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失敗的教育改革

凱薩琳二世嚮往西歐文化,深信歐式教育能將俄國兒童塑造成德智兼備、具有公民責任感的新人類。

她委任伊凡.貝茲托伊 (Ivan Betskoy) 作為教育事務顧問。另外,組建教育委員會,邀請英國的教育權威加入。委員會建議為 5 至 18 歲的非農奴兒童提供俄式東正教教育,並強調「對女性進行恰當有效的教育」。礙於立法議會事件甚囂塵上,教育委員會未能把理念變成現實。

凱薩琳二世又命臣下起草兩性兒童教育大綱 (思想來自洛克),反對用傳統方法培養兒童。她特意設立莫斯科棄兒之家 (The Moscow Orphanage 莫斯科孤兒院),以此為試點,為院內孤兒和私生子提供歐式教育。奈何院內兒童死亡率高,項目最終失敗。

斯莫爾尼宮 (Smolny Institute) 是凱薩琳二世興建的全俄第一所貴族女子學校。它起初只招收貴族千金,後來逐漸對商人階層開放。斯莫爾尼宮的少女們必須對女皇忠誠,專心學習純正的法語、音樂、舞蹈,並有嚴格的紀律。宮內禁止奔跑嬉戲。

1766 年,凱薩琳二世重整少年軍訓團 (Cadet Corps)。軍訓團除了有專業軍事課程,團員還要學習科學、哲學、倫理、歷史和國際法。少年軍訓團對海軍軍訓團、工程炮兵學院都有影響。

1782 年,凱薩琳二世成立顧問委員會研究各國的教育體制,奧地利的三級教育體制 (鄉村的基層學校、城鎮的中級學校和省會的師範院校) 受到關注。

同時,她組建國立學校委員會,負責建構國內的學校網絡、培訓教師、提供教材。

1786 年,國立教育條例正式頒佈,確立了兩級教育體制。各省會設小學和中學。這些學校男女同校,不收學費,向所有非農奴階層開放。每個年級的課程和教學方法都有細緻規定。教材由委員會專門翻譯,教師則會收到一份「教師指南」,其中包括教學法、所教課程、教師舉止和學校管理四部份。

國立學校委員會兩年後派人巡視新設學校,發現效果未如理想。儘管貴族們為新學校籌措不少資金,他們還是寧願把自己的孩子送往更有名的私立學校。城鎮居民亦不喜歡小學的新教學法。549 所國立學校,僅有 62,000 學生,反應冷淡。

晚清推行洋務運動,曾開設京師同文館、廣方言館,專門教授西歐各國語言,屬官辦的新式教育機構。因官僚、貴族子弟仍沉醉於「學而優則仕」的科舉美夢,入讀京師同文館、廣方言館者甚少。袁世凱一度安排其妾侍充當學生習外語,支撐場面。京師同文館、廣方言館的結局,和凱薩琳二世開設的新式國立學校,巧合地相似。

或許,凡國家推動變革,坊間一定會有不適應,繼而對舊制度及處事方式依戀不捨。特別是舊制度尚未崩潰,坊間接受變革的可能性更低。凱薩琳二世也好,曾左李也好,改革都是舉步維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