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4日 星期六

華資工業

早於 1881 年,港督軒尼詩便在報告中指出,本地華資工業林林總總,包括:造船、製玻璃和製繩。1900 年代初,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於香港設廠製造香煙,與英美煙草公司平分秋色。華商馮福田 1898 年創辦廣生行,1912 年於灣仔增設廠房,專門生產化妝品、香水和肥皂。

一戰結束,九龍某些區域變成工廠區,生產小電筒、電池和內衣。成立於 1920 年代初的製藥廠,亦開始出口產品。其他重要工業還有漂染、針織和煙火。到了 1930 年代,本地出口貨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由汽車零件至食鹽、大麻布、粗麻布等,一律行銷到中國大陸和東南亞。

華資工業發展蓬勃,官方記述卻甚少談及 (只著眼於英商進行的對華貿易,視之為經濟成就),原因有三:

(1) 港府刻意無視任何「非由統治當局批准的活動」;

(2) 倫敦政府擔心殖民地貨品會與英國本土貨競爭,處處阻撓殖民地經營工業;

(3) 在行政、立法兩局和英國國會擁有極大影響力的大型英資公司,對工業缺乏興趣。

「香港保衛戰」前夕,香港製造的化妝品和皮革製品已取代進口貨,本地生產的手電筒也成功攻佔東南亞市場 (往昔被英資及日資公司把持)。價廉物美,競爭力大,促使英國和加拿大政府急忙開徵進口關稅。

不少學者認為,香港工業起飛,始於 1940 年代末 (大陸企業家為逃避國共內戰及共黨管治來到香港)。然而,弗蘭克‧利明 (Frank Leeming) 對此不敢苟同,說:「(香港工業的) 轉型並非發生在四十年代末一兩年間,而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已為轉型準備就緒,而其基礎是此前一百年來在勞工技術和資金方面的工業傳承。」

弗蘭克氏所言非虛!

工業穩步上揚,連帶推動華資銀行創辦。

1919 年開設的東亞銀行,董事俱為具社會威望的華人,它更是首家在香港股票市場上市的華人銀行。跟舊式銀號有別,銀行提供支票戶口、押匯、信用證,利息低,借貸期相對較長,深受華商歡迎。東亞銀行後來於中國、日本、印尼各地都有龐大商業利益。

廣州實行「聯俄容共」,令大量華人南徙香港,遷入從前以洋人為主的住宅區 (此見當時香港乃恐共人士的避難所)。華資百貨公司、餐廳和茶樓數目增加,反映華人社會及經濟地位正在上升。周壽臣因而於 1926 年 5 月獲委任為行政局議員,1936 年卸任後,議席由羅旭龢接替。羅為帕西華人混血兒,年少肄業於皇仁書院及拔萃男書院。「省港大罷工」平息,他曾向倫敦痛陳利害,爭取借款協助香港解困,恢復元氣。

鄧小平改革開放,廠商受大陸人力、土地成本低廉吸引,紛紛將生產線北移,致使工廠數目銳減。第三產業代之而興,Made in Hong Kong 不再,一旦經濟不景氣,無法支撐,被迫飲鴆止渴,接受「自由行」,香港命危,迄於今日!

[主要參考資料]

1.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