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8日 星期一

叔本華哲學

要了解叔本華的哲學,可以從康德現象與物自身的區分切入。

有別於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叔本華並無取消物自身,而將其確定為意志。意志獨立於時間和空間,只能透過沉思把握。

叔本華認為,世界分成兩部份:一部份是表象世界,另一部份是意志。

認知我通過先驗的時空範疇去認識客觀事物,主體和客體共同構成作為表象的世界。時間、空間、因果律,都只在表象間發揮作用、形成聯繫,跟意志本身無關。

意志是任何存在的核心,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體化。

在無機 (非生命、純粹物理) 的自然中,意志體現在普遍的自然力,如電力、引力中。

下落到人生界,意志體現為某種無法抑制的衝動,盲目的衝動,某種非理性的欲求。我們所有行為都是這種盲目衝動的彰顯,意志不能被克服,一切表象中的活動只是使我們感覺自由的假象。換言之,叔本華篤信宿命論和決定論。

欲望、衝動需要得到滿足,一旦得不到的話,就會痛苦。由於人大多數欲望都無法得到滿足,人生本質上是痛苦的,所謂樂天積極,只是對現實的躲避,是自我欺騙所造成的假象。

要根本的去除苦源,離苦得樂,關鍵是要實踐禁欲主義,以擺脫強烈的欲望衝動來換取根本的自由,以打破意志的控制來獲得幸福。他因此高度評價佛教、吠檀多印度教和著重修道的天主教。

另外,藝術具有超時間和空間的本質,欣賞藝術品之美,也能使人暫時忘記自我,從永不休止的欲求 (意志) 中得到解脫 (他強烈批判對裸體女性和食物的描寫,因這些作品會刺激觀賞者的欲求)。

由欲望、衝動出發,叔本華覺得人類行為的動機可分成三種:利己 (希望自己快樂)、惡毒 (希望眾生痛苦,源自嫉妒和幸災樂禍)、同情 (希望眾生快樂)。前兩者開出一切非道德乃至不道德行為,後者成就真正的道德,卻非常罕見。

叔本華同意盧梭所講:「人們不會對比自己幸福的人產生同感,而只會對比我們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同情實質上是對眾生痛苦的感同身受。起於同情共感,不傷害眾生,盡力去幫助眾生,遂成就公正與仁愛。

最後,叔本華不贊同自殺,死亡亦不是歸於無,而是以另外一種狀態存在於表象世界中 (近似莊子)。他又篤信無神論。

叔本華哲學看似「自成一家之言」,其實理論問題重重:

(1) 人既然完全受盲目的、非理性的欲求衝動驅使,實踐禁欲主義的定然的必然的動力如何可能?如果必須承認人有定然的必然的動力實踐禁欲主義,此一動力必須跳高一層凌駕盲目的、非理性的欲求衝動,自由應從這裡說,「一切表象中的活動只是使我們感覺自由的假象」的看法基本上錯誤。

(2) 人的心態是利己惡毒,同情如何可能?兩種答法。一是把同情跟利己惡毒並列,視為自然情感的反應。可是,此注定無法說明真正的道德,真正的道德牽涉主觀的道德自覺。一是將同情置高一級,人雖利己惡毒,但敵不過同情共感。心體開出兩層,即是儒學之進路,而儒學必不會講世界由一無法抑制的、盲目的、非理性的意志控制,世界還有天理、天道。叔本華的意志在儒者眼中仍是形而下的、「氣」層次的。

安立不到道德主體,安立不到真正的自由,乃叔本華哲學一大問題。

佛洛伊德認為,人類文明是從性欲壓抑開始。尼采大談權力意志 (陳鼓應譯為衝創意志),權力意志是最基本的驅動力,推動著物理上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繁殖、擴張等,以及人類的心理、文化現象。這些皆深受叔本華思想刺激。

王國維甚至受叔本華「生命因意志而存在,現實中意志是得不到滿足的,所以人生就是痛苦的」影響,運用其哲學詮釋了《紅樓夢》人物的悲劇命運。在《紅樓夢評論》中,王國維把寶玉、黛玉、妙玉、紅玉、玉釧等人名中的「玉」字解釋為 「生活之欲」,認為生活的本質是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厭倦,人生就在痛苦和厭倦之間搖擺。

魯迅提到叔本華私生活兩件事:一是他主張禁欲,死後卻被發現藏有春藥藥方;二是他因房子糾紛打傷鄰居,被罰付 60 塔拉的年金,鄰居死,他在日記寫道:「老婦死,重負釋。」剛巧他從父親那裡繼承了 3 萬塔拉的遺產,罰金根本對他不是「重負」。羅素也說,叔本華是「不真誠」的 (趙敦華《現代西方哲學新編》)。當超越的道德自我無法建立,只見欲望衝動及其帶來的痛苦,汲汲於「斬腳趾避沙蟲」,結局自然是人格無法提升,逃不了墮落的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