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談削藩

綜觀中國歷史,「削藩」經常引致禍亂,閔帝激起李從珂謀反只是冰山一角。

西漢初年,因朝廷奉行黃老無為之治,諸侯王擁有強大經濟實力,足以左右地方政治,建立軍事武裝。景帝聽從晁錯建議「削藩」,終釀成「吳楚七國之亂」。亂事最後順利平定,全靠周亞夫 (周勃之子) 善用兵、叛軍糧食供應遭截斷。

五代乃至明朝的「削藩」,結局卻不再是統治者勝利,而往往為反叛一方成功奪取帝位。閔帝出逃洛陽被殺,建文帝下落不明,是否反叛者具備壓倒性優勢,處心積慮為之?不然,更多是統治者缺乏條件應對「削藩」所可能產生的反彈,仍倉卒進行「削藩」所致。

李從珂作反,實屬逼不得已,因長子李重吉、女兒李惠明長期受到監視 (後來甚至被殺)。朝廷無法將之討平,在於:欠一支忠誠可信的軍隊。一接戰,投降者眾。當李準備揮軍洛陽,閔帝敗象已呈 (自身沒有「槍桿子」,又拉攏不到他人如石敬瑭借出,早知如此,何必急於「削藩」)。

燕王朱棣舉兵,是不希望落得周王、齊王、湘王、代王之下場 (或廢為庶人,或軟禁在封地)。從其攻勢未有延伸到長江以南,可見燕王兵力根本有限,談不上處心積慮陰謀奪位。建文帝敵不過他,主要是:(1) 缺乏優秀將才 (和明太祖朱元璋大殺功臣宿將有關,無奈起用年逾六旬的耿炳文及紙上談兵的李景隆) (2) 有宦官泄露京師虛實。

沒有條件「削藩」,就應該另闢蹊徑 (賈誼曾主張「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 暫時不輕舉妄動。勉強從事,力不從心,卒之「賠了夫人又折兵」,帝位也丟失,未免太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