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比較「正義論」與「民生主義」

羅爾斯 (John Rawls)「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 和孫中山「民生主義」同屬左傾,但彼此的理論基礎絕不相同。

羅氏述說社會上最不利者該被照顧的原因:享有高收入、高資歷的人,其成就不完全由他 / 她單獨奮鬥而得,也需有培育他 / 她才能的機緣,以及適合他 / 她發揮所長的社會制度和環境。

舉例言之,一個小孩能長大成為鋼琴家,童蒙時可能遇過名師指點,家長亦悉心裁培。至於彈琴可以賺取可觀收入,跟政府大力推動、社會大眾對鋼琴演奏者有一定需求有關。

這些因素都是外在的,偶然的,基於人「希望得到自己應得 (努力多少,就回報多少) 的」直覺,高收入、高資歷者應該把其收入一部份交出,用以扶助缺乏機緣培育才華、社會制度和環境均不利他 / 她發揮所長的最弱勢者。

有人或許會質疑:高收入、高資歷的人怎會樂意獻出財富幫助最弱勢者?羅氏回答:設想人處於「原初狀態」(Original Position),為「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 所遮掩,不知道自己整個人生是幸運還是不幸,自己將成為最強勢者抑或最弱勢者,基於人不願承受最惡劣的下場,他們必然會選擇最弱勢者應該受最強勢者幫助。不過,所謂幫助,不是要取消私有財產,也不是要消去收入不平等,而是令貧富差距可以讓最弱勢者能夠得益。

這裡,羅氏其實一直預設,人為一獨立自主的、懂得理性思考的、冰冷的個體,其「正義論」的左傾,是以此為理論立足點。

孫中山「民生主義」傾向扶助農工,其背後原因,可用廖仲愷以下一段話解釋:「我國農工佔十分之九,農工階級受經濟壓迫,無路謀生,他一天做十數小時的工,且不得兩餐飽食,何有餘力教育子女呢?全國國民十之九無受教育機會,知識當然落後,國何能強:若要中國強,必須提高農工地位,引導他有政治知識、方有希望。且農工俱為我同胞,當有互助義務,農夫耕田,秋寒盛暑風雨飄搖之時,辛苦作工,每日充饑者不過薯芋,以穀米供給他人,養蠶繅絲者祇穿布衣,建造工人,僅住棚廠,農工辛苦供給我們衣食住,飲水思源,我們不當助他嗎?挽救農工即所以挽救中國。」(《廖仲愷先生哀思錄》)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孫的左傾,正扎根於不忍人之心,即仁愛上。

由於愛護被壓迫農工,於是要替他們充權,直接民權主張因而確立。又仁愛不允許鬥爭,故此,他反對「以階級鬥爭為絕對的手段之社會革命思想 (即共產主義)」。

《民生主義第二講》:「現在一般青年學者信仰馬克思主義,一講到社會主義,便主張用馬克思的辦法來解決中國社會經濟問題,這就是無異不翻北風壞人民一樣的口調。不知中國今是患貧,不是患不均,在不均的社會當然可以用馬克思的辦法,提倡階級戰爭去打平他;但在中國實業尚未發達的時候,馬克思的階級戰爭無產專制便用不著。所以我們今日師馬克思之意則可,用馬克思之法則不可。我們主張解決民生問題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種毫不合時用的劇烈辦法,再等到實業發達以求適用,是要用一種思患預防的辦法,來阻止私人的大資本,防備將來社會貧富不均的大毛病。這種辦法,才是正當解決今日中國社會問題的方法,不是先穿起大毛皮衣再來希望翻北風的方法。」

孫中山對私有財產、收入不平等是容許的,他僅反對社會貧富嚴重不均。如是,「民生主義」竟在結果上與「正義論」相契合,只是理論立足點迥異,孫始終相信:人是感情洋溢、具有怵惕惻隱之心的道德主體 (遙承儒家孔孟心性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