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日 星期二

蘇軾論周武王與「三監之亂」

《東坡志林》是北宋大文豪蘇軾的隨筆散文結集,上自元豐,下迄元符,歷二十年,內容廣泛。其文長短不拘,而以短小為多,信手拈來,如流水行雲。其中卷五有<武王非聖人>,提到他對周武王及「三監之亂」的看法。

自中唐韓愈以降,有所謂「道統」說,<原道>:

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

「道統說」的遠源,可追溯至孟子,<盡心下>:

由堯舜至於湯,由湯至於文王,由文王至於孔子,各五百有餘歲,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去聖人之世,若此其未遠也,近聖人之居,若此其甚也。

誠然,韓愈遙接孟子,重提「道統」,是為了「辟佛老」(禪宗有傳法系譜),光大儒家。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一線並稱,同視為儒家仁愛之道的體現,是否沒有問題?蘇軾認為有。

按照蘇軾的見解,孔子說: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論語・八佾》)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論語・泰伯》)

《韶樂》相傳為虞舜時的樂舞。至於《武樂》,則是歌頌周武王伐紂功績、炫耀其以武力威懾諸侯與人民的樂舞。孔子欣賞《韶樂》多於《武樂》,批評後者盡美而不盡善,其對武王品德的評價明顯低於虞舜。

又周文王掌握國家三分之二領土,但仍服從商朝領導,這才是至高無上的品德。孔子清楚反對用武力推翻商朝。他後來甚至稱許伯夷、叔齊 (商朝遺老)「義不食周粟」之舉。假如他承認武王伐紂,怎會如此評價伯夷、叔齊?

故此,蘇軾認為,在孔子眼中,武王德行遠不如文王、虞舜。

另外,周公作《無逸》,「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茲四人迪哲。」上不及商湯,下不及武王,納二人入道統根本不妥當。

商湯、武王德行低一格,是因為:其以武力推翻前朝統治。一旦用上武力,必涉兵戈,造成大量人命傷亡。孟子把商湯、武王視同聖人,等於合理化以武力推翻前朝統治,為後世製造更多死傷,故蘇軾說:「國之存亡,民之死生,將於是乎在,其孰敢不嚴?而孟軻始亂之」。

由於武王伐紂、商朝被滅在先,武庚面對家國破亡、親父被殺之痛,縱獲分封,內心焉能無不滿?武庚尚且如此,遑論本來臣服商朝的諸侯,以及商朝遺民。武庚卒之反叛,三監亂起,這卻是父子之情、君臣之情的正常流露,乃武王不仁種下的惡果。

蘇軾雖然不是儒家信徒,卻對儒家精神有深刻了解。經他點撥,「道統說」乃至朱子將「孔孟並稱」固然值得懷疑,「三監之亂」錯全在武庚一方,亦值得斟酌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