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奧普戰爭

自從法蘭克福國民議會失敗,服從權威、崇尚武力的民族主義取代自由主義,主導德意志統一運動。1864 年 2 月,普魯士首相俾斯麥製造爭端,聯合奧地利向丹麥宣戰,史稱普丹戰爭。丹麥戰敗,10 月簽訂《維也納和約》(Treaty of Vienna),放棄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的控制權。1865 年 8 月,普、奧兩國達成協議,什勒斯維希劃歸普魯士統治,霍爾斯坦歸屬奧地利。

普魯士軍力雄厚,威廉一世貢獻至鉅。他即位後馬上實施軍事改革,起用毛奇 (Moltke) 為總參謀部參謀長,羅恩 (Roon) 為戰爭大臣。毛奇通過簡化作戰指令對普魯士的戰略防衛進行了重新設計,羅恩則革新軍隊的編制及訓練方式。 假如沒有威廉一世的軍改,俾斯麥所策動的三場統一戰爭未必有成果。

順帶一提,毛奇深受克勞塞維茲 (Clausewitz,普魯士軍事理論家)《戰爭論》(On War) 影響 (《戰爭論》有一著名論斷:「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俾斯麥是「現實政治」(Realpolitik,主張當政者應以國家利益作為從事內政外交的最高考量,而不應受到個人主觀情感、道德倫理觀、理想、意識形態左右,一切都應為國家利益服務) 的信徒。

霍爾斯坦面積狹小,且夾在什勒斯維希和普魯士本部領土中間,把它給予奧地利,其實是俾斯麥處心積慮的陰謀,旨在令奧國容易和普魯士發生衝突,為出兵製造藉口。

機會終於來臨,在

(1) 答允協助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 (即《巴黎條約》。俄國一直想在歐洲找一暖海港 ice-free port 以延伸其勢力,黑海 Black Sea 是個好選擇。在克里米亞戰爭 Crimean War 中,俄國戰敗,與英、法、意、奧等國簽訂《巴黎條約》,條約規定劃黑海為中立地區,只對商船開放,禁止任何國家戰艦駛入,並建立軍事設施);

(2) 同意把盧森堡及萊茵河區讓給法國以換取其在奧普戰爭中保持中立;

(3) 肯定英國繼續實行光榮孤立政策 (Splendid isolation);

(4) 與皮德蒙.薩丁尼亞 (Piedmont-Sardinia) 簽訂攻守同盟條約 (皮德蒙.薩丁尼亞此時已展開意大利統一運動);

普魯士 1866 年 5 月藉奧地利毀約 (奧地利國王要求普魯士用最富庶的工業區西里西亞交換霍爾斯坦,俾斯麥乘機指責奧地利毀約),大舉出兵攻打奧地利。皮德蒙.薩丁尼亞亦參與其中。史稱奧普戰爭 (Austro-Prussian War)。

戰爭持續了七星期 (故又稱七週戰爭 Seven Weeks' War),最後奧地利戰敗,在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出面調停下,跟普魯士簽訂布拉格條約 (Treaty of Prague)。自此,德意志邦聯解散,由普魯士主導的北德意志邦聯 (North German Confederation) 正式建立。

特別值得注意是,普魯士善用鐵路幫助運兵、以電報維持長途通訊、採用後鏜槍 (從後方裝填子彈。奧軍仍用前鏜槍,子彈要從槍口裝填,能發射的次數有限,反應因此較慢),俱為其致勝關鍵。

奧地利被逐出德意志諸國之外,意味著「小德意志」進一步實現。剩下南部的巴伐利亞、符騰堡等,皆為法國影響力所籠罩,俾斯麥下一仗的敵人,非法國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