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6日 星期六

政制改革運動

1894 年香港首次有呼聲要求政制改革。提出改革訴求的,乃一群英商。

十九世紀末,香港工業及金融業發展旺盛。德、俄兩國在東亞地區爭霸,致使英國不得不加強香港的防衛。德輔任內,倫敦曾向港府施壓,不理會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及庫務署反對,強行通過增加駐港英軍軍費開支。商界對這件事極之不滿,覺得加稅機會很大。他們因而希望藉著推動政改,分享多些管治權力,以保障自己不受壓榨。

鼠疫爆發後,香港經濟大不如前,港府入不敷支。未幾,港元隨白銀價格貶值。為了應付嚴峻的財政危機,港府決定向倫敦借款二十萬英磅。可是,此舉同時加劇商界對加稅的憂慮。

高馬可指出:「在各英國殖民地中,自治程度如此低的就只有香港......許多歐籍人認為,自己有份建設這個殖民地,理應在管治方面有更多參與。」終於,韋赫 (渣打銀行大班)、遮打爵士 (九龍倉及置地創辦人)、昃臣 (匯豐銀行大班) 等人組成「政制改革協會」(Constitutional Reform Association),向倫敦陳情,爭取:

(1) 非官守議員佔立法局多數;

(2) 非官守議員全部由英籍居民普選產生;

(3) 設置一個由英商主導的董事局管理的市政自治機構。

倫敦政府最後以「香港已成為華人社會,而非英國人社會。華人定居於此,是這個殖民地繁榮的主要因素。所以,任何排除華人的代議制度都不應被批准」(殖民地大臣里彭勳爵語) 為理由,否決政改提議。立法局繼續維持由官守議員主導,再委任非官守議員的做法。

平情而論,英商發起政改運動,無非是想在公費運用上擁有多一點決定權,阻止港府增加開支。換句話說,政改運動一開始就是洋人社群爭取自身政治權利、捍衛切身利益的運動,與華人無干。

倫敦政府質疑政改提議旨在建立一個排除華人的代議制度,完全誤解英商初心。當然,倫敦政府這樣說,更多是砌詞狡辯。其畏懼一旦順從英商要求,華人會乘機爭取同樣權利,遂假裝捍衛華人權益,否決政改提議,將苗頭消滅。

政改運動雖然失敗收場,港府卻擴大了行政吸納制度。立法局新增兩位非官守議員,其中一位正是華人領袖韋玉 (韋寶珊)。1896 年 7 月,港督威廉‧羅便臣又委任商界代表遮打爵士和貝伊榮 (怡和洋行大班) 進入行政局。

97 主權移交後,香港再次有呼聲要求政制改革。和前殖民宗主類似,中共不允許港人民主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議員,原因是:一旦香港有民主,大陸 13 億人就會乘機爭取同樣權利,中國會即時瓦解,中華民族陷入苦難之中。不過,和前殖民宗主迥異,中共並未善用行政吸納制度疏導民怨,只知反覆箝制、打壓。港人緬懷英治時代,痛恨中共殖民,絕非偶然。

[主要參考資料]

1. 徐承恩,《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修訂版)》。

2.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3.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