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法國大革命爆發

公元 1774 年,路易十六繼任法國國王,他是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是路易十四的曾孫) 之孫。

路易十六甫上場,法國已因過度參戰 (特別是七年戰爭) 而面臨國庫空虛。1778 年,法國介入美國獨立戰爭,尤其令軍費開支上升,增加財政負擔。當時法國國債總數高達 20 億里拉。1788 年法國更遭遇嚴重旱災,農作物大量失收,導致麵包價格上漲。多個地區出現饑荒,政府竟無力救濟。

路易十六為人優柔寡斷,且具有一定保守傾向。對於舊有制度把社會分為教士、貴族、平民三級,教士最高,貴族次之,商人、城市工人、農民等最低,他全盤接受,把稅擔壓在商人、城市工人、農民身上。

他的皇后瑪麗.安東妮 (Marie Antoinette),是奧地利哈斯堡王朝 (Habsburg) 末代君主瑪麗亞.特蕾莎 (Maria Theresia) 的女兒。相傳有大臣告知瑪麗皇后:「及天下慌亂,百姓無麵包而餓死。」她回答:「何不食蛋糕?」儘管此事純屬虛構,皇后不體恤民間疾苦的套版印象,明顯存在於法國民眾心中。

經濟困窘,加上皇室遠離群眾、只知斂財,令民憤升溫。1789 年 5 月召開的三級會議,原意是盡快找出解決財政危機的方法,因第三等級對自己代表力有異議而解散 (三級會議最初安排教士、貴族、平民每級都有一票。可是,這樣做可能令其餘兩個等級聯合否決第三等級的決定。第三等級爭取雙倍票權,未能成功)。商人、城市工人、農民等另組「國民議會」(National Assembly),顧名思義,這是一個為「人民」而不是為皇室服務的議會。

路易十六下令關閉國民議會的召開地萬國大廳,國民議會移師到附近一個室內網球場召開,6 月 20 日發表著名的《網球場宣言》(Tennis Court Oath),宣稱:一天法國憲法未制定,國民議會決不解散。路易十六未幾公開讓步,暗地裡卻調動大批軍隊集結在巴黎和凡爾賽。

7 月 9 日,國民議會改稱為國民制憲議會 (National Constituent Assembly)。越來越多部隊 (部隊中不少是王室僱用的外國兵團) 進駐,令巴黎民眾深感惶恐。14 日,民眾決定先發制人,盯上巴士底監獄裡的武器和彈藥庫存,對監獄發動猛攻。經過數小時激戰,巴士底監獄於當天下午被攻佔。監獄管理者被拖出毆打、用刀亂刺斬首而死。法國大革命正式上演。

巴士底監獄專門關押政治犯,它被攻佔,標誌著法國專制獨裁統治被推翻。

然而,法國未有因巴黎民眾的躁動邁向光明,鄉村暴動接二連三,貴族家庭遭到襲擊,其莊園被焚毀。一些暴民甚至湧入城市搶劫,造成「大恐慌」。

有見及此,國民制憲議會 8 月 4 日通過《八月法令》,從法律層面上廢除封建制度,取消教士、貴族們的特權,以疏導民眾不滿情緒,重建社會秩序。

26 日,《人權和公民權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 頒佈,內容包括:

(a) 強調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

(b) 肯定言論、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

(c) 闡明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

(d) 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

《人權宣言》很大程度受到《美國獨立宣言》啟發,並吸收了天賦人權論、啟蒙思想家如孟德斯鳩、洛克的主張。

10 月 6 日,若干巴黎婦女和數千名國民衛隊士兵闖入凡爾賽宮 (路易十四以路易十三在凡爾賽的狩獵行宮為基礎所建造的新宮殿,1682 - 1789 年法國皇室及政治中心所在),迫逼路易十六一家遷入巴黎居住,路易十六一家變相被軟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