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麥理浩接任港督

1971 年,麥理浩接任香港總督。他是外交官出身,任期長達十年之久,令其成為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港督。

麥理浩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會面貌出現徹底改變。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興建地下鐵路等,不只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還為港府樹立正面形象,加強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經濟方面,麥理浩帶領香港由發展輕工業,逐步轉型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奠定香港的繁榮穩定,以及日後作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財政司夏鼎基提出的「積極不干預」,是港府的理財哲學,香港因此成為經濟最自由的城市。

1979 年,麥理浩訪京,是二戰後首位官式訪問中國的港督。有見於新界租約期滿,麥理浩會見中共領導人鄧小平時,主動提到香港前途問題,鄧小平堅決表示要在 1997 年或之前收回香港,揭開香港前途談判的序幕。麥理浩返港後,為免引起港人恐慌,隻字不提鄧小平堅決收回香港的言論,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者放心」。1982 年 5 月,麥理浩卸任,未及參與香港前途談判。

麥理浩 1917 年生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父母是蘇格蘭人。1936 年考入牛津大學,主修歷史,1939 年畢業,旋即獲殖民地部取錄,投身馬來亞殖民地政府。1940 年一度前往中國,在英國駐廈門領事館任職,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他遭日軍拘禁,到 1942 年 10 月才獲准遣送回國。

1947 年 5 月,麥理浩放棄殖民地部的工作,正式轉投外交部。1959 年,他借調到殖民地部,到香港出任港府政治顧問,負責就政治事務向港督柏立基提供意見。1963 年升任外交部遠東司司長,主管遠東地區外交事務。1970 年 10 月,倫敦政府任命麥理浩接替戴麟趾成為香港總督兼三軍總司令。1971 年 11 月 19 日,麥理浩抵港履新。

李彭廣在《管治香港》一書中指出,從英國的解密檔案可以發現,麥理浩銳意改革的背後,其實是英國一種精明的戰略部署,旨在為英國政府創造與中國政府談判香港前途的籌碼。換言之,英國政府計劃在短時間內盡量提升香港各方面的發展和香港人的生活水平,以大幅拋離中國內地,以此突出香港社會和制度的優勢,從而影響中國政府在處理香港問題時的態度和政策。

早在麥理浩履新前一年,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已要求他草擬一份治港大綱,作為總督和英國政府對治港政策的基本共識。在麥理浩看來,必須在「關鍵時刻」到來之前啟動推動社會改良的進程,設計出能增強本地市民對港府信心的政策,「如果中國的香港政策維持不變,成功操作上述政策將會為英國取得數年的發展時間和改善英國的談判位置。」換言之,麥督來港,主要任務是,基於英國外交政治的考慮,按照中長期戰略部署進行社會規劃,在最短時間內建設香港,將香港快速發展成為亞太區的模範城市,從而凝聚香港人對港府的認受,為未來香港主權易手創造出對英國有利的談判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