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8日 星期六

新界遲滯作戰

日軍順利奪取香港制空權。駐港英軍雖能準確預測日機來襲,但苦無戰鬥機,難以有效阻止空襲。

日軍於 12 月 15、16 兩日派出海陸軍航空隊的大編隊轟炸香港,但大部份空襲行動規模較小,以攻擊駐港英艦和炮台為主,支援陸軍次之。

事實上,日軍空襲香港多日,均未能破壞香港的海岸炮台和英軍戰艦,勉強只有:

(1) 香港仔船塢被擊傷,守軍不能修理受損的驅逐艦色雷斯人號;

(2) 在東博寮海峽支援守軍的蟬號被擊沉。

隨著日軍登陸港島,日軍航空隊的任務由打擊港島防衛力量轉變為支援陸軍作戰,但成效仍然不大。

空襲啟德機場後,日本陸軍派出「迂迴隊」由福田攻入錦田平原,奪取青山道,並分兵從沙頭角進攻大埔,以截斷邊境守軍退路,佔領大埔一帶的橋樑。中午,日軍主力分成左、右翼隊,從羅坊及羅湖渡過深圳河,以鉗型運動進攻石湖墟及粉嶺。

日軍預計有相當數量的英軍沿深圳河邊境抵抗,所以佈下雙重鉗型攻勢以阻止英軍南逃。豈知實際上僅格萊少校的前進隊負責執行爆破工作,日軍佈下的包圍網完全無效。日機進入香港領空前,前進隊已炸毀邊境橋樑。

12 月 8 日上午 7 時 30 分,「迂迴隊」(以第 230 聯隊第 1 大隊為骨幹) 開始越過邊境,直撲錦田平原。第 229 聯隊第 3 大隊亦進入沙頭角,經沙螺洞向大埔進發。英軍工兵炸毀了羅湖兩道橋樑後,在格萊和布恩的前進隊掩護下,向南後退。

11 時,日軍主力兵分兩路,南下上水石湖墟,此時英軍已完成大埔的破壞工作,正在大埔周邊破壞大埔道及九廣鐵路線。不過,英軍未能炸毀廣福橋,日軍仍能使用以進入北盛街。

下午 1 時,日軍的左、右翼隊抵達石湖墟、粉嶺,向太和進攻,「迂迴隊」也向錦田平原進攻。

格萊少校決定在大埔墟略作抵抗,以拖延日軍。3 時,第 229 聯隊第 3 大隊從九龍坑山接近大埔墟時,被格萊伏擊。格萊意識到日軍正從西北 (大埔道)、北 (九龍坑山) 及東北 (沙螺洞) 三面夾攻大埔墟,遂於大埔墟以南山地佈防,等待日軍。

6 時,日軍左翼隊抵達太和,斥候隊從西北往大埔滘途中,遭格萊伏擊殲滅。晚上 7 時 30 分,格萊的部隊及防衛軍裝甲車隊在大埔道再次伏擊日軍。

有見於日軍正沿大埔路東面山地推進,格萊在 9 日清晨 2 時率領部隊退回沙田道風山,與旁遮普營主力於沙田、大圍繼續抵抗,避免日軍夾擊。

青山道方面,布恩的前進隊和裝甲車隊在 8 日下午 2 時及 3 時 55 分於元朗及屏山與日軍相遇,前進隊隨即後撤,且於 4 時 30 分炸毀位於大欖角的橋樑。

5 時 30 分,前進隊發現 15 輛日軍軍車抵達凹頭橋附近,其中有四門火炮轉向水頭一帶的叢林內。

布恩率領部隊徹夜完成其餘的破壞工作,裝甲車隊則於 9 日清晨 3 時返回荔枝角。

日軍第 1 炮兵隊司令北島驥子雄少將在《有關香港攻略戰之所見及教訓》中回憶,英軍「對道路橋樑鐵路等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他們常破壞山中道路兩側的斜坡,導致大量山泥掩蓋地面,又把橋墩及鐵路隧道徹底摧毀。這些破壞皆需要一定程度的技術才能修復。

被日軍俘虜的駐華陸軍工兵 (C. R. E, China Command) 司令奇里福上校 (Colonel E. H. M. Clifford) 表示,破壞工作的成效超出英軍預期。位於沙頭角路及上水以北的破壞點出乎意料地成功,唯個別地點 (如大欖角) 因地質問題而未如理想。

[主要參考資料]

1. 鄺智文、蔡耀倫,《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