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捲入一戰

美國史學家西德尼・布拉索・費伊 (Sidney Bradshaw Fay) 在其成名作《世界大戰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World War) 中指出,一次大戰是一場意外 (accident),它不是任何國家的統治者所計劃或預見。「捲入 / 滑入大戰」(slide into the Great War) 命題後來被英國首相勞萊・喬治 (Lloyd George) 引用而廣為流傳。

各國如何捲入 / 滑入一戰?現在我們嘗試分析一下。

(一)

普法戰爭後,法國被迫簽訂《法蘭克福條約》(Treaty of Frankfurt),割讓阿爾薩斯 - 洛林 (Alsace-Lorraine) 予德國,並賠款五十億法郎。德皇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舉行登基大典,尤其對法國造成極大的羞辱。自此,法國矢志復仇,德國深感憂慮。

俾斯麥篤信「現實政治」(Realpolitik),為免法國報復令德國腹背受敵,他採取「同盟制度」(alliance system),孤立法國。

德國先與奧匈帝國 (1867 年,奧地利因接連在意大利統一戰爭和普奧戰爭中失利,國際地位相對下降,致使境內各民族紛紛要求自治。奧地利皇帝卒之與匈牙利相妥協,建立奧匈二元帝國,避免帝國分裂)、俄國結成「三帝同盟」(League of the Three Emperors)。

1878 年柏林會議,德國大削俄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利益,跟俄國交惡,1879 年 10 月遂與奧匈帝國秘密締結「德奧同盟」(Dual Alliance),視俄國為假想敵。

儘管德國 1887 年 6 月與俄國簽訂《再保條約》(Reinsurance Treaty),三年後俾斯麥黯然下台,《條約》未有續簽 (renew)。俄國終於在 1892 年與法國結盟,俾斯麥「法國突破孤立的噩夢」成真。

法國打破外交上的孤立,1904 年 4 月又與英國簽訂「英法協約」(即摯誠協定,Entente Cordiale),停止爭奪海外殖民地,展開對抗德國的合作。1907 年,「英俄諒解」(Anglo-Russian Entente) 簽署,「三國協約」(Triple Entente) 形成。

而早在 1882 年 5 月,德國、奧匈帝國跟意大利王國結盟。「三國同盟」(Triple Alliance) 和「三國協約」對壘,歐洲正式分裂成兩個敵對陣營。

「同盟制度」要求,陣營內某一國家被另一陣營的國家攻擊,該陣營的其他成員國必須出兵協助。這容易令一局部的、地區性的戰事演變成世界大戰。

(二)

資本主義蓬勃,工業迅速發展,催生殖民主義 (colonialism) 和帝國主義 (imperialism)。

列寧 1917 年發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Imperialism, 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系統地探討了帝國主義的本質。他表示,帝國主義是壟斷的、寄生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和最後階段。

列寧解釋,為了使資本主義產生比國內市場更大的利潤,資本往往被出口和投資於經濟欠發達的國家,謂之「殖民」。在「殖民」經濟欠發達國家的過程中,企業和政府難免對當地民眾進行經濟剝削,間接容易捲入地緣政治衝突。帝國主義因此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包含 (a) 出口金融資本 (b) 對勞動力和自然資源開發的壟斷兩部分。部份企業及政府會利用剝削所得的超級利潤,賄賂當地知名領袖和貴族,在政治上消弭反抗意識,維持殖民地穩定。

列寧的理論框架大抵適用於闡述英、法、德等國的海外擴張。

另外,英國左翼史家艾瑞克・霍布斯邦 (Eric Hobsbawm) 在《帝國的年代:1875 - 1914》(The Age of Empire:1875 - 1914) 中認為,有別於傳統帝國主義,出現在 1875 - 1914 年的新帝國主義,主要是為了舒緩 1873 - 1896 年嚴重的經濟蕭條,歐洲各國藉大幅向亞非地區殖民,從而獲取殖民地的原料和市場,並向本國人提供就業機會。商品傾銷殖民地復能獲取暴利。新帝國主義基本上是以資本和商業行為驅動的。

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導致列強時有衝突,彼此關係變得緊張。具體例子有:

(1) 1881 年突尼西亞事件:法國、意大利爭奪突尼西亞,意大利未能成功,因而投身德國、奧匈帝國的陣營。

(2) 1882 年埃及事件:英、法兩國爭奪埃及,矛盾直至 1904 年「英法協約」簽署才得到解決。

(3) 1898 年法紹達 (Fashoda) 事件:英、法因爭奪法紹達一地,陷入國際爭端,最終以英國的外交勝利告終。

(4) 1899 - 1902 年第二次波耳戰爭 (Second Boer War):英國與川斯瓦共和國 (南非共和國)、奧蘭治自由邦 (位於非洲南部的一個獨立國家) 爆發戰爭。德國對英國展開輿論攻擊和外交孤立。

