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1日 星期六

閻崇年《正說清朝十二帝》

閻崇年 1934 年生於山東蓬萊。高中畢業後,他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師從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大學畢業後,閻崇年對先秦史很感興趣,拿着自己研究先秦史的論文,請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楊向奎指教。楊向奎寫了一封信給閻崇年,建議他轉攻清史,理由是先秦史大多依靠關中的地下發掘,在西安研究更方便,身在北京只能吃人家的「殘羹剩飯」。清史則宮廷建築、清宮檔案集中在北京,而且人們都是「厚今薄古」。閻崇年經過考慮,決定將研究方向轉至清代。除了研究清史,閻氏還治滿學,兼及北京史,更為央視《百家講壇》主講系列講座,引起強烈迴響。

《正說清朝十二帝》是閻崇年在《百家講壇》主講「清十二帝疑案」的紀錄。全書十六、十七萬字,透過史料的釐清,建立有充分證據支持的對清朝歷史的「正論」。

清初四大疑案,以「孝莊下嫁」為首出,閻氏認為,孝莊文皇后並無下嫁攝政王多爾袞。

可以說,至今還沒有見到一條關於「太后下嫁」的史證……我認為:孝莊太后同多爾袞的情愫可能有,「太后下嫁」的事確實無。不管下嫁與否,孝莊太后出於母子命運和大清江山的考慮,盡量籠絡多爾袞,倒是不用懷疑的。

關於「順治出家」,閻崇年先考證董鄂妃不是董小宛。

其實,只要用一些史料排比看一看,就知道這個說法站不住腳。根據冒辟疆《影梅庵憶語》記載,冒辟疆初識董小宛在崇德四年 (一六三九年),那一年董小宛十六歲,順治帝才二歲。而順治娶董鄂妃時是十九歲,董鄂妃十八歲。如果董鄂妃就是董小宛,那麼此時她應當是三十三歲了,顯然年歲不合……董小宛比順治大十四歲,同冒辟疆結婚九年未生育,並於順治八年已病死,所以董小宛即董鄂氏之說實屬望風捕影,不能成立。

再考證順治確實病死而非出家。

有人說,順治並沒有死,而是出家了。這不符合事實。從現有材料來看,順治還是死了。順治帝患天花有歷史記載,清廷還曾禁止民間炒豆。還有更直接的證據。順治病危時,翰林院清孝陵掌院學士王熙起草《遺詔》。《王熙自定年譜》記載了這件事情:正月初二日,順治帝突然病倒,病情嚴重。第二天,召王熙到養心殿。初六日子夜,又召王熙到養心殿,說:「朕患痘,勢將不起。爾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王熙退到乾清門下西圍屏內,根據順治的意思撰寫《遺詔》,寫完一條,立即呈送。一天一夜,三次進覽,三蒙欽定。《遺詔》到初七日傍晚撰寫與修改完畢。當夜,順治就去世了。順治臨終前說:「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禪理,須得秉炬法語……」順治帝死後被火化,由䒢溪森和尚主持。四月十七日,䒢溪森和尚在景山壽王殿為順治遺體秉炬火化。䒢溪森死後,他的門人編輯他的語錄《敕賜圓照䒢溪森禪師語錄》記載了這件事。所以,順治帝確是死了,而不是出家了。

順治雖未出家,但董鄂妃之死確實給他很大打擊。

順治帝對董鄂妃可謂是一見鍾情,至死不渝……自從遇到董貴妃後,少年天子變得專一起來。兩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董鄂妃本來就體弱多病,生了一個男孩兒又百日而殤,這種打擊使得她一病不起,二十二歲就告別了深愛著她的少年天子。順治得知噩耗,痛不欲生……貴妃辭世,留給少年天子無盡的哀思。四個多月之後,福臨就溘然離世,追隨愛妃而去……順治是個既任性又脆弱、既多情又哀愁的人。他接連受到情感上的打擊 – 愛子夭折、寵妃死亡、出家不成,他極度憂傷的精神垮了,他骨瘦如柴的身體也垮了!董鄂妃死後剛過百天,「癡情天子」順治,因患天花,終因醫治無效,崩於養心殿。

雍正有無奪位,眾說紛紜,閻崇年表示,有「遺詔繼位說」和「改詔篡位說」兩種立場:

第一,遺詔繼位說

持此說者認為:

(雍正受到皇父康熙的信任,派他到天壇代行祭天大典,說明康熙臨終前有意讓雍親王繼承皇位。

(有康熙遺旨為證。康熙六十一年 (一七二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病重。《清聖祖仁皇帝實錄》記載:召皇三子誠親王允祉、皇七子淳郡王允祐、皇八子貝勒允禩、皇九子貝子允禟、皇十子敦郡王允䄉、皇十二子貝子允祹、皇十三子允祥、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諭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有《康熙遺詔》為證。《康熙遺詔》今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上面寫道:「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第二,改詔篡位說

