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淞滬會戰

「七七事變」後,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重申「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並強調「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的基本立場。

蔣之所以採取這樣一種保守立場,和「當時日本已是一個能製造飛機、大砲、戰車與航空母艦的軍事強國,中國除了能生產一些步槍、迫擊砲與手榴彈外,飛機、火砲、車輛都是靠外購或外援,與日軍戰力呈現『幾何差距』的對比」(參考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 有關。加上「一些地方軍閥也不聽中央指揮,中共在江西武裝鬥爭」(前引書),國家現代化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主動開戰實屬不智。

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息」,日本誇下海口「三月亡華」,卒之迫使蔣採取「持久消耗戰略」:「利用中國眾多的人力和廣大的土地......一方面不斷的消耗敵人;一方面擴散戰場,分化敵人的優勢,同時積極的培養戰力,捕捉反攻機會的到來。」(胡璞玉《領袖軍事上的豐功偉業》) 上海戰場因此開闢,「淞滬會戰」爆發。

關於「淞滬會戰」慘烈戰況,《李宗仁回憶錄》有詳細描述:「當時我軍參戰約五十餘師,戰鬥兵員在六十萬左右,約全國兵力的百分之六十。當時淞滬戰場離蘇嘉鐵路第一道國防線尚有百餘華里。投入戰場人數既多,然而上海是十里洋場,四面平曠,無險可守,日軍陸海空三軍的火力可盡量發揮,我軍等於陷入一座大熔鐵爐,任其焦煉。敵方砲火之猛,猛到我砲兵白日無法發砲,而夜間又無法尋找目標,只是盲目轟擊。所以淞滬之戰,簡直是以我們的血肉之軀來填入敵人的火海。每小時的死傷輒以千計,犧牲的壯烈,在中華民族抵禦外來的歷史上,鮮有前例......是我國抗戰八年,犧牲最大,戰鬥最慘的一役。」

馮玉祥表示:「我們的部隊,每天一個師又一個師投入戰場,有的不到三個小時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持五個小時死了三分之二,這個戰場就像大熔爐一般,填進去就熔化了!」(李異鳴《中國歷史的驚鴻一瞥 - 非常事》)「血肉長城」、「人海戰術」乃確實發生,絕非杜撰。

蔣介石把手中受過德國顧問訓練的最精良部隊全數送上前線。隨著戰事膠著,他持續增派士兵與軍艦支援。總計國府在這場戰爭共損失精銳部隊三分之二以上,蔣實力大為削弱。

《李宗仁回憶錄》說:「委員長 (案:指蔣介石) 精神飽滿,且不時做豪語,一再向我說:『要把敵人趕下黃浦江去!』當時我心中殊不以此言為然,為最高統帥的,斷不可意氣用事......無奈蔣先生個性倔強,不聽我的建議。那時的作戰計劃,全以他一人的意志為依歸,旁人簡直沒有置喙的餘地。」

意氣用事,剛愎自用,應該是「淞滬會戰」傷亡慘重之主因。

不過,從另一角度看,蔣介石做法多少情有可原。誠如許倬雲所講:「中國人九死一生,幾乎亡國,而不肯投降,只為了打出一個『國格』」智慮不足,仁義有餘,是蔣的局限。

會戰後期,軍隊撤退全無章法,潰敗收場。國府多年建軍努力,一朝付諸東流。最大得益者,自然要數中共。毛澤東後來「感謝日本皇軍侵略中國」,稱「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利益,使中國人民奪取了政權。沒有你們的皇軍,我們不可能奪取政權」,是非常有道理的 (今天習近平褒揚中共抗戰功勳,倒欠了些誠實、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