但是終究總是會失敗,好好想一想,永遠都是這樣。」

甘地 1869 年在英屬印度出生。19 歲留學英國,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法律,期間恪守母親的教誨,不吃葷、不酗酒。回國後,他到孟買做律師,不久被派到南非工作。

有見於印度移民在南非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權利被剝奪,遂開始抗議和遊說,反對針對南非印度人的法律和種族歧視。1913 年,甘地被捕。不過,當地政府允諾減少對印度人的歧視。

甘地從《薄伽梵歌》、托爾斯泰、梭羅等作品中汲取靈感,慢慢建立起一套公民不服從和非暴力抗爭的理論。1915 年返回印度後,他很快便成為國民大會黨 (簡稱國大黨) 領袖,積極從事印度獨立運動。甘地到處宣傳非暴力抗爭,鼓勵抵制英貨,卻始終未有使用恐怖手段。他攻擊英國政府,但仍尊重英國人,此令大多數英國人佩服他。

甘地最初號召印度人參加英印陸軍,積極投身一戰,以對英國的忠誠博取英國同意印度作為大英帝國的一個自治政體,實現印度自治。奈何戰後英國拒絕放棄對印度的殖民統治,甘地於是轉為爭取印度獨立。

甘地用絕食抗議、拒用英貨等來爭取獨立。1919 年阿姆利則慘案 (又稱札連瓦拉園屠殺,英國政府和廓爾喀僱傭兵向和平集會的人群開槍,數以百計的錫克教徒、印度教徒、穆斯林被殺) 後,甘地支持印度獨立的立場更加堅決。他把行動升級,除了抵制英國產品外,還極力鼓勵人們抵制英國學校和法律機構、辭退政府工作、拒絕交稅、拋棄英國給予的稱號和榮譽。1922 年 3 月,甘地被政府拘捕入獄。

1929 年,甘地復出,再次展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30 年 3 - 4 月間,他率領數以千計印度人徒步到海邊取鹽,不復向政府交稅,以抗議殖民政府的食鹽公賣制。政府出重手把抗議運動鎮壓下去,甘地第二次被捕入獄。

1933 年,甘地在雜誌上宣傳反暴力、反法西斯、要求獨立的願景,被政府查封,三萬人被逮捕。他絕食抗議,結果招來第三次被捕入獄。1939年3月,甘地又在孟買絕食,抗議印度的獨裁統治。

英國畢竟是一民主政府,英國人是有文明的,做事有底線,亦講究面子。甘地一再絕食而獲得道德名聲,是有特殊的歷史條件使然。

二戰爆發,甘地趁日軍重挫南亞的英軍,起草一個讓英國退出印度的草案。豈知有關做法引起英國殖民政府反撲,國大黨領導層和甘地在孟買被捕入獄,一直到 1944 年。

然而,甘地雖身陷囹圄,「退出印度」草案激發印度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爭取獨立運動。此一時期,印度各地展開大量暴力反英爭取獨立的罷工和暴動,僅 1942 年就有 250 個火車站被破壞,500 個郵局受襲,150 個警察局被攻擊。連甘地自己都暗示過想結束對非暴力的支持,「有序的混亂狀態比真正的混亂狀態還壞」(換言之,甘地並非奉和平理性非暴力為金科玉律、無上教條,他是有靈活性的)。

幸好日本的入侵令英國殖民政府認識到國大黨對穩定印度局勢有正面作用,甘地卒之獲釋。二戰結束後,他與英國駐印度最後兩任總督合作制訂印度獨立,以及印度教徒、穆斯林分治方案。1947 年 8 月 15 日,印度正式獨立。

印巴分治未有消解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衝突。1948 年 1 月 30 日,甘地在新德里遭一名印度教狂熱分子槍擊身亡。中彈的瞬間,他還以手勢表示寬容兇手,說著:「啊......神啊......」為兇手祝福,真正做到以德報怨。

甘地奉行素食、獨身、默想、禁欲,不穿代表富有和成功的西服,只穿由印度家庭紡織的土布。他也尊重各個宗教,不歧視、不排斥任何與自己民族不同的信仰,曾說:「我是伊斯蘭,是印度教徒,是基督徒,也是猶太人。」

秦朝、元朝、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軍國日本、蘇聯......哪一個如日中天時不是恃勢凌人,壞事做盡,殺人盈野?他們最後有什麼下場?項羽劉邦起兵反秦、蒙古人被逐返塞北、希特拉吞槍自殺、墨索里尼被倒吊在洛雷托廣場一個加油站頂上示眾、東條英機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逮捕並判處死刑、蘇聯解體。要之,其立足於世上的時日俱不過百年,這不是印證了「歷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兇手,在短期內或許是所向無敵的,但是終究總是會失敗」嗎?

真理和愛,一時間或許敵不過強權,但長遠來說,其會取得最終勝利。今天被世人記得的偉人如蘇格拉底、耶穌、孔子、釋迦、德蘭修女、若望保祿二世......哪個不是真理和愛的化身?「暴君和兇手」只能令人畏懼,卻無法令人心生敬意,他們雖可風光一時,但終究要失敗。

2013 年,戴耀廷等人提出「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公民抗命理念,正是啟發自甘地。可惜中共及其傀儡並非民主政府,其野蠻無恥的程度更遠超英國,甘地的理念未必完全適用於香港。

甘地還說過:「心若改變,態度就會改變,態度改變,習慣就改變;習慣改變,人生就會改變。」和中國傳統著重心性之教有相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