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

海員大罷工

1922 年初,香港爆發「海員大罷工」,歷時五十六日。

背景

一次大戰結束後,香港通貨膨脹嚴重,工人生活困苦。工人屢次要求資方加薪,皆遭拒絕,心生不滿。

華人海員甚至要從事較低賤及勞累的工種,工時長達十七、八小時,工資卻每月僅得二、三十元 (同工種的外籍海員四分一工資)。因他們很多來自廣東,曾協助孫中山發動革命振興中華 (藉此改善華洋不公待遇),孫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給予華人海員十足支持。加上受到歐洲工運啟發,華人海員遂於 1921 年 3 月 6 日在德輔道中 137 號 3 樓成立「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簡稱「海總」),爭取合理權益。

「海總」招牌獲孫中山親筆提字,會長陳炳生、副會長蔡文修等全是國民黨員。港府最初並不批准工會成立,經倫敦政府施壓 (倫敦需要顧及遠東船務發展,且不願與護法政府有過節) 才讓步。

經過

(1) 罷工開始

1921 年 9 月和 11 月,兩大英資公司渣甸和太古船務的華人海員向資方要求加薪 (加 30 – 40%,以追上飛漲的生活費),同時爭取工作介紹權 (即聘用海員須由工會介紹,非通過包工頭) 等,為資方所忽視,反而增加外籍海員薪酬百分之十五,華人海員怒不可遏。翌年 1 月 13 日,「海總」第三次要求加薪得不到答覆,正式宣告罷工。

罷工令發出二十四小時內,共有一千五百名海員離船,返回廣州 (生活費較低)。「海總」每日向罷工海員派發 4 毫 5 仙到 1 元的生活費,短短一周內,參加罷工的海員人數多達六千,碼頭起貨工人、煤炭工人也相繼響應,香港航運癱瘓,百多艘船滯留維港。

不過,資方態度依然強硬。

(2) 孫、陳角力

「海總」得到廣東省長陳炯明支持,於廣州西濠口越華酒店設立罷工總辦事處。陳又提供地方、飯食予罷工海員,可謂不遺餘力。

然而,孫中山決心北伐,不希望罷工無限期擴大,觸怒英國,並影響後方穩定的社會環境。何況他賴以北伐的軍火,貨船全滯留香港,無法卸貨。孫因此希望事件和平解決,海員盡快復工。

陳炯明不同意北伐,和孫中山有矛盾。他積極給予罷工海員經濟援助,某程度上是要跟孫對著幹。

(3) 港府強硬回應

罷工展開當日,華民政務司夏理德曾親自前往「海總」要求海員盡快復工,無功而還。華商要求東華醫院和華商總會介入調停,但談判不久破裂。

港府一口咬定罷工不是純粹經濟性的,而是孫中山一手策劃攻擊英國殖民管治的政治行動 (華人及歐亞混血裔領袖,如劉鑄伯、周壽臣、何東等則認為,事件乃共產主義者鼓動,譴責罷工者自私愚昧。高馬可:「這些精英最關心的似乎並非調停斡旋,而是防止工會取代他們成為華人社會的領導者」)。錯誤判斷催生錯誤做法。

1922 年 2 月 1 日,港府以維持治安及秩序為理由,宣佈「海總」為非法團體,派軍警到「海總」搜查封禁,更拆去招牌 (高馬可:「當海員工會在沿岸派駐武裝糾察,並截留九廣鐵路列車運載的食物後,司徒拔於 2 月 1 日將海員工會列為『妨害本殖民地治安與秩序』的『非法組織』加以取締」)。

各界同情「海總」遭遇,覺得港府過份,發起同盟總罷工,參與者超過十二萬 (佔全港人口兩成以上)。倫敦政府知悉司徒拔採取強硬手段,亦十分不滿。

(4) 沙田慘案

大量罷工工人離港返鄉,令市面百業蕭條。司徒拔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禁止張貼海報和舉行公眾集會,警察可檢查郵件和隨意搜身),2 月 28 日下令九廣鐵路停駛。

罷工工人改為步行往深圳,再轉車上廣州 (「行路上廣州」的由來),警方卻在上水、粉嶺一帶堵截,驅逐他們回市區。3 月 3 日清晨,數千名罷工工人步行返廣州途中,在沙田遭軍警開槍射殺 (副警司經亨利下令,經亨利又譯京氏。徐承恩:「英軍鳴槍示警,禁止罷工者繼續前進,他們卻繼續前行衝擊防線,英軍之後向民眾開槍」),釀成五死八傷。「沙田慘案」發生,使僵局更難化解。

(5) 罷工結束

群情洶湧,港府及資方只好讓步。3 月 5 日,經英國駐廣州總領事代表出面調停,雙方達成協議,資方答應華人海員加薪百分之十五至三十、支付海員於罷工期間的一半薪金,港府允許「海總」以原有名字恢復運作,解封會址,並把招牌送回。3 月 8 日,「海員大罷工」結束,華人勞工大獲全勝。

影響

「海員大罷工」的成功,刺激了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安源煤礦工人大罷工,為後來「省港大罷工」埋下伏筆。它也引入「工人」、「社會主義」等一套話語。

司徒拔向英國殖民地部報告:「孫中山領導下的國民黨是此次罷工的幕後組織者。廣州政府已完全處於這一具有布爾什維克主義性質的組織控制下」,使倫敦政府、粵港富商開始懷疑孫中山「左傾」,他們轉為支持陳炯明。

共產國際方面,馬林對孫中山支持「海員大罷工」表示高度讚賞,間接促成「聯俄容共」政策出現。

結語

徐承恩說:「事實上罷工者提出的,都是本土的經濟民生訴求,與中國國族主義無關。工人之所以行路上廣州,主要是因為當地生活指數較低,使工人較易維持生活以持續抗爭……海員大罷工是非政治化的本土勞工活動,因本土經濟因素而起,以本土勞工權益為目標,與愛國主義無關。」

這應該是對「海員大罷工」最中肯、最客觀的評價。

另外,華商的既得利益遭罷工損害。其也無法自命為華人社群唯一領導者。精英們忿忿不平,普羅華民以「英商代表的同路人」回敬,華人階層至此正式決裂 (1922 年 2 月 8 日,東華醫院召開大會討論如何處理「海員大罷工」,與會人士大多批評罷工者,指斥他們破壞社會秩序。東華精英未幾甚至慫恿港府強硬對付工潮,反而英商階層傾向與罷工者和解)。

強硬鎮壓被證明無效,只會令局面惡化。慶幸尚有倫敦政府明白事理,司徒拔的粗暴作風方得到斷制、糾正。

97 主權移交後,英商遠去,中共不懂陰柔之道,香港失去阻止暴政的保險掣。行政長官一味強硬,親建制人士猶如昔日華商只知維護既得利益,指斥反政府人士擾亂社會,歷史彷彿重演,結局卻大不一樣。

[主要參考資料]

1.《香港歷史系列 II – 海員大罷工》,http://podcast.rthk.hk/podcast/item_epi.php?pid=285&lang=zh-CN&id=10437

2. 徐承恩,《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修訂版)》。

3.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4. 莫世祥,《中山革命在香港 (1895 – 1925)》。

5. 麥勁生、李金強,《共和維新:辛亥革命百年紀念論文集》。

6. 張俊義,<20 世紀初粵港政局之互動>,收錄於《嶺南近代史論:廣東與粵港關係 (1900 –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