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甘露之變

唐文宗大和九年 (公元 835 年) 十一月,宮廷發生了一場政變,史稱「甘露之變」。

且說敬宗被宦官劉克明殺害後,宦官王守澄、梁守謙擁立敬宗弟李昂為帝,是為唐文宗。

文宗不滿宦官跋扈難制,與大臣李訓、鄭注密謀誅殺宦官。李、鄭皆獲王守澄推薦,宦官們因而未有察覺。

在李、鄭獻計下,文宗先殺死陳弘志,再利用仇士良架空王守澄。王守澄未幾獲賜死,仇士良越來越得寵。

不過,李、鄭二人開始爭功。李訓出身隴西李氏,乃肅宗宰相李揆的族孫,憲宗宰相李逢吉的堂侄,家世背景優厚。鄭注則出身卑賤。李訓被擢升為宰相,鄭注則被派往外地出任鳳翔節度使。一處中央,一在地方,名為裡應外合剷除宦官,實際卻有傳「俟誅內豎,即兼圖注。」(《舊唐書》)

李、鄭原本打算藉王守澄葬禮將宦官們一網打盡,豈知李不想讓鄭居功,竟聯合親信暗中招募士卒,提前行動。

文宗與百官在紫宸殿早朝,左金吾衛大將軍韓約奏稱左金吾仗院內石榴樹夜生甘露,為祥瑞之兆。李訓等人勸文宗前往觀看。文宗到含元殿,命宰相及中書、門下兩省官員前去視察,眾人回報那不是真甘露。

接著文宗派禁衛軍首領仇士良、魚志弘等前去查驗。仇士良抵達後,見韓約神色驚慌,滿頭大汗,知勢色不對。果然,李訓一早安排甲兵埋伏,河東軍亦前來支援。仇士良等立即返回含元殿劫持文宗。李訓一方面急呼金吾軍上前護駕,一方面拉住轎子不放阻止文宗被帶走。奈何事與願違,文宗終被劫走,僅少數宦官被殺。

仇士良派出神策軍 (即中央禁軍) 五百人進行反擊,不少大臣、甲兵遭砍殺。對事變一無所知的王涯,出逃後被捕,他聲稱此事為宰相 (指李訓) 相約謀反,意在改立鄭注為帝。其不久和舒元輿、賈餗等同被腰斬。

李、鄭一被捕殺,一為監軍張仲清設宴殺害。文宗勢孤力弱,只好承認王涯供詞,司馬光《資治通鑑》:「上自甘露之變,意忽忽不樂......雖宴享音伎雜陳盈庭,未嘗解顏。閒居或徘徊眺望,或獨語嘆息。」

宦官更加氣焰,文宗飽受欺凌。《通鑑》有以下一段:「上疾少閒,坐思政殿,召當直學士周墀,賜之酒,因問曰:『朕可方前代何主?』對曰:『陛下堯、舜之主也。』上曰:『朕豈敢比堯、舜!所以問卿者,何如周赧、漢獻耳。』墀驚曰:『彼亡國之主,豈可比聖德!』上曰:『赧、獻受制於強諸侯,今朕受制於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復視朝。」

可是,黃日初認為,文宗純粹講講晦氣話。事實上,他已提拔另一批宦官與仇士良抗衡,很快重振皇權,此後宦官仍可矯詔擁立新帝,卻無廢帝之權 (《唐代文宗武宗兩朝中樞政局探研》)。

昭宗天復三年 (公元 903 年),朱溫大開殺戒,宦官專橫始告平息。沒多久,朱溫就篡唐自立了。