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契丹國是「征服王朝」的濫觴

漢學家魏特夫 (Karl August Wittfogel) 曾提出「征服王朝學說」,區分「征服王朝」(Dynasties of Conquest) 和「滲透王朝」(Dynasties of Infiltration)。

「征服王朝」指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 (主要來自北方) 建立,吸收漢文化的同時,刻意保持自身文化的政權。「滲透王朝」則指由少數民族建立,吸收漢文化並徹底被漢化的政權。「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前燕、前秦,南北朝的北魏,俱屬後者而非前者 (五代的後唐、後晉、後漢,以及西夏,亦然)。

「征服王朝」始見於耶律阿保機建立的契丹國。聽從漢人韓延徽建議,契丹國實施二元統治,包括:

(1) 以原有制度管理契丹人,以漢族制度管理漢人;

(2) 官制上置北面官與南面官,以北面官管理契丹族,以南面官治理漢族;

(3) 批准漢人務農之餘,繼續允許契丹人過遊牧打獵的草原生活;

(4) 學習漢文,也創製屬於自己的契丹文字;

(5) 提倡尚武精神,注重騎射訓練。

日後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創女真文,以猛安謀克管理本族,以州、縣管理漢族;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創八思巴文,以蒙古原來制度管理蒙古族,以漢法治理漢地;滿洲人建立的清朝,創滿文,要求剃髮易服。凡此種種,皆以契丹國為濫觴。「一國兩制」(許倬雲語) 出現乃中國近古史一有趣轉折。

「滲透王朝」全盤漢化,容易導致兩大問題:

(a) 本族人自覺被輕視、壓抑 (他們本身已屬少數,且在文化水平上居劣勢),文化遭滅絕,因而心生抗拒,甚至反叛 (「六鎮兵變」由來);

(b) 漢文化的流弊、缺陷將被照單全收,造成管治困難 (重門第之歪風為北魏所吸收,後唐有官員互鬥及宦官伶人專權,便是好例子)。

相反,「征服王朝」強調獨有的民族特質,維護本身的軍事優勢,選擇性地攝取漢化,容易採長補短,締造輝煌。遼聖宗的空前盛世,金世宗的「小堯舜」令譽,與「征服王朝」密不可分。

契丹國既用「征服王朝」為立國規模,一味崇漢崇儒的耶律倍自然不適合繼承皇位。因他一旦稱帝,契丹國向「滲透王朝」過渡,亂事遲早會發生。述律皇后偏袒次子德光容或有不是,但從客觀效果看,其精心部署未嘗不對契丹國有利。

學界就「征服王朝」仍存有爭議。許倬雲《大國霸業的興廢》:「『五胡亂華』前後建立了十六個小國......這些小國卻有值得注意之處:他們的領袖都擁有兩個頭銜,一個是『大單于』,一個是『大皇帝』,前者意指胡人的領袖,後者是中國的皇帝。這種雙軌的體制,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許久,除了宋明兩代以外,所謂的『征服王朝』,包括採用『混合體制』的唐代都是雙軌制。」明確擴大「征服王朝」範圍,修正了魏特夫的看法。

香港曾幾何時也是一「征服王朝」。華英並茂,河水不犯井水。總登記官及文武廟料理華人事務,港督及法院解決在地英國人問題。山頂歸山頂,上環歸上環。主權移交後,舊格局不再,香港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