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羅旭龢接任行政局華人代表

1936 年,羅旭龢接替退休的周壽臣,成為行政局華人代表。

羅旭龢 1880 年在香港出生 (籍貫廣東寶安),是帕西華人混血兒,年少於拔萃男書院及皇仁書院就讀,同時跟隨老師宿儒學習國學,學貫中西。畢業後,獲警隊聘為四等文員。優秀的辦事能力,令警署同僚莫不對其予以讚賞。

在警隊工作多年,羅旭龢 1913 年獲破格升任裁判司署首席文案。他以中學學歷處理地方法院文書,工作水平竟與法學專才相當,世所罕見 (英國人「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往昔香港能為年青人帶來希望、夢想的關鍵)。他不久被港府委任為官守太平紳士,繼而獲擢升為布政司署首席文案。每逢替港府草擬預算,羅旭龢態度必一絲不苟,務求做到條理分明,精細慎密,深得英國殖民地大臣嘉許。不過,他未有進一步往上爬,反而選擇急流勇退,轉戰商界。

憑藉在政界建立的影響力和聲望,羅旭龢先後任華人置業、香港電話、香港雪廠等公司的董事,南洋兄弟菸草公司、油蔴地小輪、中華汽車、九龍汽車等的顧問。1925 年「省港大罷工」,他更積極協助港府維持治安,且親自到廣州斡旋,平息罷工。成功爭取英國政府借款三千萬元應付困局,尤其使羅旭龢贏得「銀舌」稱譽。

1929 年,羅旭龢出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有見於差餉徵收不合理 (「經濟大蕭條」令房地產市道不景氣,往往一幢樓宇有數層空置,業主卻必須繳交全幢樓的差餉),他建議實行「樓宇分層徵收差餉方案」,為民紓困,好評如潮。羅旭龢也為粵劇男女同台演出作出過貢獻,把呂維周、陳珠、利希立、源杏翹的共同請願信呈交港府。

羅旭龢與何東、羅文錦、曹善允齊名,皆屬於當時香港上流社會的要員。

何東是荷蘭裔猶太商人何仕文跟廣東華人女子施娣所生,就讀皇仁書院,精通中國經典和八股文之餘,擅長和外國人打交道。

羅文錦廣東番禺出生,父親羅長肇是第一代香港歐亞混血兒,長肇之父為英商羅富華 (Thomas Rothwell),母為華人女子曾有。文錦乃羅長肇與施炳光 (Andrew Zimmern) 之姊施湘卿所生,施氏家族具日耳曼及猶太血統。他 13 歲留學英國,主修法律,1915 年在英國取得律師資格,返回香港執業。

曹善允祖籍廣東香山,於葡屬澳門出生。14 歲獲家人送往上海習國學,在父親同鄉友好韋寶珊 (亦是香港富商) 贊助下,他得以遊歷英國,並在當地修讀法律。1896 年曹善允獲英格蘭及威爾斯最高法院認可為執業事務律師。

跟黃勝推動清廷洋務、伍廷芳代表革命黨人北上議和、何啟替廣州政府售賣愛國獎劵迥異,羅旭龢、何東、羅文錦、曹善允俱把工作重心置於香港,以香港為家 (羅文錦未幾就著小販發牌及規管問題,直斥市政局主席兼衛生局局長杜德不是)。他們一方面不為中原華夏所容納 (因血統有欠純粹),一方面學識淵博,中西合璧。

何東家族、羅文錦家族,與利希慎家族、高可寧家族並列為「四大家族」。利希慎年少時就讀皇仁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因繼承父業經營鴉片生意致富,有「公煙 (鴉片) 大王」之稱。港府禁售鴉片,他改為投資房地產,用 380 萬向怡和洋行購得東角山一帶土地 (即今日利園山道、利舞台、波斯富街、恩平道一帶)。高可寧,廣東番禺人,靠在澳門經營番攤攤館、鴉片生意發跡。

今天「四大家族」專門指「以地產起家,在香港擁有巨大政經影響力的李嘉誠、郭得勝、李兆基、鄭裕彤家族」,這是香港的墮落!

日治時期,羅旭龢一度出任日本軍政府華民代表會主席 (羅旭龢本非純正華人,缺乏「漢賊不兩立」、「華夷之辨」的觀念,值得諒解。況且,擔當華人代表,跟日本人周旋,還不是為了香港廣大華人生活著想?羅旭龢冒著性命不保的危險,為香港人做事,我們斷不能以「漢奸」二字將其行事一筆抹殺)。

香港重光,羅旭龢長篇累牘的解釋不獲英國政府接受,被列入黑名單 (英國認為羅旭龢叛國),終身永不錄用。自此,他甚少出席公開活動。1949 年病逝,享年 69 歲。

1972 年「六一八雨災」導致旭龢道發生山泥傾瀉,樓高 12 層的旭龢大廈折斷倒塌,旭龢道及旭龢大廈便是以羅旭龢命名。

[主要參考資料]

1. 劉智鵬,<羅旭龢 - 晚景坎坷的香港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