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 星期日

從《包青天怒鍘陳世美》看古代中國政制的缺陷

《包青天怒鍘陳世美》故事家喻戶曉,大家都同情秦香蓮,對陳世美反感。然而,仔細看整個故事,背後隱約反映出古代中國政制上的缺陷。

錢穆曾說,中國自秦開始,就是一個「化家為國」的過程。最顯著的標誌就是家宰搖身一變成為總理天下事務的宰相。

「化家為國」之下,有內、外廷之分,內廷是皇室,外廷是百官商議政事的地方。百官必須按照既定程序、規章辦事,不可徇私,皇帝也不可將自己的私意滲雜其中,故有「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然而,制度如此設計,不代表實際運作與之相符合。

早在漢武帝時,就已經用老年人做宰相,好讓諫諍聲音消失,自己可大權獨攬。

至東漢初年,「雖置三公,事歸台閣」,尚書台原本屬內朝,因光武帝欲架空宰相,遂把宰相的工作交予尚書。

即使開明如唐太宗,宰相魏徵進諫令其佳鷂死懷中,其竟怒氣沖沖說:「會須殺此田舍翁」。

無他,內、外廷雖分開,但權源始終掌握在皇帝手裡,皇帝想廢誰就廢誰,殺誰就殺誰,真正的制衡如何可能實現?

勞思光解得好:皇帝與宰相之間雖有一定分權,但宰相「受命」於皇帝,既受皇帝任命,自然要依皇帝的意旨施政,執行皇帝頒佈的命令,否則會遭貶誅。這種權力制衡機制的作用十分有限。

彌縫權力制衡機制的不足,往往要透過官員自身的道德。這是一種無可奈何。

《包青天怒鍘陳世美》故事中,為何陳世美能夠不可一世?因有公主撐腰。公主則有太后及皇帝撐腰,皇帝正是權源。

包拯的靠山是「相爺」。其按照所得證據判定陳世美有罪,要鋤他,這也是本乎既定程序、規章辦事,做得很稱職。

問題來了,皇帝、太后、公主基於私心,迫逼包拯不要鋤駙馬,放棄按照既定程序、規章辦事,否則丟失烏紗帽。丟失烏紗帽事小,喪命事大。包拯最後舉出御賜的尚方寶劍力壓太后、公主,此乃僥倖,歷史上倒沒有太多正直盡責的官員有尚方寶劍,反而活生生被皇帝殺害。

包拯有道德氣節是好,故事也是 happy ending。然而,如果秦香蓮不是遇到包拯,又或者包拯關鍵時刻不願放棄頭上那頂烏紗帽,結局可能是秦香蓮永遠失去兒子,有冤無路訴。而很不幸,古代中國大部份時間都是這樣。

民主再不好,至少有憲法約束統治者權力,並可由人民一人一票撤換他。人間悲劇因此得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