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日 星期三

儂智高事件 (下)

廣源州蠻族首領儂智高起兵,攻陷邕州,又破沿江九州,圍廣州,導致嶺南騷動。仁宗派楊畋、余靖等安撫經制蠻事,出師一段時間仍無功而還。正當仁宗深以為憂,狄青主動上表請行,協助平定蠻亂。

狄青提出要求:「臣起行伍,非戰伐無以報國。願得蕃落騎數百,益以禁兵,羈賊首致闕下」,仁宗通通答應,「除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更「置酒垂拱殿以遣之」

右正言韓絳言:「青,武人,不可獨任」。仁宗問龐籍,幸好龐籍說:「青起行伍,若用文臣副之,必為所制,而號令不專,不如不遣。」嶺南諸軍卒之受狄青節制。

狄青與孫沔、余靖的部隊會合,趕赴賓州。是時儂智高已陷賓州,復入邕州。

交趾請出兵助討智高,余靖同意,曰:「交趾累移文乞會兵討賊,而朝廷久未報。觀其要約甚誠,縱未能滅賊,亦可使相離貳」。仁宗也打算「以緡錢三萬賜交趾為兵費,許賊平厚賞之」。

不過,狄青卻大力反對,奏曰:「李德政聲言將步兵五萬、騎一千赴援,非其情實。且假兵於外以除內寇,非我利也。以一智高而橫蹂二廣,力不能討,乃假兵蠻夷,蠻夷貪得忘義,因而啟亂,何以禦之?請罷交趾助兵,且檄靖無通交趾使。」

唐朝「安史之亂」,肅宗用回紇兵協助平亂,終於惹來回紇苛索。狄青所言,乃認真汲取前朝歷史教訓而發。人因此「服其有遠略」,仁宗亦採納狄青意見。

皇祐四年 (公元 1052 年) 十二月,廣西鈐轄陳曙擊儂智高,兵敗於金城驛,王承吉、徐噩戰死。史載「曙素無威令,既與賊遇,士卒猶聚博營中,使承吉將宜州忠敢兵五百為先鋒,倉卒披甲以前,遂致覆軍」(軍紀渙散、倉促應戰是宋軍屢戰屢敗的兩大原因)。

狄青告誡諸將:「無得妄與賊斗,聽吾所為。」偏偏陳曙「恐青獨有功」,趁狄青還未到,擅率八千步兵攻打智高軍,潰敗於崑崙關,殿直袁用等人皆逃遁。狄青事後認為「令之不齊,兵所以敗」,早晨將各將領集合到堂上,逮捕了陳曙,並召來袁用等三十 (一說三十二) 人,按戰敗逃跑罪,驅出軍門處斬。

狄青這樣做,旨在「立行伍,明約束」,建立軍紀。孫沔、余靖看見陳曙等被斬首,嚇得面面相覷,「諸將股慄,莫敢仰視」。

皇祐五年 (公元 1053 年) 正月,狄青夜度崑崙關,大敗儂智高於邕州。智高「夜縱火燒城遁,由合江入大理國」,黃師宓等被殺。亂事告一段落。

余靖未幾派蕭注生擒儂智高之母阿儂、弟儂智光、以及他幾個兒子。蕭注「募死士使入大理取智高,至則已為其國所殺,函首歸獻」。隨著儂智高死於大理,其母及其弟、子被誅殺。

儂智高都算可憐。父親被交趾俘虜 (後殺害),故不能臣服交趾。改投宋朝,求一官職,上書又為陳珙扣起。有論者謂智高想獨立建國,觀乎他怒罵陳珙:「我請內屬,求一官以統攝諸部,汝不以聞,何也?」尚有「智高移書行營,求邕桂節度使。帝將受其降,梁適曰:『若爾,則嶺表非朝廷有矣。』」智高似乎希望歸附宋朝多一些。奈何陳珙的作為逼迫他起兵,亂事一起,再難收拾。儂智高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陳珙不上呈金函要負很大責任 (進一步說,是宋朝的官場積弊迫儂智高走上絕路)。

狄青雖因功升任樞密使 (孫沔升任樞密副使),但他畢竟是武人出身,「在樞密四年,每出,士卒輒指目以相矜誇。又言者以青家狗生角,且數有光怪,請出青於外以保全之」。最嚴重要數「嘉祐中,京師大水,青避水徙家相國寺,行止殿上,人情頗疑」。宋朝向來忌諱武將黃袍加身的歷史重演,狄青在「驚疑終日」中,出判陳州,嘉祐二年 (公元 1057 年) 三月病死,年僅 50 歲。

[主要參考資料]

1. 脫脫等,《宋史》。

2. 畢沅,《續資治通鑑》。

3. 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