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華人仇英根源

上世紀二十年代,華洋隔閡依然嚴重。

英國人組織各式各樣的俱樂部、派對、舞會 (如每年一度的聖喬治舞會和聖安德魯斯舞會),華人 (包括歐亞混血兒) 一律不准參與。匯豐銀行贊助木球活動,僅供公司內的英國男性報名。華人於港府及歐資公司任職,到達某一職級即無法再晉升,只能在低下層崗位打轉,且無法左右種種決策。顯而易見的種族歧視,使接受過英式學校及大學教育的華人心心不忿。

通婚方面,匯豐銀行不贊成洋人主管娶華人為妻。港府雖沒有明文禁止,但歐籍公務員與華人結婚始終不獲鼓勵。有些工務司署職員需簽署協議,如娶華人為妻 / 納華人為妾,就會被解僱,不准住在政府宿舍。娶華人為妻的歐籍警察,在合約到期後將不獲續聘。

儘管 1921 年葡裔立法局議員布力架和歐亞混血裔律師羅文錦等曾成立「聯誼會」(League of Fellowship) 倡議「不分種族、階級和信仰,促進此殖民地內的和睦友好」,許多洋人總是恐懼華人會起來造反,帶「圍城心態」。華人飽受白眼,不免抑鬱難平,伺機報復,1934 年 6 月五名歐籍幼童被一名華人擲下山溝,導致一人死亡,便是長期華洋不平等的產物。

政治學家米爾斯 (Lennox A. Mills) 根據二戰前香港未有如印度般出現「麻煩不斷的種族摩擦」,說:「也許有人會大膽猜測,華人十分滿足於自己種族所組成的社會,對於自己被排除在歐籍人圈子之外不以為忤。他們的優越感很強,完全沒有許多印度人那種神經過敏和自卑感......」未免把事情看得太表面,太簡單。

華人不滿、憤怒、介意肯定有,只是未曾表露而已 (不表露原因有二:a. 香港為一英國殖民地,寄人籬下,唯有逆來順受;b. 中國文化向來有知足常樂、樂天知命的傳統)。時機一到,仇英情緒浮面,這正是今天中老年人 (可能不乏年青人) 不願承認過去英國對建設香港有正面貢獻、拒絕相信英國會仗義幫助香港對抗中共的根源。

平情而論,英國人歧視 (至少是區隔) 華人,未嘗不可被諒解。以少數外來異族的姿態進入華人佔多數的香港施行管治,根本與金人入主中原、蒙古及滿洲人管治全中國性質類似。如果不汲汲於維持自身血統純正,建立自己族群獨有的社交圈子,英國人隨時被消融同化亦未可知,此絕非殖民宗主所樂見。學習華人文化風俗語言不打緊,但必須和華人保持距離,河水不犯井水,維護自身身份,這是一個典型的「征服王朝」(魏特夫語) 格局。

金文泰熱愛中華文化,懂得講廣東話和北方官話,寫得一手好書法,可謂異數。他還提出將新界由租借變為永久割讓,可惜遭外交部反對。

主權移交前夕,一些華人能夠和洋人翩翩起舞,港府高官也開始有華人面孔,多麼難能可貴。

[主要參考資料]

1.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