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反智風盛,香港淪喪

現今的香港正瀰漫著一股反智的氣氛。繼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將使用時麾社交工具 (如面書、Whatsapp) 的佔領者視為「勾結外國勢力」後,民建聯副主席李慧琼日前大發謬論,聲稱「只要大家相信,佔領者勾結外國勢力就有證據」。這種「不要問,只要信」的態度,原本是歐洲中世紀宗教迷信的特色所在,今天卻體現於香港的立法會,委實令人感到可悲!

當然,立法會出現這些荒謬的情況,並非沒有原因。香港人以往對政治的冷感、建制派之一意投共、三權分立漸告瓦解,這些都是可能的理由。不過,有一點值得特別強調的是,反智的氣氛不只出現於政界內部,更出現於香港社會整體,這才是更大的問題。

舉例言之,不少普眾大眾至今仍對瘋狂的「差佬」、港共政權帶有一絲絲的體諒和同情,他們批評旺角佔領群眾令「雨傘革命」變了質,香港已走進暴亂的邊緣。他們卻不了解港共正在進行殖民侵略,「雨傘革命」何以為一場「革命」。他們更不明白「差佬」已經變成了當權者的爪牙、羽翼,失去了「公正執法」的功能。當眷戀、懷緬過去的主觀情感磨蝕客觀思想之敏銳力,香港反智風氣於是得以盛行,政界中人的無稽之談只不過是這一反智風氣下的其中一種表現而已。

反智風氣於中國歷史中亦曾經出現:一是明末清初,一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明末清初的反智浪潮,由顏習齋開其首,但不久即中絕,代之以「鑽故紙堆」之訓詁考據,中國人之道德精神自此塌陷,不復上提。至於「十年文革」之反智浪潮,更是對中國文化連根拔起,使中國內地不復成為中國。「反智風氣必招惡果」,這是歷史的教訓,港人宜慎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