(5) 1905 年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First Moroccan Crisis):法國欲把摩洛哥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摩洛哥惶恐不安,援引德國抗衡法國。1905 年 3 月 31 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 (Tangier) 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獨立及其領土完整,德、法對立。

(6) 1911 年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Second Moroccan Crisis):摩洛哥發生叛亂,法國乘機出兵,德國亦以保護本國商人為名,將豹號戰艦 (SMS Panther) 駛至摩洛哥港口阿加迪爾 (Agadir),戰爭一觸即發。不久,英國因忌憚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支援法國,法、德談判。1912 年 3 月,德國同意摩洛哥成為法國的保護國。可是,事後德國與英、法兩國結怨更深。

(三)

德皇威廉二世是英國維多利亞長公主的長子,維多利亞長公主乃統治英國長達六十三年的維多利亞女王的長女,換言之,維多利亞女王是威廉二世的外祖母。維多利亞女皇同時是愛德華七世的母親。愛德華七世次子喬治五世是英國國王。威廉二世因而時常以表弟為假想敵,希望德國超越英國。

英國有皇家海軍,威廉二世不甘在海軍上落後,於是大量擴建海軍,建造多艘無畏艦 (dreadnought),積極爭取海上霸權。英國擔心德國坐大,又倍增軍備。

其他國家也積極擴充陸軍、空軍規模以爭取優勢。稍一不慎,即墮入「擦槍走火」的邊緣。

(四)

塞爾維亞公國打算把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 (Bosnia-Herzegovina) 吞併,偏偏奧匈帝國在 1878 年柏林會議取得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的行政統治權,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交惡。

1908 年 10 月 6 日,奧匈帝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吞併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危機」(Bosnian Crisis) 刺激塞爾維亞強烈的反奧情緒。尤其甚者,鄂圖曼帝國的軟弱無能、任由他人宰割,加強巴爾幹諸民族對其輕蔑,「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便是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門特尼哥羅聯合攻打鄂圖曼帝國。

塞爾維亞原先在戰爭中取得阿爾巴尼亞 (Albania),因奧匈帝國從中作梗,阿爾巴尼亞獨立建國。奧、塞矛盾加深。

保加利亞在戰後覺得受到不公平對待,攻打塞爾維亞,「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揭開序幕。塞爾維亞聯合門特尼哥羅、希臘、羅馬尼亞等攻打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大敗。塞爾維亞在兩次巴爾幹戰爭中大幅擴張領土,威脅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既得利益。俄國奉行「泛斯拉夫主義」(Pan-Slavism),向來支持塞爾維亞。結果俄國與奧匈帝國發生矛盾。

在巴爾幹戰爭中戰敗的鄂圖曼帝國及保加利亞,為向塞爾維亞報復,加入德奧陣營。

(五)

奧匈皇儲斐迪南大公 (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在塞拉耶佛 (Sarajevo,波斯尼亞與黑塞哥維那首都) 遭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 (Gavrilo Princip) 槍殺,奧匈帝國旋即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 (ultimatum)。1914 年 7 月 28 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

30 日,俄國總動員支持塞爾維亞。31 日,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十二小時內取消總動員,俄國置之不理,德國決定向俄國宣戰。

德國要求法國保持中立,未獲回覆,8 月 3 日向法國宣戰。

按照「施里芬計劃」(Schlieffen Plan),德國必須取道比利時進攻法國,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身國土安全極為重要,於是向德國宣戰。6 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12 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

基於「同盟制度」,其他國家陸續加入,德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及保加利亞地處歐洲的中心地帶,故稱 Central Powers,中文叫做「同盟國」。英國、法國、俄國則叫做 Allied Powers「協約國」。

1915 年 5 月是一戰的轉捩點。意大利因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 (Fiume) 和達爾馬提亞 (Dalmatia),轉投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德國實行「無限制潛艇戰」(unrestricted submarine warfare),導致從美國出發的英國郵輪「路西塔尼亞號」(RMS Lusitania) 遭擊沉。由於郵輪上大部分乘客是美國人,加上德國向墨西哥發出齊默爾曼電報 (Zimmermann Telegram) 煽動其反美,美國決定參戰,支持英、法對抗德國。

雖然 1917 年「十月革命」(October Revolution) 使俄國退出一戰,但美國龐大的軍事及經濟支援對同盟國構成嚴重不利。1918 年 9 月起,同盟國陸續宣告投降,一戰 11 月 11 日正式結束。

(六)

德國之所以建立,源於拿破崙戰爭激發日耳曼人的民族意識。法國銳意復仇,亦是民族自尊和光榮感使然。由此衍生「同盟制度」,「同盟制度」實屬第二義,第一義的、根本的禍根是民族主義。

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乃資本主義和工業發展過盛的後遺症,由爭奪海外殖民地再造成軍備競賽,資本主義和工業發展過盛實為另一個第一義的、根本的禍根。

弔詭的是,民族主義、資本主義、工業革命都和「啟蒙理性」有關,有學者指「一戰是歐洲文化的自我毀滅」,非常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