持此說者認為:

(胤禛雖在康熙眼中印象不錯,讓他代為天壇祭天,但不能證明康熙有意、有遺旨讓他繼位。

(康熙在臨終的當天 (十三日),寅刻,宣召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共七位阿哥和隆科多進宮,向他們宣諭:「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這麼重要的決定,既然將繼位大事告訴七位阿哥和隆科多,為什麼不向當事人 – 繼位者胤禛宣諭?所以有的學者認為這件事是無中生有,是雍正繼位後編造的。

(如果說胤禛當時代父到天壇祭天不在西郊,那麼胤禛在當天曾三次受召到康熙榻前問安,《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記載:「皇四子胤禛聞召馳至。巳刻,趨進寢宮。上告以病勢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禛三次進見問安。」可見這時康熙並沒有糊塗。可他為什麼在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十二個小時之間,三次召見胤禛,都沒有當面告訴由他繼承皇位?有的學者認為:這反倒證明康熙沒有向七位皇子宣佈由胤禛繼位遺旨這件事。

(康熙嚥氣之後,為什麼由隆科多一人單獨向胤禛宣諭由皇四子繼位的遺詔?而宣諭康熙遺旨時王公大臣和其他兄弟都不在場?有的學者認為:這個康熙遺旨是假的。

(康熙崩逝的噩耗傳出,京城九門關閉六天,諸王非傳令旨不得進入大內。這就使人們產生「雍正政變」的疑問。

()《康熙遺詔》自然應在康熙去世之前已經定稿並經康熙審定,本應在康熙十三日死後立即當眾宣佈,為什麼到十六日才公佈?可見這段記載有偽造的嫌疑。

(經過清史專家研究,這份《康熙遺詔》是參照康熙五十四年(一七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諭旨加以修改而成的。康熙帝說:「此諭已備十年,若有遺詔,無非此言。」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康熙遺詔漏洞百出。」

(有人說,雍正死後不埋在清東陵而埋在清西陵,說明他得位不正,不願意、沒有臉面在地下見他的皇父康熙、祖父順治。

(雍正對諸多兄弟或殺害、或監禁,似有「殺人滅口」或有口不能說之嫌。(詳見下文)

(雍正繼位後殺年羹堯、隆科多是為了「殺人滅口」。

關於「傳位十四王子」,閻氏覺得,純屬傳聞,查無實據。

雍正篡了他的同胞皇十四弟允禵的位。其理由是:

(康熙意中的繼承者是皇十四子允禵,派他做撫遠大將軍,就是讓他立軍功、掌軍權、樹威信以備接班。

(有的學者認為康熙臨死之前,沒有留下讓雍親王繼位的遺詔。這份所謂《康熙遺詔》是偽造的。康熙剛死,就傳出雍正黨人將康熙遺囑「傳位十四子」,篡改作「傳位於四子」的說法。共有胤禛改詔、隆科多改詔、年羹堯改詔三種說法。如說康熙臨終前本來發了一道詔諭,叫遠在西寧的撫遠大將軍、皇十四子允禵緊急回京繼位,卻被步軍統領隆科多捏在手裡不發,改作「傳位於四子」。此屬傳聞,不為史實。因為如果康熙帝真有「傳位於四子」的遺囑,那麼:

其一,當時繁體字的「于」寫作「於」,「十」字很難改成「於」字;

其二,當時行文規範是「皇某子」,「于」與「四」之間隔了一個「皇」字,很難改;

其三,滿文為清朝的國書,如此重要的遺旨應同時以滿、漢兩種文字書寫,滿文又豈能改「十」為「于」?

