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科學怪人》的思想內涵

《科學怪人》,又譯作《法蘭克斯坦》(Frankenstein),是 1818 由英國作家瑪麗・雪萊 (Mary Shelley) 撰寫的科幻小說。筆者初次閱讀此書,是在中三時。儘管文辭稍為艱澀,故事卻引人入勝。今日重讀,更見其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

故事講述維多・法蘭克斯坦 (Victor Frankenstein) 是一名科學家。他想靠自己的力量創造一個完美的人。於是,他在墳場精挑細選,挖出不同屍體,以專業知識判斷屍體內哪些部份還能使用,再將之集合拼湊成人形,通過電擊賦予其生命。人造人誕生了,卻長相極醜,猶如怪物。法蘭克斯坦嚇得離怪物而去。怪物樣貌雖醜,心地則很善良,無奈世人以貌取人,怪物歷盡歧視、冷眼後,心生寂寞,希望創造他的主人能另造一個女性怪物作為他的配偶。豈知法蘭克斯坦在完成之際竟將女性怪物毀滅,怪物把心一橫,展開大報復,殺害法蘭克斯坦的弟弟和未婚妻。法蘭克斯坦追殺怪物,怪物也本能地逃亡。最後,來到北極,法蘭克斯坦死去,怪物亦因生無可戀 (仇人已死,再沒仇可以報) 而死。

現代是一個相信實證科學相信到接近迷信的時代。曾聽人說,從前最偉大的人物是耶穌、釋迦,當下最偉大的人物是科學家。科學家透過實驗控制自然、支配自然、征服自然,他們覺得上帝的大能跟自己相差不了多少。維多・法蘭克斯坦想用墳場死屍創造一個完美的人,念頭本來是極為荒誕的,但他確實做起來,滿心以為計劃一定成功,此正反映科學家的狂妄自大,完全不知實證科學自身的局限。

維多・法蘭克斯坦終於失敗,造出一頭怪物,這裡瑪麗・雪萊帶出人終究非上帝,上帝造人尚且有缺陷,阿當夏娃會偷吃禁果,何況人造人?值得注意是維多・法蘭克斯坦的反應,嚇得逃離現場,請注意,他勉強是怪物的「父親」,他走了,怪物何處得食物?何處得享溫情?瑪麗・雪萊要批判科學家的不負責任 (科學家本人根本承受不起自己狂想造出的惡果,唯有拔腿就跑),兼為被遺棄者的言行怪異申冤。

怪物初時也不是窮凶極惡,他是經過一輪歧視、冷眼才把心硬起來,歧視、冷眼源自他醜陋的外表。世界上的人都是外貌協會會員,無從體悟到「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希望有一配偶陪伴自己,此其實是怪物最卑微的請求,孤獨地過日子是最難忍受的。偏偏維多・法蘭克斯坦連此請求都不答應,生無可戀,為何當初要讓我出生,怪物追殺法蘭克斯坦,實際是要同歸於盡。

現在整容變得很普遍,人就是愛外在美,內在美的欣賞都是由外在美導引出,此一人之劣根性,瑪麗・雪萊早就洞察出。作家黃秋耕說:「人生的痛苦是無窮的,它具有各種各樣的形式,但其中最可憐的,最無可挽救的痛苦就是孤獨,是永久沒有一個伴侶。」不也正是怪物的處境嗎?子女因不堪人生苦難而怪責父母,用刀砍劈,尤其司空見慣。

《科學怪人》,是一部科幻小說,亦是瑪麗・雪萊對人生、社會、文化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