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後漢建立

劉知遠入汴京,各地藩鎮相繼來降。知遠下詔大赦,「凡契丹所除節度使,下至將吏,各安職任,不復變更」,同時改國號「漢」,用「天福」為年號,以示未忘後晉。

鄴都留守天雄節度使兼中書令杜重威奉表歸順,知遠徙他為歸德節度使,以高行周代之。重威依附契丹出賣晉室,內心時常疑懼不安,遂遣其子杜弘璲向麻答 (耶律德光堂弟) 求援,麻答遣將領楊袞率幽州兵 (指揮使為張璉) 赴魏州。知遠聞訊,詔削奪重威官爵,下令高行周和慕容彥超領兵討伐。

彥超欲急攻城,行周反對,二將由是不咬弦。知遠恐生變故,決定御駕親征。天福十二年 (公元 947 年) 十月,知遠抵達鄴都。重威閉門死守。城內糧食逐漸耗盡,將士出降者越來越多。彥超請攻城,知遠同意,豈知中伏,「士卒傷者萬餘人,死者千餘人」,賠了夫人又折兵。

原來知遠入汴京時,曾把契丹留下的幽州兵一千五百人盡殺於繁台之下,還誣告他們有心叛變。張璉知道投降後漢不會有好下場,於是把心一橫,漠視知遠「許以不死」的招諭,率二千幽州兵協助重威進行堅壁清野。「繁台之卒,何罪而戮。今守此,以死為期耳。」幽州兵視死如歸,一時竟令知遠束手無策,鄴都久攻不下。

有一王敏,自重威反叛後,多次涕泣進諫。鄴都「食竭力盡」,守不下去,重威遣敏奉表出降,重威子弘璉、妻子石氏 (晉之宋國長公主) 亦來見。「城中餒死者什七八,存者皆尪瘠無人狀」。張璉要求知遠信守承諾,批准兵士返歸鄉里,怎料重威一出降,張璉等數十名將校全被殺害 (此見知遠不講信用,心狠手辣)。知遠聽從郭威建議,去除重威軍事及經濟實力,復以之為太傅兼中書令、楚國公 (「重威每出入,路人往往擲瓦礫詬之」,可見重威於民間不受歡迎)。

重威謀叛甫平息,關中即發生鳳翔節度使侯益被後蜀招降事件。

蜀主孟昶遣樞密使王處回來招降,又遣綿州刺史吳崇惲厚贈禮幣,侯益最終答應。知遠擔心他和趙匡贊 (趙延壽子,恐不為漢室所容,遣使降蜀)、蜀軍有勾結,詔右衛大將軍王景崇、將軍齊藏珍率領禁軍數千前往剿討。

隨著匡贊附漢 (李恕久在趙延壽幕下,延壽使之佐匡贊。匡贊將入蜀,恕諫曰:「燕王入胡,豈所願哉。今漢家新得天下,方務招懷,若謝罪歸朝,必保富貴。入蜀非全計也,蹄涔不容尺鯉,公必悔之。」匡贊乃遣恕奉表請入朝......帝問恕:「匡贊何為附蜀。」對曰:「匡贊自以身受虜官,父在虜廷,恐陛下未之察,故附蜀求苟免耳。臣以為國家必應存撫,故遣臣來祈哀。」帝曰:「匡贊父子,本吾人也,不幸陷虜。今延壽方墜檻穽,吾何忍更害匡贊乎。」)、王景崇屢敗後蜀部隊,侯益態度有所轉變,「閉壁拒蜀兵」。

關中有望恢復穩定,知遠卻於天福十三年 (乾祐元年,公元 948 年) 正月病逝,臨死前下詔,稱「重威父子,因朕小疾,謗議搖眾,並其子弘璋、弘璉、弘璨皆斬之。」二月,皇子劉承祐即皇帝位,是為隱帝 (知遠是後漢高祖)。

[主要參考資料]

1. 袁樞,《通鑑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