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十二使君之亂

自秦始皇平百越,越南 (古稱交趾 / 交州) 開始為中國所統治。秦末,天下大亂,南海郡尉趙佗乘機據地稱王,建立南越國。可惜到了西漢武帝,出兵滅亡南越國,越南從此成為漢朝領土,受漢朝直接統治。

錫光、任延先後教導當地人民學習禮義及耕稼,並為其制定婚姻嫁娶制度,越南稍染華夏之風。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 (公元 40 年),雒越族領袖徵側的丈夫詩索被「張眼視錢」、財迷心竅的交趾太守蘇定處死,徵側於是聯合妹妹徵貳起兵反抗,老百姓紛紛響應,蘇定逃往南海郡。雒越族人推舉徵側為王,光武帝派伏波將軍馬援等率兵南下平叛。二徵最後戰敗而死 (據說她們騎在大象背上作戰),起義告一段落。

越南長期被中國控制,直至唐末,交州土豪曲承裕獲授予安南靜海節度使,他的孫兒曲承美與南漢爭奪自主權,遭消滅。楊廷藝 (曲氏舊將) 繼起,為部將矯公羨所殺。廷藝牙將兼女婿吳權討伐矯公羨,公羨向南漢求援。吳權先殺公羨,再在白藤江海口設置陷阱,使「漢兵大敗,士卒覆溺者太半」。「白藤江之戰」後,南漢勢力被逐出越南,吳權自立為王,定都螺城。

吳權在位六年去世,吳朝旋即陷入一片混亂。楊三哥 (楊廷藝之子) 未有按照吳權臨終遺命輔助新君,反而陰謀奪位,稱「平王」。吳權長子吳昌岌出逃藏匿,次子吳昌文被楊三哥收為己子。吳昌文不久趁領兵外出討伐叛亂,倒戈相向,推翻楊三哥,奪回權力,與兄長吳昌岌共理國政。奈何吳昌岌越來越專橫,作威作福,吳昌文氣憤得不再參與政事,後來在戰場陣亡。

這個時期的吳朝,已無力管治地方,「群雄競起,各據郡邑自守」,其中有所謂「十二使君」出現:

「吳昌熾據平橋、矯公罕 (矯三制) 據峯州、阮寬 (阮太平) 據三帶、吳日慶 (吳覽公) 據唐林、杜景碩 (杜景公) 據杜洞江、李圭 (《欽定越史通鑑綱目》作「李奎」) (李朗公) 據超類、阮守捷 (阮令公) 據僊遊、呂唐 (呂佐公) 據細江、阮超 (阮右公) 據西扶烈、矯順 (矯令公) 據回湖、范白虎 (范防遏) 據藤州、陳覽 (陳明公) 據布海口,號十二使君」。

驩州刺史丁公著的兒子丁部領,割據華閭洞。他擊敗及招降叔父丁預,繼而與兒子丁璉投靠陳覽 (陳明公) (因其兵力較強、領地較廣、家產富有,且「有德而無嗣」),利用三萬兵馬降服范防遏,軍事和聯姻手段震懾吳日慶和吳昌熾,逐個擊破的策略消滅矯公罕、矯順、阮寬、阮守捷、呂唐、李奎等,加上杜景碩中流矢,阮超率軍渡河時遇狂風覆沒,「十二使君」卒之被蕩平。

丁部領統一全國,即皇帝位,改國號「大瞿越」,以華閭洞為首都,丁朝正式建立,時為宋太祖乾德六年 (公元 968 年)。

[主要參考資料]

1. 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

2. 潘清簡,《欽定越史通鑑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