……總之,康熙臨終前立皇十四子允禵繼位說,可謂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

是書一大好處,在於將各方理據都擺上枱面,讓材料說話。此於處理同治之死也是這樣。

同治之死,傳說頗多,主要有死於天花、死於梅毒、死於天花和梅毒三說。

主同治死於天花說。主要是根據歷史檔案和翁同龢日記。翁的日記記載:同治於十月「二十一日,西苑著涼,今日 (三十日發疹」。十一月初二日,「聞傳蟒袍補褂,聖躬有天花之喜」。又記載:「昨日治疹,申刻,始定天花也。」初九日,召見御前大臣時,「氣色皆盛,頭面皆灌漿泡飽滿」。上諭云:「朕於本月遇有天花之喜,經惇親王等合詞籲請靜心調攝」云云。經學者研究清宮歷史醫案《萬歲爺進藥用藥底簿》後認為:同治帝係患天花而死。在同治得了天花以後,太醫公佈病情與藥方,宣佈同治之病為「天花之喜」。慈禧太后暨文武大臣對同治之病,不是積極地尋求新醫藥和新療法,而是依照祖上傳下的規矩,在宮內外進行「供送痘神」的活動,敬請「痘神娘娘」入皇宮養心殿供奉。宮內張掛驅邪紅聯,王公大臣們身穿花衣,按照「前三後四」的說法,要穿七天花衣。同治的「花衣期」延長為「前五後七」,就是可望十二天度過危險期。慈禧、慈安兩宮太后,還親自到景山壽皇殿行禮,祈求祖先神靈賜福。內務府行文禮部,諸天眾聖,皆加封賞。一身瘡痍的同治,在皇宮求神祭祖的喧囂中離開了人世。他死在養心殿,這裡恰是他的祖先順治被天花奪去性命的寢殿。《崇陵傳信錄》記載:「惠陵上仙,實係患痘,外傳花柳毒者非也!」近年專家們發現了御醫給同治看病的《脈案》。醫學史專家對相關檔案進行了認真分析,結論是:同治皇帝死於天花。

主同治死於梅毒說。也主要是根據歷史檔案和翁同龢日記。野史中也有載述,《清宮遺聞》記載,同治到私娼處,致染梅毒。翁同龢日記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醫李竹軒、莊某於內務府坐處,據云:脈息皆弱而無力,腰間腫處,兩孔皆流膿,亦流腥水,而根盤甚大,漸流向背,外潰則口甚大,內潰則不可言,意甚為難。」二十八日又記:太醫云:「腰間潰如椀,其口在邊上,揭膏藥則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復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記:見「御醫為他揭膏藥擠膿,膿已半盅,色白而氣腥,漫腫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銘日記也記載:「上旋患癰,項腹皆一,皆膿潰。」但他又說:「宮廷隔絕,其事莫能詳也。」

但清宮史專家指出,清朝的典章制度是非常嚴格的,皇帝私自從紫禁城裡出去尋花問柳,是沒有什麼可能性的。另一種意見卻認為,同治重修圓明園計劃遭百官反對而失敗後,百般無聊,便在太監引導下,微服出宮,尋歡取樂。時外國人可能已知同治帝之病,如美國公使給本國政府的報告說,「同治皇帝病若以西醫及科學方法診治,決無不可醫治之理,決非不治之症。」然而,同治帝是一國之君,太醫開方要經過嚴審,出於為君者諱,是不能公佈病症實情,也不能按病開方,下藥不對症,醫治無療效。

主同治死於天花梅毒說。也主要是根據歷史檔案與文獻資料推斷。御醫診斷同治的症狀是:濕毒乘虛流聚,腰間紅腫潰破,漫流膿水,腿痛盤攣,頭頸、胳膊、膝上發出痘癰腫痛。這種看法是:同治或先患天花未癒而又染上梅毒,或先患梅毒而又染上天花,兩種疾病並發,醫治無效而死。

民間對於同治皇帝死因有種種說法,清朝官方則保持沉默,不予申辯。因此,同治到底是死於什麼病,成了一個歷史疑案。

另談及光緒之死,

光緒帝的死因,主要有兩說:一說是患病正常死亡;二說是被人下毒致死。

光緒正常病死說。有人認為:根據光緒三十七歲時的病案,遺精已經將近二十年,前幾年每月遺精十幾次,近幾年每月二三次,經常是無夢不舉就自行遺洩,冬天較為嚴重,腰腿肩背經常感覺酸沉,稍遇風寒,耳鳴頭疼。光緒一直身體不好,體弱多病。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光緒患有嚴重的神經官能症、關節炎和骨結核等疾病。這是導致光緒壯年死亡的直接病因。光緒的御醫六人,每日一人輪診,各抒己見,治法不一,也耽誤了醫治。

光緒三十四年  (一九零八年三月初九日,脈案記載:皇上肝腎陰虛、脾陽不足、氣血虧損,病勢嚴重。在治療上不論是寒涼藥,還是溫燥藥都不能用,處於無藥可用的地步,宮中御醫們束手無策。五月初十日脈案記載:調理多時,全無寸效。七月十六日,江蘇名醫杜鍾駿看過光緒的病症說:「我此次進京,以為能治好皇上的病,博得微名。今天看來,徒勞無益,不求有功,只求無錯。」九月的脈案記載:病狀更加複雜多變,臟腑功能已經失調。十月十七日,三名御醫會診脈案記載:光緒的病情已經出現肺炎症,及心肺衰竭的臨床症狀。一致認為光緒皇帝已是極度虛弱,元氣大傷,病情危重。十月二十日,光緒的脈案記載:夜裡,光緒開始進入彌留狀態、肢體發冷、白眼上翻、牙關緊閉、神志昏迷。十月二十一日,脈案記載:光緒的脈搏似有似無,眼睛直視,張口倒氣。傍晚時,光緒死。

