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增援始終未能成事

1941 年,有感美日關係惡化,美國政府改變對亞洲防務的態度。3 月,美國通過《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開始向英國供應軍火,並將此案延伸至中、蘇兩國。另外,太平洋艦隊轉移至夏威夷的珍珠港,與日本的距離縮短了三分之一。

美國改變態度,加上地中海、中東和大西洋 (不列顛戰役獲勝) 的戰況稍為好轉,令英國軍方重新考慮增援香港的問題。

德國 6 月發動「巴巴羅薩行動」(Operation Barbarossa),派兵入侵蘇聯,亦是英國軍方再度關注香港的原因之一。蓋香港向來被視為影響中國抗日決心的地方,加強防守香港,能夠激勵中國軍民繼續抗戰,日本無法抽身離開東亞戰場以支援盟友德國,蘇聯即不易對德屈服。又德軍侵蘇減輕了英國本土所面對的壓力,軍方認為刻下有條件理會海外的香港。

當時,陳策海軍上將 (國民政府駐港全權聯絡代表兼中國國民黨港澳支部主任委員) 曾在一個晚宴上,與賈乃鍚等英美軍官討論英、美、日三國海軍兵力的問題,大家普遍同意:如英美可集中軍力至亞太地區,則可逼使日本放棄侵略。

然而,倫敦政府對中英合作持保留態度。

1941 年 2 月,英國派出印度陸軍少將丹尼士 (Maj. Gen. Lancelot Dennys) 出任駐華軍事代表團長,雙方就軍事合作進行討論,但一直未能達成協議。5 月下旬,蔣介石向英國駐重慶大使提出派兵協防香港和緬甸。雖然大使和丹尼士都表示贊成,但倫敦似乎不太願意,擔心中國會將英國拖入亞洲戰場。

倫敦政府是一個阻力,軍方中的陸軍部是另一阻力。

陸軍總參謀長迪約翰 (Gen. John Dill) 聲言「我們不能根據中國短期的戰術需要作出任何決定」,而是要按照「我們自己的全盤戰爭計劃」,因為「中國的未來仰賴我們擊敗日本」。陸軍部甚至堅持英日開戰後才可派出游擊戰專家到中國。

早在 1938 年 3 月,海外及本土防務委員會提交《香港再武裝計劃》時,陸軍部已跟海軍部不咬弦,意見出現分歧。陸軍部反對增加投資為香港裝備 15 吋 (381 毫米) 巨炮、興建兩個新機場,海軍部卻傾向支持。巴度苗《1936 年防衛計劃》遭放棄,守軍轉為「保住港島」,某程度上是陸軍部阻撓導致 (海軍部立場、態度比較有利香港。相反,陸軍部念茲在茲英國本土利益,香港的利益往往被放在次要位置加以考慮。巴度苗要求增派援兵,陸軍部憂慮英國被德軍入侵,遲遲未予回應,便是一例)。

駐港陸軍司令賈乃錫首肯英美聯合兵力以威懾日本,純粹是賈個人想法,不代表陸軍部正式立場。賈對香港有特殊且深厚的感情,此在他卸任返國,途中仍對增兵香港一事念念不忘,卒之請求加拿大增派援兵可以窺見。

倫敦一度答應把自美國購入的 100 架 P-40 戰鷹式戰鬥機轉讓中國,由於北非戰局日壞,邱吉爾臨時把飛機送往該地。

幸好馬來亞及新加坡兵力日厚,英美軍事合作亦漸見端緒,東亞局勢還不至教人絕望,香港處境還不至十分危險。

[主要參考資料]

1. 鄺智文、蔡耀倫,《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