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2日 星期三

對宇宙、自然的探問 - 前蘇格拉底哲學

西方文化始於希臘。

如我們過去所講,希臘多島嶼而近海,故希臘人普遍具有好奇心,並喜歡仰望星空,觀察自然界。此順理成章地開出宇宙論和自然哲學。

希臘哲學最早分成米利都學派 (Miletus School) 和伊利亞學派 (Eleatic School)。

米利都學派的代表人物泰利斯 (Thales) 提出了一個著名論斷:「水」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他的學生阿那克西曼德 (Anaximander) 則認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是 apeiron,通常譯為無限、無定者、無定形。由泰利斯到阿那克西曼德,思想明顯由具體逐步抽象化。另有阿那克西美尼 (Anaximenes),以「氣」解釋宇宙起源,氣之聚散形成不同形式的物質,帶「唯氣論」色彩。

在自然世界中探尋一種「本原」去解釋宇宙如何產生,即是「自然哲學」(natural philosophy)。有關宇宙起源諸主張,屬「宇宙論」(cosmology)。

伊利亞學派的代表人物有色諾芬 (Xenophanes)、巴門尼德 (Parmenides) 和芝諾 (Zeno)。他們不再尋找宇宙本源,傾向本體論 (Ontology,又名存有論,專門研究何謂真實存在一類問題) 的思考。他們主張,眼睛所見的一切,都是會變化的、虛幻的、不真實的,最真實的存在是人的靈魂,靈魂是不動不變的。

把靈魂、肉體二分,經驗世界、精神世界二分,是伊利亞學派的獨見創獲。巴門尼德提出「存有」(Being) 概念,「存有」不能涉及過去、未來、運動,是「不來、不去、不動、不多」的「太一」(One Being),對柏拉圖尤其影響深遠。

柏拉圖以經驗世界為會變化、不完美,只有形上的理型 (idea) 世界是不變、完美,而最完美的理型為「最高善」(highest good)。

和伊利亞學派重視永恆、不變迥異,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著力講宇宙萬物的變化。他有一句名言:「人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兩次」,背後的理據是:無論那條河,抑或那個人,前一秒已不同於後一秒。

事物雖然不斷變化,但並非無序,他以「邏各斯」(Logos) 指涉宇宙萬物的變化規律,具客觀性、公共性、普遍性,能永恆存在 (這其實是邏輯之理,也是形構之理)。「正反互轉」是「邏各斯」一大特徵 (此外,赫拉克利特對宇宙本原有自己一番見解:萬物的本原是火,宇宙是永恆的活火)。

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 將邏各斯看成數的原則,萬物都是數的摹本。

柏拉圖認為,通過學習純粹數學,是能夠把握到理型的,理型即形構之理,如杯之理、飛機之理等。柏氏哲學對赫拉克利特、畢達哥拉斯亦有所消化。

至恩培多克勒 (Empedocles),以水、土、火、氣解釋萬物構成,以「愛」與「衝突」說明生滅聚散。其理論已頗完整。

德謨克利特 (Democritus) 又發明「原子論」(atomism),開「唯物論」的先河 (共產主義鼻祖馬克思 Karl Marx,便是以《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比鳩魯的自然哲學之區別》為題,撰寫博士論文,他後來主張辯證唯物論)。

從米利都學派到德謨克利特,哲學思考離不開宇宙萬物、自然世界。人之知性、理性不斷向外開拓,對切身的人生議題竟未曾理會。扭轉人生界之空白,乃蘇格拉底的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