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9日 星期一

儒家作為一種人文宗教

在<性與命>中,錢穆剖析儒家如何作為一種人文宗教。

儒家雖無宗教制度、組織及儀式在<性與命>中,錢穆剖析儒家如何作為一種人文宗教。

儒家雖無宗教制度、組織及儀式,卻有禮樂、信仰者之內心情緒、各人心上宗教的真實經驗 (各種宗教的內心經驗,最重要的,必有一個外在的神聖境界或神聖威力之存在。人能超越了小我、有限的、較低級的自心,而信仰一外在的、無限的、高級的神聖心,而與之相接觸、相感通、相融合,這是各種宗教所共同祈求的一種境界)。

錢穆認為,

(1) 儒家並不在人類自心之外去另找一個神,而只認人類自心本身內部自有它的一種無限性,那即是儒家之所謂性。

(2) 人心是個別的、各偏的、不完全而有生滅的、相對而有限的,但其亦有共通的部分。這些共通部分,是完全唯一的,無起滅而絕對永存的。儒家之所謂性,即指此言。

(3) 西方宗教家只希望神降入我心來,儒家則主張盡心知性、明心見性,而發現我性內具之善,自盡我心,自踐我性。

(4) 宗教家認有一神超越於自己小我有限之上,此有限內心如何與此至高無限之神相交接,其普通必有之手續即為祈禱。儒家認性之至善即在我心,故儒家教義不須有祈禱。但此至善之性,究竟也是我心內較高較深的部分,雖在我心之內,而貫通於心與心之間,則又若超越於我心之外,因此我心有限,而我心之性則無限。一個超越我外而無限的性,較之只為我有而有限的心,自然也不免有一種降臨與高壓之感。如何將我此個別之心,完全交付於此共通之心,而受其規範,聽其領導,這須有一種委心的狀態。委心便是安命,安命始可踐性,委心安命便要你有所捨卻。捨卻了此一部分,獲得了那一部分,這種以捨棄為獲得的心理狀態,正猶如宗教家之祈禱。祈禱心態之最重要者,首為完全捨棄。捨棄你之一切而聽命於神,信賴神,祈求神。儒家之知命安命,亦同樣有此境界,平息自心一切活動,只聽命的支配。

莊子言命,偏向消極地叫你捨棄,而非積極地叫你奮發。魏晉時代的清談學家們,只知任性,不知安命。兩者皆有不足,只有儒家是性命雙修。

又一切宗教像是個人主義的,而儒家則最不喜為個人自己著想,一切從大眾出發,也一切歸宿到大眾。

儒家不相信有一上帝和神在人之前,其必然不會把人的地位低壓於上帝和神之下 (故有人本主義色彩)。可是,宗教家一切鼓舞人向上的情緒,激勵人擴大內心的功用,儒家並未忽視,而且能完全把握到。儒家因此與一切宗教精神相通。

黃冠閔引述唐君毅以下一段話:

吾於中國文化之精神,不取時賢之無宗教之說,而主中國之哲學、道德與政治之精神,皆直接自原始敬天之精神而開出之說。故中國文化非無宗教,而是宗教之融攝於人文……對天地鬼神之觀念,更特致尊重,兼以為可以補西方宗教精神之不足,並可以為中國未來之新宗教之基礎。(《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自序》)

指出:

從唐君毅的角度來看,宗教並不與哲學矛盾,他肯定從哲學闡發宗教的必要性的,更注重立基於人文精神的宗教……唐君毅進而證成儒家的宗教精神,他稱孔子為「繼天道以立人道」的典型;這是奠定儒家人文主義宗教的一種思考方向。(<唐君毅哲學論探:宗教並不與哲學矛盾,唐君毅的超越與感通>)

其實,錢穆肯定儒家的宗教面向,跟唐君毅並無二致。

另外,朱子以心為「氣之靈」、「氣之精爽」,可覺於理 (性) 而為道心,也可覺於欲而為人心。錢穆的思考明顯取資於朱子。,卻有禮樂、信仰者之內心情緒、各人心上宗教的真實經驗 (各種宗教的內心經驗,最重要的,必有一個外在的神聖境界或神聖威力之存在。人能超越了小我、有限的、較低級的自心,而信仰一外在的、無限的、高級的神聖心,而與之相接觸、相感通、相融合,這是各種宗教所共同祈求的一種境界)。

錢穆認為,

(1) 儒家並不在人類自心之外去另找一個神,而只認人類自心本身內部自有它的一種無限性,那即是儒家之所謂性。

(2) 人心是個別的、各偏的、不完全而有生滅的、相對而有限的,但其亦有共通的部分。這些共通部分,是完全唯一的,無起滅而絕對永存的。儒家之所謂性,即指此言。

(3) 西方宗教家只希望神降入我心來,儒家則主張盡心知性、明心見性,而發現我性內具之善,自盡我心,自踐我性。

(4) 宗教家認有一神超越於自己小我有限之上,此有限內心如何與此至高無限之神相交接,其普通必有之手續即為祈禱。儒家認性之至善即在我心,故儒家教義不須有祈禱。但此至善之性,究竟也是我心內較高較深的部分,雖在我心之內,而貫通於心與心之間,則又若超越於我心之外,因此我心有限,而我心之性則無限。一個超越我外而無限的性,較之只為我有而有限的心,自然也不免有一種降臨與高壓之感。如何將我此個別之心,完全交付於此共通之心,而受其規範,聽其領導,這須有一種委心的狀態。委心便是安命,安命始可踐性,委心安命便要你有所捨卻。捨卻了此一部分,獲得了那一部分,這種以捨棄為獲得的心理狀態,正猶如宗教家之祈禱。祈禱心態之最重要者,首為完全捨棄。捨棄你之一切而聽命於神,信賴神,祈求神。儒家之知命安命,亦同樣有此境界,平息自心一切活動,只聽命的支配。

莊子言命,偏向消極地叫你捨棄,而非積極地叫你奮發。魏晉時代的清談學家們,只知任性,不知安命。兩者皆有不足,只有儒家是性命雙修。

又一切宗教像是個人主義的,而儒家則最不喜為個人自己著想,一切從大眾出發,也一切歸宿到大眾。

儒家不相信有一上帝和神在人之前,其必然不會把人的地位低壓於上帝和神之下 (故有人本主義色彩)。可是,宗教家一切鼓舞人向上的情緒,激勵人擴大內心的功用,儒家並未忽視,而且能完全把握到。儒家因此與一切宗教精神相通。

黃冠閔引述唐君毅以下一段話:

吾於中國文化之精神,不取時賢之無宗教之說,而主中國之哲學、道德與政治之精神,皆直接自原始敬天之精神而開出之說。故中國文化非無宗教,而是宗教之融攝於人文……對天地鬼神之觀念,更特致尊重,兼以為可以補西方宗教精神之不足,並可以為中國未來之新宗教之基礎。(《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自序》)

指出:

從唐君毅的角度來看,宗教並不與哲學矛盾,他肯定從哲學闡發宗教的必要性的,更注重立基於人文精神的宗教……唐君毅進而證成儒家的宗教精神,他稱孔子為「繼天道以立人道」的典型;這是奠定儒家人文主義宗教的一種思考方向。(<唐君毅哲學論探:宗教並不與哲學矛盾,唐君毅的超越與感通>)

其實,錢穆肯定儒家的宗教面向,跟唐君毅並無二致。

另外,朱子以心為「氣之靈」、「氣之精爽」,可覺於理 (性) 而為道心,也可覺於欲而為人心。錢穆的思考明顯取資於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