有的學者根據清宮醫案記載認為:光緒帝從開始病重,一直到臨終,病狀逐漸加劇,既沒有中毒的跡象,也沒有暴死的症象,屬於正常死亡。

光緒被人毒死說。這裡面下毒者又分解為慈禧、李蓮英、袁世凱等多種說法。

其一,說慈禧臨終前派人毒死光緒。《崇陵傳信錄》和《清稗類鈔》等書裡認為:慈禧太后病危期間,唯恐自己身後光緒重新執政,推翻前案,倒轉局勢,於是令人下毒手,將光緒害死。《我的前半生》一書載述:「有一種傳說,是西太后自知病將不起,她不甘心死在光緒前面,所以下了毒手。」人們普遍認為:年僅三十八歲的光緒,反而死在七十四歲的慈禧的前面,而且只差一天,這不會是巧合,而是慈禧處心積慮的謀害。

其二,說李蓮英毒死光緒。英國人濮蘭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傳》和德齡的《瀛台泣血記》等書,認為清宮大太監李蓮英等人,平日裡仗著主子慈禧的權勢,經常中傷和愚弄光緒,他們怕慈禧死後光緒重新掌權,對自己不利,就先下毒手,在慈禧將死之前,先把光緒害死。

其三,說袁世凱毒死光緒。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談到袁世凱在戊戌變法時,辜負了光緒帝的信任,在關鍵時刻出賣了皇上。又說:袁世凱擔心一旦慈禧太后死去,光緒決不會輕饒他,所以就藉進藥的機會,暗中下了毒,將光緒毒死。

其四,說不知姓名之人毒死光緒。曾做過清宮御醫的屈貴庭,在民國間雜誌《逸經》上著文說:在光緒臨死的前三天,他最後一次進宮為皇上看病,發現皇上本已逐漸好轉的病情,突然惡化,在床上亂滾,大叫肚子疼,沒過幾天,光緒便死了。這位御醫認為,雖不能斷定是誰害死了光緒,但肯定光緒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清代官方文獻和宮廷檔案表明:光緒是病死的。但是,從光緒死的那天開始,人們就懷疑他不是正常死亡。人們總覺得他死在慈禧前面,而且只比慈禧早死了一天,這件事太奇怪了!是慈禧手下的人最後幾天在藥裡下了什麼東西?但所有這些猜疑,到今天為止,也只是猜疑,因為至今沒有確鑿史料證明光緒是被害死的。

大抵學界已有共識,或理據已夠充分,閻氏才下結論,如雍正非死於呂四娘行刺。

學者認為,呂留良之案,呂氏一門,男女老幼,俱已嚴禁,不能逃逸。就連呂留良父子墳墓,都加以監視,呂女不可能逃脫。所以,呂四娘行刺雍正說,實屬子虛烏有,絕不可信。

最後,和香港人最有關係的鴉片戰爭,閻崇年以為,道光皇帝要負上責任。

穆彰阿是揣摩道光皇帝的心理,觀察道光皇帝的意向,才主張和議的。《清史稿.穆彰阿傳》明確記載:「穆彰阿窺帝意移,乃贊和議,罷則徐,以琦善代之。」

以上就是說:第一,穆彰阿主和是窺伺道光皇帝旨意而秉承的;第二,因為道光主和,穆彰阿乃跟著贊成主和,這裡的主從關係不能顛倒;第三,罷免林則徐是穆彰阿根據道光皇帝意圖行事的。像林則徐這樣的封疆大吏,沒有道光的「諭旨」,穆彰阿再專權也是搬不倒的;第四,琦善身任文淵閣大學士、直隸總督,其替代林則徐,沒有道光皇帝諭准同樣也是不能的。在大敵當前之時,林則徐被斥責、革職並謫戍伊犁,這和當年崇禎皇帝在皇太極兵臨北京城下逮捕並事後凌遲袁崇煥一樣,都是「自毀長城」!歷史的悲劇又一次重演。

總之,穆彰阿窺出道光之所思,說出道光之所欲言,做出道光之所欲為,所以穆彰阿始終得到道光的支持與信任。因此,鴉片戰爭的責任主要應由道光皇帝來負。

全書有深度,也通俗好讀,絕不枯燥,是上好的歷史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