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漢末兩晉的廢錢爭議

西漢自武帝起,一直使用五銖錢,為官方法定貨幣。王莽進行幣制改革,廢除五銖錢,另立金、銀、龜、貝、錢、布六種二十八品貨幣,百姓皆感不便。新莽末年,民間有童謠提到「五銖當復」,這是要求恢復五銖錢的先聲。光武中興,先廢王莽所立的貨幣,再於建武十六年 (公元 40 年) 聽從馬援的建議,復鑄五銖錢,天下以此為便利。

章帝時,穀物、布帛價格昂貴,縣官手上的五銖錢沒有足夠購買力,朝廷為此「物貴錢賤」的情況深感憂慮。尚書張林提出三項建議:

(1) 宜令天下悉以布帛為租,市買皆用之,封錢勿出,令錢少物賤;

(2) 縣官可自賣鹽;

(3) 恢復漢武帝時的均輸法。

張林的思維完全和當年的桑弘羊如出一轍,自然要遭到儒家學者的群起而攻。果然,尚書朱暉批評:「均輸之法,與賈販無異。以布帛為租,則吏多姦。官自賣鹽,與下爭利,非明王所宜行。」張林的主張只實行了一段時間便告中止。

桓帝時有人上書請「改鑄大錢」,被劉陶反對,桓帝因此不鑄錢。獻帝時,董卓改鑄小錢,致使「貨輕而物貴,穀一斛至錢數百萬」。曹操有見於物價飛漲,罷小錢,恢復使用五銖錢。

當時五銖錢已有一段時間未有鑄造,在市面流通的數量越來越少,導致「物賤錢貴」,「是時不鑄錢既久,貨本不多,又更無增益,故穀賤無已」。黃初二年 (公元 221 年),魏文帝曹丕作出一個重要決定,罷五銖錢,恢復以物易物,「使百姓以穀帛為市」。

不過,魏明帝時,人多取巧使詐,競相弄濕穀物以增加其重量,從而謀取利益。其又拿薄絹到市場出售,「雖處以嚴刑而不能禁」。面對新問題,司馬芝等提議,不如「更鑄五銖錢」,「用錢非徒豐國,亦所以省刑」。魏明帝同意,「更立五銖錢」,下迄西晉,五銖錢始終在民間流通,未有改創。

孫權一度鑄大錢,「一當五百」,「一當千錢」。及後「聞百姓不以為便,省息之,鑄為器物,官勿復出也」。晉室南渡,用孫吳舊錢,但錢的數量不多,「錢貴」的情況再現。安帝元興年間,桓玄輔政,提議「廢錢用穀帛」,孔琳之反對,他說:「今既用而廢之,則百姓頓亡其利……致富之道,實假於錢,一朝斷之,便為棄物。是有錢無糧之人,皆坐而飢困,以此斷之,又立弊也」、「近孝武之末,天下無事,時和年豐,百姓樂業,穀帛殷阜,幾乎家給人足,驗之實事,錢又不妨人也」、「弘敦本之教,明廣農之科,敬授人時,各從其業,游蕩知反,務末自休,同以南畝競力,野無遺壤矣。於此以往,將升平必至,何衣食之足恤!愚謂救弊之術,無取於廢錢」。一言以蔽之,就是廢錢只令持錢者蒙受損失,經濟恢復之關鍵在重振農業,而非汲汲於錢幣。朝中大臣多同意孔琳之的講法,廢錢之議遂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