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9日 星期三

范仲淹登場

范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後人。先祖世居邠州,後舉家遷徙到江南 (蘇州吳縣)。仲淹兩歲喪父,其母貧困無依,改嫁長山朱氏,仲淹因而改姓朱,名說。

年紀輕輕的范仲淹有遠大的志向、高尚的節操。長大後,得知母親歷年來受盡委屈,傷感不已,毅然離家,前往睢陽應天府書院求學 (赴應天府前曾寄宿於長白山醴泉寺),師從戚同文 (字文約,宋州楚丘縣人,繼承師業辦學,人稱「睢陽先生」。錢穆認為,范仲淹到書院時,戚同文已先卒。《宋史》、《宋元學案》記載有誤)。

史書記載范仲淹勤奮刻苦,讀書「晝夜不息」。冬天時,疲憊尤甚,仲淹以冷水洗面,提起精神。他更每天以二升粟煮粥,粥過夜凝結,便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食二塊,再切一些醃菜佐食 (「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虀數十莖小啖之」)。「斷虀畫粥」的刻苦生活,人不堪其憂,仲淹卻不以為苦。終於,苦盡甘來,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公元 1015 年) ,仲淹登進士第,被任命為廣德軍司理參軍。他迎回母親加以奉養,且還姓改名。

宋初許多知識分子都曾離家苦讀,胡瑗「家貧無以自給,往泰山,與孫明復 (孫復)、石守道 (石介) 同學,攻苦食淡,終夜不寢,一坐十年不歸。得家書,見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澗中,不復展,恐擾心也」便是一好例子。他們在佛寺 / 道觀居住,潛心鑽研經史,但求有用於世,儒釋道三家思想得以合流,而其意志之堅毅、對善道之死守,尤勝於歷朝知識分子。

范仲淹也是其中之一。

范仲淹一度出任泰州西溪鹽倉監,期間與已故參知政事李昌齡侄女李氏締結良緣,生三子 (范純佑、范純仁、范純禮)。母親過世,仲淹辭官守喪,居應天府。適逢晏殊為南京留守、知應天府,聞仲淹才名,於是邀請他到府學任職。仲淹心懷國事,「上書請擇郡守,舉縣令,斥游惰,去冗僭,慎選舉,撫將帥,凡萬餘言」,獲宰相王曾讚賞,晏殊乘機推薦,仁宗召仲淹入京,任秘閣校理 (負責皇家圖書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范仲淹進入中央權力核心,對昏沉的朝廷起了激濁揚清的作用,見「仲淹泛通《六經》,長於《易》,學者多從質問,為執經講解,亡所倦。嘗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自仲淹倡之」。

是時,劉太后仍垂簾聽政,無意交出權力。

天聖七年 (公元 1029 年) 冬至,仁宗打算率領百官在會慶殿為太后祝壽,仲淹不以為然,上疏曰:「奉親於內,自有家人禮,顧與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為後世法」,告誡仁宗勿混淆家禮、國禮,未獲答覆。

晏殊推薦過范仲淹,擔心事件牽連自己,責怪仲淹過於狂妄輕率,「將 (連) 累 (舉) 薦者」。仲淹態度嚴肅地回應:「仲淹謬辱公薦,每懼不稱,為知己羞,不意今日反以忠直獲罪門下!」晏殊語塞 (此見晏殊為一計較自身私利的小人,不敢直斥當權者不是)。

范仲淹後來又上疏請劉太后還政仁宗,同樣石沉大海 (仲淹請求外調地方,為河中府通判,徙陳州)。

天聖八年 (公元 1030 年) 二月,范仲淹再度上疏請劉太后交出權力:「陛下擁扶聖躬,聽斷大政,日月持久。今皇帝春秋已盛,睿哲明聖,握乾綱而歸坤紐,非黃裳之吉象也。豈若保慶壽於長樂,卷收大權,還上真主,以享天下之養!」儘管回覆欠奉,劉太后三年後病逝,仁宗親政。

仁宗召范仲淹回京,官拜右司諫。朝廷中有人揭發劉太后生前為政過失,仲淹曰:「太后受遺先帝,調護陛下者十餘年,今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仁宗從之,下詔「毋輒論太后時事」。

又劉太后本想以皇太妃楊氏為皇太后,參決軍國事,仲淹反對:「太后,母號也,自古無因保育而代立者。今一太后崩,又立一太后,天下且疑陛下不可一日無母后之助矣。」

仁宗信賴范仲淹,「罷創修寺觀,裁抑僥倖......黜 (劉太后寵信的) 內侍 (宦官) 羅崇勳等」,中外大悅,一個新時代正式來臨。

[主要參考資料]

1. 脫脫等,《宋史》。

2. 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

3. 黄宗羲、黄百家、全祖望,《宋元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