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十年建屋計劃」與發展新市鎮

以往港督隸屬殖民地部,但 1966 年殖民地部併入大英國協事務部,大英國協事務部又在 1968 年與外交部重組為外交及國協事務部 (簡稱外交部),麥理浩於是成為首位外交部派到香港的總督。

麥理浩甫上任,便強調香港已儲備足夠的經濟能力,現在是改善生活的時候。適逢六七暴動剛結束,社會上勞工階層生活艱難,勞工權益保障有待改善,麥理浩推行大幅度改革,為他贏得民望,也令港府重新樹立良好、正面的形象。

房屋問題一直在戰後困擾著香港。1949 年中共建政後,基於國內局勢不穩,致使大量難民南逃香港,陳秉安撰《大逃港》,清楚記述五十年代至改革開放前,大量中國大陸民眾嘗試偷渡至香港。三年饑荒後之 1962 年為一高峰。

逃港潮令香港人口急速上升,加上戰後嬰兒潮等因素,令房屋供不應求,不少難民只好在市區邊陲用鐵皮或木板搭建寮屋,居住環境惡劣,衛生情況欠佳 (缺乏潔淨水源),火災更時有發生。

1953 年聖誕節的石硤尾大火,促使時任港督的葛量洪決定興建徙置大廈安置災民,港府後來逐漸負起興建公營房屋的責任,著手興建徙置屋邨,並推出廉租屋,惟公營房屋的數量畢竟有限,難民持續湧入,使房屋壓力有增無減,至戴麟趾而未止。

麥理浩上任後,意識到房屋問題的迫切性,遂於 1972 年 10 月宣讀的《施政報告》中,提出規模宏大的「十年建屋計劃」,目標在十年內 (1973 – 1982),投放八十億港元,為一百八十萬港人提供居所。麥督將原有的屋宇建設委員會改組成房屋委員會 (簡稱房委會),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的房屋科改組為房屋署,兩者專門負責規劃和推行公營房屋計劃,以及著手興建公共屋邨。

「十年建屋計劃」令港、九、新界增添不少公共屋邨,例如:

1974 年 – 九龍城愛民邨、黃大仙美東邨

1975 年 – 下葵涌荔景邨、沙田瀝源邨

1976 年 – 下葵涌麗瑤邨、葵盛邨

「新界拓展署」的成立,專門負責在新界規劃「衛星城市」以容納更多人口。早期的「衛星城市」有觀塘和荃灣。

「衛星城市」的概念源自英國,扼要言之,其透過分散擠迫在香港市區內的人口,從而改善香港居住環境,應付香港人口增長。「衛星城市」通常較小型,位處大城市的邊緣,為大城市工作者主要居住地,支持著大城市的經濟活動。「衛星」二字因而得名。

五十年代後期,港府開始發展觀塘及荃灣作為「衞星城市」。1957 年,港府完成觀塘的填海工程,向廠家提供土地,發展觀塘工業區。1961 年 9 月,港府正式刊憲,發展香港首個新市鎮 – 荃灣。

1973 年起,在「新界拓展署」主導下,沙田、屯門也發展成新市鎮,兩地本屬人煙稀少的鄉郊地方,經一連串工程,開山劈石,移山填海,大型屋邨、私人屋苑相繼落成,這些地方的面貌因此出現極大轉變。七十年代後期又決定興建大埔、粉嶺 / 上水、元朗三個新市鎮,並開發馬鞍山作為沙田新市鎮的延伸。

新市鎮急速擴展,刺激相應的公共設施、休憩用地、醫院、學校、交通網路等配套的興建。麥理浩認為,新市鎮不只是一堆公營房屋,而更應該是一個真正的社區。

直至麥理浩卸任為止,「十年建屋計劃」雖未能達標 (只向九十六萬名市民提供居所,未能達到當初訂下一百八十萬的目標),但毫無疑問,對大批受惠的市民而言,他們的生活狀況明顯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市民因此對港府施政更有信心,對麥理浩政績予以肯定,增強了港府的認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